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目的:评价接受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患者,针灸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组患者在胚胎移植(ET)当日进行针灸治疗,而另一组在ET当日及2d后(更接近植入日期)进行两次针灸,两组均与未行针灸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设计:前瞻性、随机试验。机构:私立生殖  相似文献   

2.
西北五省(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西宁会议于1991年8月3日至6日在西宁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五个省(区)各医疗单位的针灸同道63人,他们中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撒克族、土族、藏族。有年过七旬的老教授,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新秀。大会收到针灸学术论文110篇,编篡了西北五省(区)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论文选编》一册,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石氏(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针灸法[1-2]和传统针灸法(针灸学[3]针灸手法)两种不同的针灸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4]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从本科收治颈椎病患者中抽取的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石氏针灸法和传统针灸法)。其中石氏针灸法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传统针灸法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结果:石氏针灸法总有效率(97.06%)高于传统针灸法(81.8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针灸法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传统针灸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在Medline(1966-2011),CINAH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Controlled Trials与Scopus等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关于针灸治疗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慢性头痛的成年人,随机接受针灸治疗或者"伪"针灸治疗。其监测指标包括头痛严重程度,头痛的发生频率及患者治疗好转率。结果共17例研究入选,大多数入选的研究显示了针灸治疗慢性头痛较"伪"针灸有效的趋势。荟萃分析显示无论是早期随访阶段还是晚期随访阶段,针灸治疗患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19(95%CI:1.08,1.30)与1.22(95%CI:1.04,1.43)。结论同"伪"针灸相比,针灸可以提高患者的好转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针灸配合手法整复及针灸配合棍操疗法对改善肩周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8例)、针灸推拿组(42例)及针灸棍操组(49例)。每种治疗20min,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2d。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针灸推拿组及针灸棍操组有效率分别为86.8%、90.2%、10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针灸推拿组、针灸棍操组的治愈率分别为23.7%、46.3%、5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推拿组及针灸棍操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整复尤其是棍操疗法能进一步缓解肩痛及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本病比较常见,一般可分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两型,以前者为多见。笔者采用针灸疗法,先后治疗31例,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针灸方法:1、常规穴位:足三里(针刺)双、合谷(针刺)双。膻中(针灸)、乳根(针灸或只灸)双、少泽(点刺放血后灸)双。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从中国传入的针灸医术,是从公元562年吴知聪将《明堂图》等针灸书籍带入我国开始的。之后奈良时期制定了“大宝律令”,开始制定医事制度,于是出现了针灸博士、针灸师、针灸生等。我国(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平安时期的《医心方》的作者丹波康赖,就是一位针灸博士。镰仓以后,我国(日本)出现了民族经验医学。由于曲直赖道三、入江赖明、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颅脑外伤术后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6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分为针灸组、现代康复组及针灸加康复训练组,各20例,共治疗90 d。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肢体的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认知功能(MMsE)。结果 3组治疗前FMA、BI及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3组治疗90 d后FMA、BI及MMsE评分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90 d后针灸加现代康复训练组FMA、BI及MMsE评分与针灸组及现代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及现代康复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更一步降低致残率,有助于颅脑外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5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50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汤剂每日一剂,针灸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基本痊愈37例(74%),显效10例(20%)有效2例(4%),无效1例(2%),总有效率为98%。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0.
