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理发病机制及诊断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症状及其相关并发症,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非心源性胸痛。GERD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亦称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endoscopic-negative reflux disease)、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symptomatic GERD),约占GERD70%左右。这类患者虽无内镜下食管黏膜破损,但具有烧心、反酸等典型GERD症状和食管外表现,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相似,对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PI)等的治疗反应较差。本文对NERD近年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甚至有食管黏膜的病理损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近年来,我国GER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北京、上海成人统计发现,GERD患病率为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结合i-Scan染色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Scan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观察食管下段近贲门处黏膜,于异常黏膜所见处靶向取活检,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i-Scan染色,依据镜下特异性表现符合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结合病理检查确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结论通过i-Scan染色可初步诊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并且可以发现许多白光下不易发现的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采集接受X检查的80例临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诊断资料.结果 80例患者的食管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对比剂反流情况,其中63例为食管下段和贲门处黏膜紊乱,可见胃食管反流现象,占78.75%,阴性17例,占21.25%.3例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发病日趋增多。经过24h食管PH监测发现,正常健康者均有胃食管反流(GER)现象,但无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生理性GER。其特点为白天常发作,夜间罕见;餐时或餐后反流较多,其反流总时间每24h少于1h。由于反流物可即刻被清除到胃内,一般并不致病。但是当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抵抗GER的屏障功能削弱时,会导致频繁GER,反流物量多且较持久,从而损伤食管下段粘膜,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并能引起食管溃疡和狭窄,这些统称GERD。Sandmark在内镜下把食管炎分为5级:0级,正常食管粘膜;1级,食管粘膜充血,水肿;2级,粘膜点状糜烂;3级,糜烂融合或溃疡形成;4级,食管四周糜烂及形成深部溃疡,狭窄和/或Barret食管形成。目前临床上对GERD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案是以内镜改变为基础,进行阶段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与Barrett食管的内镜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中麟  孟凡冬 《武警医学》2007,18(7):485-488,F000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GERD)系指食管下部黏膜破损呈界限清晰的条状发红或带有白苔,据其有无白苔或发红的破损情况分为2类:(1)有糜烂的称反流性食管炎(RE);(2)无黏膜破损的称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Nonersive 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NER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生的病因。方法对248例GERD患者进行人口症状学调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和内镜检查,GERD组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糜烂性食管炎(EE)组、Barrett食管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结果 GERD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饮酒量和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不同组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组合并胆汁反流占39.2%,明显高于NERD组的26.5%(P〈0.05)。结论 GERD发病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感染不增加GERD的发病和食管炎损伤程度,胆汁反流与食管炎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是由反流到食管的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刺激所致 [1 ] 。众所周知 ,食管粘膜过度酸暴露是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 ,人们对 GERD的发病越来越重视 ,相关报道也较多 ,但人体在运动状态下胃食管反流情况研究甚少。为探讨海上工作人员在航行状态下胃食管反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发生情况 ,本研究采用食管p H即时监测的方法 ,观察航行中 p H相关参数的变化 ,为GERD的防治提供依据。一、…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及咽喉、气道等食管旁组织损伤的疾病,常见于餐后.GER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如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功能减退,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以及胃酸、胃蛋白酶、胆汁中的非结合胆盐和胰酶等主要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1].在所有原因中,最为突出的是LES的功能减退.迄今为止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ler pylori,Hp)感染与GERD关系的认识还不统一.国内外大部分研究提示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另有研究显示Hp感染对GERD的发生、发展可能不起作用;最后一种观点认为Hp感染可能促进GERD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从这3个方面对二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例胃食管反流病98例5年随访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 (GERD)相关症状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 ,为防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 98例 6 0岁以上老年GERD患者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5年的随访。分析前后两次调查结果 ,比较其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的变化 ,研究用药情况对症状的影响。结果 在 98例随访结果中 ,71例 (72 4 % )反流症状好转(其中 10例症状消失 ) ,18例症状无变化 ,9例加重。用药组的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不用药组(P <0 0 1)。用药规律性、用药种类与症状变化无明显关系 (P>0 0 5 )。在 98例中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者共 6 2例 ,其中 5 3例 (85 5 % )症状缓解 ,9例(14 5 % )无效。 98例中胃镜检查发现有食管炎者 (RE) 4 4例 ,其余 5 4例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具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症状 ,这部分病例被认为是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NERD)。经统计发现NERD组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RE组(P <0 0 1)。