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复元活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15例,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分析以及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更为理想;实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更为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进行治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露萌  郭进  林敏  张家永  蔡霞英 《当代医学》2010,16(22):158-15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肌注维生素B1、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组方治疗,两组连续用药30d,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60例,观察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应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4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复元活血汤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500 mg,1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 mg,3次/d,口服。两组同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付江 《四川医学》2004,25(10):1107-110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 0例的临床观察。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3 0例 ,对照组 3 0例 ,对照组服用西药降糖药及调节神经药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之中药 ,治疗观察 2个月。结果 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改善明显 ,观察组总有效率 83 .3 %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 3 .3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芪归芎芍汤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2组均给予弥可保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芪归芎芍汤,并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振动感觉阈值(VP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归芎芍汤联合弥可保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脉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4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2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脉活血汤,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观察2个疗程(8周).结果 两组的主要症状好转情况、临床有效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脉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均以3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中药足浴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肢体缺血预适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缺血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 将肢体缺血预适应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血管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正中神经、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为57.9%,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保守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胸腰部垫枕+功能锻炼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月胸腰部垫枕+功能锻炼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范晋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61-3262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9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温经活血熏洗方,4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证候、神经体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经活血熏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建国 《中外医疗》2014,(9):115-1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该院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前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及常规治疗,后4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0d后治疗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可作为可靠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每组各40例病人,观察4周,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积分方法(参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以探讨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改善下肢供血,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发挥了中医护理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补肾活血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甲钴胺片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血糖(空腹及餐后2 h)、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84%,对照组60.5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纯甲钴胺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开始观察,治疗组(25例)给予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予以补气活血通痹汤加甲钴胺臀部肌肉注射。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反射恢复时间、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足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四藤一仙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14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再给予中药"四藤一仙汤" 口服,对照组再给予维生素B1100 mg和维生素B12250 μg,肌肉注射.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和S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四藤一仙汤" 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周围神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可以补气养血,祛瘀通络,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中药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甲钴胺口服,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益气活血化痰中药,疗程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间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 P<0.05);(2)治疗组中显效31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可以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