《微创医学》2012,(6):679
美国一项荟萃分析表明,既往随机对照研究(RCT)并未发现针灸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在中国的疗效比较研究中,患者报告认为针灸疗效胜于药物治疗。在17项RCT的1806例病例中,没有证据显示针灸疗效优于安慰剂。在疗效比较研究中,针灸或比药物治疗更有效,但与双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右江医学》2006,34(4):377-378
目的观察针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三组,针灸组(n=24)予以针灸治疗;西药治疗组(n=24)予利维爱(Livial)治疗;对照组(n=24)予口服谷维素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与西药治疗组Kupperman指数(MI)均明显减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针灸组与西药治疗组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较之西药治疗,针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亦有明显疗效,且更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3种不同温针灸量和随访的比较,为临床应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找到较为有效且有一定优越性的刺激量。[方法]选用146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一壮组、温针灸二壮组、温针灸三壮组和玻璃酸钠组,以疼痛标尺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为观察指标,对各组疗效及随访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均优于温针灸一壮组和玻璃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以及温针灸一壮组和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随访示温针灸一、二、三壮组均优于玻璃酸钠组,温针灸二壮组和三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均优于温针灸一壮组。[结论]从疗效和经济、治疗时间等角度看,艾灸二壮量是温针灸治疗膝OA的较佳灸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上山下乡巡迴医疗中,运用针灸、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治疗方法针灸主穴:上脘天枢(右) 日月(右)(平补平泻)胆道蛔虫穴(足三里上一寸)(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配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63例颈椎病用针灸治疗三疗程(10天为一疗程);观察组:63例颈椎病用针灸中药配合手法牵引治疗三疗程(10天为一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2.5%,观察组总有效率96.8%。结论针灸加辨证用中药配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颈椎病一种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面瘫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面瘫 ,俗称口眼歪斜 ,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用于面瘫的临床治疗已有数百年历史 ,并在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本病为4 3种针灸适宜治疗的疾病之一 ,长期的经验使人们认为针灸治疗本病是有效的。但目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依据支持 ,故其使用如今还存在较大差异。本次研究将近 5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的 (含传统针刺、艾灸、针灸合治、电针、针灸药物合治等 )临床随机对照 (RCT)研究文献 ,按临床科研设计要求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的标准进行客观的评价 ,以期了解我国针灸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征在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挖掘祖国针灸医学宝库,丰富针灸治疗学的内容,开发针灸治病的潜力。 (一)技术方案 1.病例与分组:样本含量为144例胃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103例,吗叮啉对照组4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及后遗症(中经络,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型)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纯针灸治疗,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7%,对照组为86.8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及后遗症(中经络,气虚血瘀型)比纯针灸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高,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香港地区针灸戒烟受试者的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5年6月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香港博爱医院联合开展的"中医针灸戒烟先导研究"的受试者,比较脱落人群与未脱落人群的人口学、吸烟背景、戒烟意愿等资料的差异。以8周和52周是否脱落作为因变量,使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针灸戒烟的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受试者4 480例,8周、26周和52周的依从率分别为68.86%、58.24%和49.51%。纳入的受试者以男性为主(62.25%),年龄(43.50±12.04)岁,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62.46)%;烟龄(25.09±11.61)年,每日吸烟数(17.68±7.90)根,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TND)指数(5.35±2.29)分,大多数(81.12%)曾经戒过烟,80.96%的受试者因担心自身健康戒烟;总针灸次数(5.40±3.25)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针灸戒烟8周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有FTND(OR=1.048,95%CI 1.007~1.092);是否因他人劝说戒烟(OR=0.795,95%CI 0.708~0.892);选择中医针灸原因(OR=1.101,95%CI 1.031~1.176);总针灸次数(OR=1.346,95%CI 1.290~1.404)和是否首月完成6次治疗(OR=2.975,95%CI 2.424~3.652)。影响针灸戒烟52周受试者依从性的因素有性别(OR=1.406,95%CI 1.207~1.637);总针灸次数(OR=1.134,95%CI 1.097~1.173)和是否首月完成6次治疗(OR=5.128,95%CI 4.242~6.220)。结论香港地区针灸戒烟受试者依从性较好,其中高质量的针灸治疗是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太理想。现有研究证实,针灸能够缓解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痛、腰背痛等症状。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拟从针灸治疗SOP的机理、研究现状(温针灸、腹针、远针近推、电针及联合口服中药)及现存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针灸治疗SOP的进一步研究和趋势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平衡针灸方法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方法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复发情况。结果平衡针灸方法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针灸方法治疗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针灸方法治疗组(P0.05)。治疗后和传统针灸方法治疗组相比,平衡针灸方法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平衡针灸方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较传统针灸方法治疗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