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颅内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颅内再次继发血肿.结果 本组62例继发颅内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颅内压骤减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T定位微创穿刺抽吸,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CT定位下,应用YL-1型穿刺针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液化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76例.结果自发性颅内血肿48例,13例完全清除,31例大部份清除.4例再出血而改手术开颅血肿清除.随访3个月至1年.GOS优14例,良25例,中3例,差及死亡各3例.创伤性颅内血肿28例,15例完全清除, 10例大部分清除,3例改手术开颅血肿清除,随访3个月至1年,GOS优1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死亡2例.结论CT定位穿刺抽吸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微浸袭、简捷、确切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共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6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3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CT检查正常8例颅骨骨折12例,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8例入院后3小时-6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手术后12小时-7天发现.11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清除血肿,痊愈20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的关健在于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CT及时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迅速清除血肿并给予合理的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超早期(6 h以内)手术与延期(24 h以后)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根据出血量、部位和血肿形态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靶点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超早期手术30例,延期手术35例,术后应用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引流治疗.结果 超早期手术患者死亡3例,死于再次出血,总病死率为10%;其余患者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量达到80%的25例,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评价恢复良好20例(67%).延期手术患者死亡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总病死率为2.8%;其余患者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量达到90%的30例,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评价恢复良好27例(77%).结论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延迟手术安全、有效,对患者的预后良好,再次出血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时机及CT定位方法的作用.方法:运用“YL-I“型穿刺针,采用“全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培训班“介绍的方法对26例中、重度脑出血病人施行穿刺引流颅内血肿.结果:存活20例,死亡6例.结论:应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等综合因素来掌握穿刺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以发病后6~24小时为宜;CT简易定位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徐德飞  陈运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081-1082
目的探讨选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方法对80例各种颅内血肿行微创术,术中抽吸血肿,术后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创伤性颅内血肿30例,其中20例完全清除,8例大部分清除,2例改开颅血肿清除;治愈28例,死亡2例。自发性颅内血肿50例,其中30例完全清除,18例大部分清除,2例再出血;治愈42例,死亡8例。结论该术式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简单,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3年间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急性颅内血肿均行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62例(50%),死亡32例(51.6%),硬膜外血肿44例(35.5%),死亡7例(15.9%),脑内血肿5例(10.5%),死亡4例(30.8%),总死亡45例(36.3%).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张鲁军  史晓东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22-112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剌术后继续和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住院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继续和再出血23例,其中死亡5例,行血肿腔冲洗后好转15例,外科开颅手术3例。结论微创术后继续和再出血与手术时机、定位、操作手法、血压水平等因素有关,预防和治疗再出血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结果 本组住院期间功能恢复根据ADL分级法:Ⅰ级25例,Ⅱ级1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再次出血.结论 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徼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视野清晰,止血以及清除血肿彻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病人的病死率.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治疗破裂后形成局部血肿的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形成局部脑叶、脑池内血肿的病人均在3天内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结果 顺利安全清除血肿并夹闭处理动脉瘤成功率100%;预后按GOS评价恢复良好者8例,生活自理者2例,重残1例,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经济困难未愈即出院,有效率达84.6%.结论 早期开颅手术治疗破裂后形成局部血肿的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积极方法,可以预防再出血,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T定位微他穿刺抽吸,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CT定位下,应用YL-1型穿刺针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尿激酶液化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76例。结果:自发性颅内血肿48例,13例完全清除,31例大部份清除。4例再出血而改手术开颅血肿清除。随访3个月至1年。GOS优14例,良25例,中3例,差及死亡各3例。创伤性颅内血肿28例,15例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3例改手术开颅血肿清除,随访3个月至1年,GOS优1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死亡2例。结论:CT定位穿刺抽吸外引流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微浸袭、简捷、确切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薛新潮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03-804
目的通过微创穿刺的应用经验,结合创伤性血肿的病理特点,讨论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适宜手术时机,针对不同类型创伤性血肿治疗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特殊措施等问题。方法采用局麻、不开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定向穿刺、抽吸、生化酶溶解及引流)治疗各类创伤性颅内血肿122例。结果本组122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血肿清除时间1d~6d,平均3d.血肿清除率为90%~100%.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良好率为9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用于治疗创伤性血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较彻底地清除血肿。特别适用于亚急性、慢性颅内血肿的治疗,部分急性颅内血肿的急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首次血肿抽吸量>50%与再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血肿清除术(68例),首次血肿抽吸量再出血组:>50%(47例)与非再出血组:首次血肿抽吸量<50%(21例),两组对照观察。结果首次血肿抽吸量>50%发生再出血7例,再出血率14.89%,死亡3例,再出血死亡率42.85%。对照组21例,首次血肿抽吸量<50%,均未发生再出血或死亡。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再出血与首次血肿抽吸量、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与微创清除技术的比较优势。方法11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分别行开颅术或微创术,术后根据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65例行开颅术,痊愈55例,死亡3例,致残7例,并发症13例;52例行微创术,痊愈51例,死亡1例,无致残,并发症2例。结论开颅术为成熟技术,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清除技术可作为亚急性或慢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也可作为有手术禁忌症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最佳替代或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16.
支文勇 《西部医学》2005,17(2):120-12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颅内血肿再手术的临床处理举措。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治愈15例,重残10例,死亡7例,死亡率21.8%。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脑肿胀,对侧瞳孔扩大或术后GCS评分下降,对侧瞳孔扩大应想到对侧血肿形成,及时复查CT,发现血肿及早处理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硬通道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的体会。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在60ml以上者CT确诊后进行颅内血肿穿刺术引流冲洗。结果首次血肿清除率达30%~50%者31例,血肿清除术后恢复良好者15例、轻残9例、重残11例、2例因再出血死亡、1例肺部感染死亡。论硬通道颅内血肿穿刺术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费用低.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的穿刺治疗导致损伤性出血的预防策略. 方法:回顾性总结YL-1型血肿穿刺针清除颅内血肿的923例病例.筛选出明确因穿刺导致出血的14例.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923例中明确损伤性出血14例,其中院内死亡2例,病危拒绝继续治疗、要求出院3例,4例再穿刺清除血肿后好转出院.5例转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3例生活恢复自理,1例瘫痪、长期卧床,1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定位血肿穿刺点应避开血管,以一定角度斜行穿刺,脑室引流仍以软通道为宜.减少钻颅次数,轻柔操作,对减少穿刺性出血均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新方法,掌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应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0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其中内囊7例。基底节区16例,丘脑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4例,小脑出血2例,硬脑膜下出血2例,脑叶4例。出血量35-158ml。根据头颅CT定位,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该组40例病人,存活33例(82.5%),死亡7例(17.5%)。结论: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只需颅骨钻孔就能抽取清除血肿,比骨瓣开颅及脑皮质切开术损伤小,可在病房ICU床边局麻下施行手术,无直接手术死亡。手术简易、快速,可尽早解除脑组织受压,对抢救生命及促进脑功能早期恢复有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对36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病人施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经验.结果 全组高血压丘脑出血存活35例,术后6月随访,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2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是进行高血压丘脑出血血肿清除的最适宜技术,加之术后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