结论 药物治疗仍是缓解老年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必要手段 ,但只能使少数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RE对GERD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舰船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riori,HP)治疗日益得到重视,HP感染率在逐步下降,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GERD对人们正常工作及生活能造成严重影响,继而还易使食管黏膜发生病理性变化。舰船人员由于长时间颠簸在海上,受植物神经等影响,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及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导致GE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 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炎症,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导致食管癌前病变的胃肠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食道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低下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使食管暴露于胃酸时间过长引起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李芳  张丽娟  范国茜 《人民军医》2007,50(6):334-335
目的: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Ⅲ半定量方法进行症状评分;以1999年烟台会议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标准进行内镜下分级;以Zung抑郁(SDS)、焦虑(SAS)量表和自制心理因素调查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抑郁及焦虑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类评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P〈0.01);与内镜下有无异常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且情绪的不良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24小时食管pH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西南军医》2008,10(6):32-33
目的探讨24小时食管pH的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价值及内镜阴性患者是否存在反流。方法对95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进行24小时pH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得出Johnson DeMeester计分。用pH〈4.0的总时间百分比、Johnson DeMeester计分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黏膜酸暴露pH〈4.0的总时间百分比越长、Johnson DeMeester计分越高,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程度就越重;Johnson DeMeester计分内镜阳性(食管炎)组明显高于内镜阴性组(P〈0.05)内镜阴性组食管黏膜酸暴露异常仅为36.59%(15/41)。结论食管炎患者有明显的胃食管反流,且反流症状的发生、程度、镜下食管炎表现与食管酸反流密切相关,部分内镜阴性患者反流症状的发生不伴有酸反流。  相似文献   

15.
阮晖 《西南军医》2013,(2):221-22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通常分为无糜烂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老年、非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与不伴滑动性裂孔疝(HH)患者进行食管测压和24h的pH监测,并与老年、非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老年GERD伴HH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明显低于老年GERD不伴HH组和老年对照组,非老年GERD伴HH组LESP明显低于非老年对照组。老年GERD伴HH组食管远端收缩压明显低于老年GERD不伴HH组。老年GERD有HH组与无HH组之间各项反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滑动性裂孔疝影响老年、非老年GERD患者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及远端蠕动功能,且对老年患者影响更显著,但却不能显著增加老年GERD患者食管酸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7.
微量射频技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峰 《武警医学》2010,21(6):461-46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在西方国家较常见,约25%的成年人有烧心症状,GERD发生率约为15%。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脂肪类食物增多,GERD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目前,GER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二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三是近年来兴起的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南方某部军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患病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通过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调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91例军人病例作为GERD组,并根据症状积分分为低分组(12~15分)47例,中分组(16~20分)34例,高分组(>20分)10例.另随机抽取60例非GER...  相似文献   

19.
张晓  刘海峰  王伟岸 《武警医学》2015,26(4):376-378
 目的 探讨PPI难治性GERD(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3-01至2013-12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初步诊断的GERD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标准剂量PPI(埃索美拉唑40 mg,1次/早)治疗后4周后的疗效将患者分为rGERD组和对照组。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以及反流症状积分表和焦虑、抑郁评价量表。结果 96例中rGERD组46例,占47.9%;对照组50例,占52.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典型症状、吸烟饮酒史间差异无显著性,但rGERD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反流症状积分表(R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GERD患者的一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无鉴别诊断价值,但GerdQ、反流症状积分、SAS量表、SDS量表评分有助于rGER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运动与胃肠激素及雌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食管运动功能及其与消化道激素、雌激素的关系 ,用SGY 3型消化道动力测定仪检测了 2 0例食管炎和 2 5例内镜阴性GERD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 ,并用RIA测定了各组患者血浆胃动素、胃泌素、胰高糖素及雌激素水平。结果发现 ,内镜阴性GERD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ESP) [( 2 12±1 0 0 )k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 3 2 3± 0 72 )kPa ,P <0 0 1] ,食管炎组LESP[( 1 2 8± 0 5 6 )kPa]又明显低于内镜阴性GERD组 (P <0 0 1) ;GERD患者食管中下段蠕动波压力较正常人也明显减低 (P <0 0 1) ,食管炎组的下段食管蠕动波压力又明显低于内镜阴性GERD组 (P <0 0 1) ;食管炎组与内镜阴性GERD患者血浆雌激素[( 4 70 42± 6 7 5 5 ) pmol/L ,( 396 5 9± 5 5 17) pmol/L]较正常人有明显增高 [( 91 2 3± 33 2 9)pmol/L ,P <0 0 1) ] ,并与LESP呈中等度负相关 (r =0 443,P <0 0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