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痛是其发作时的主要症状,常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且长时间不缓解易引起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1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术后肠粘连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均为1998年4月~2004年6月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红藤四逆汤治疗术后肠粘连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粘连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的会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 ,危及生命。目前西药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 1 986年以来在住院 32例病人中采用中医中药红藤四逆汤治疗取得较佳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肠粘连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 ,并都经确诊住入本科病房观察治疗。其中男性 1 8例 ,女性 1 4例。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8岁。2 适应证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部手术后导致肠粘连症候 ,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腹胀 ,时痛时止 ,甚则腹痛如绞 ,口苦咽干 ,纳差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寐差 ,舌质红或淡红有瘀点 ,苔…  相似文献   

4.
术后肠粘连大多由于腹部手术后的机械或炎性刺激所致,属中医腹痛、肠满、痞证等范畴。笔者自1988年以来,运用桂枝茯苓丸合四物汤治疗术后肠粘连3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肠粘连患者中全部有腹部外科手术史,其中阑尾炎手术1...  相似文献   

5.
解粘止痛散敷脐治疗术后肠粘连腹痛5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此而发展成为粘连性肠梗阻.笔者近年采用自拟解粘止痛散敷脐治疗术后肠粘连腹痛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青  李敏 《浙江中医杂志》2014,(12):900-901
目的:探讨血腑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在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15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血腑逐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61.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腑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药方,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从近年来即2013年2月—2014年11月接受诊断、治疗的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为60例。根据中医理论,我们将这60例患者分成了五组证候,即肠道湿热型10例,脾胃虚弱型14例,寒湿困脾型14例,气阴两虚型12例和气滞血瘀型10例。根据证候给予针对性的药方治疗,收集60例肠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例数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0例肠粘连患者中痊愈者33例,有效者26例,无效者1例,整体有效率是98.3%,随访1年发现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对术后肠粘连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显著,预后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肠粘连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会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危及生命。目前西药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86年以来,在住院32例病人中采用中药红藤四逆汤治疗取得较佳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肠粘连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并都已确诊住入本科病房观察治疗。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平均48岁。 临床表现:慢性腹痛腹胀,时痛时止,甚至腹痛如绞,口苦咽干,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寐差,舌质红或淡红有瘀点、苔黄,脉弦涩。2 治疗方法 内服红藤四逆汤。药物组成:红藤15…  相似文献   

9.
杨德明 《国医论坛》1995,10(1):11-12
1976年以来,笔者运用《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加大黄治疗手术后肠粘连腹痛108例,收效较为满意,现简要介绍如下。1 1%#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  相似文献   

10.
肠粘连24例的诊治体会高庆春江苏省泰兴市宣堡医院(225431)肠粘连属中医的腹痛范畴,腹腔手术后引起的约占80%,本病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率为10%~25%。为此笔者运用行气活血法加减治疗肠粘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1990年3月~199...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手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手术后粘连53例。结果临床治愈28例,占52.8%;好转21例,占39.6%,无效4例,占7.5%;总有效率92.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是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祛瘀通腑法防治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祛瘀通腑法,通过肠道给药,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血中IL-2、胃动素、胃泌素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组。结论:祛瘀通腑法能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自 1 98 7年以来 ,笔者用自拟肠粘连合剂治疗术后肠粘连 64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4例中 ,女性 5 0例 ,男性 1 4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 7岁。其中阑尾切除术后 1 0例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 1 2例 ,胆囊切除术后 8例 ,脾切除术后 6例 ,大肠癌术后 1 0例 ,妇科手术后 1 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或隐痛 ,自觉有气体在腹内窜行 ,有肛门排气排便 ,排气排便后腹胀腹痛稍缓解。X线腹部平片示肠腔积气较多。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全部采用纯中药治疗。自拟肠粘连合剂 ,基本方为 :生大黄 (后下 ) 1 0 g,厚朴 1 0 g,…  相似文献   

14.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肠粘连是术后2周内发生的粘连。即术后已经顺利排气排便又再度出现腹痛、胀胀、呕吐等现象,病情重者可形成完全性肠梗阻。如这时再行二次手术,则危险性极大。1987~2001年我院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腹部各种手术后出现的早期肠粘连.其中14例为完全性肠梗阻,16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取得了治愈率为94%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a  相似文献   

15.
肠粘连多发于炎症或腹腔手术后,据临床统计约占肠梗阻病例的20%。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西医外科也觉棘手。因为手术治疗虽是解决肠粘连的有效手段,但是,手术后又会造成新的肠粘连发生。笔者自1971年12月至1983年12日,运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自拟防粘连汤治疗肠粘连85例,实践证明本方  相似文献   

16.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腹胀腹痛,经久难愈,痛苦异常,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笔者从1989年9月起,共收治肠粘连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15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5年。有腹部手术史1次者4例,2次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36例腹部手术后腹痛患者,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36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腹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4例腹部术后肠粘连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4.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7.3%,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吸收、消化功能,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味厚朴三物汤对老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多数胃肠功能恢复缓慢,轻则出现腹胀、腹痛,重则引起术后肠粘连、切口裂开、肠梗阻等并发症。自2005年10月~2007年5月间,笔者采用加味厚朴三物汤对36例老年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同病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72.5%),病程1年与病程1~3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病程患者,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疗效确切,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确诊后应尽早给予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