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历代医家极为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现代科学手段的引进,使古老的脉诊充满新的活力。不少学者利用脉诊仪等现代仪器对脉诊的客观指标、机理等进行了探讨,这对脉诊的发展与完善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当前的脉诊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它的发展亦离不开临床,特别是在目前,脉诊仪尚处在试验阶段,与正式用于临床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进行脉诊的实验性研究,亦进行临床研究。相比之下,对脉诊的临床研究显得很不够,为此,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将其中的弦脉及其相兼脉(以下简称弦兼脉)的临床研究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中医弦脉的计量诊断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上诊察和判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单位对脉诊客观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客观描绘的脉图或进行几何图形分析或根据弹性腔理论为主推导的心功能参数的非线性方程进行分析。我们检测了弦脉和平脉将其所取得的原始参数数据及通过数学分析取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以图建立弦脉的数学表达式,为中  相似文献   

3.
弦脉之管见     
弦脉为肝脉 ,是临证常见十六种病脉之一 ,其脉象端直以长 ,如按琴弦 ,特点是脉本身硬度大 ,因而易与桡动脉硬化相混淆 ,脉诊时须加辨别 ,以免误认脉象。脉诊的部位即病人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 ,与脉搏触诊检查部位相同。桡动脉属浅表动脉 ,在正常情况下 ,桡动脉壁光滑柔软 ,而有一定弹性 ,如用一手指压迫桡动脉 ,使其血液阻断时 ,其远端的动脉管不能触及 ,如仍能触及 ,则标志着有动脉硬化 ;动脉壁变硬 ,弹性丧失 ,呈索条状 ,见于早期动脉硬化。 (戚仁铎主编 .诊断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119)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弦脉是临床常见脉象,现行《中医诊断学》教材对于弦脉临床意义的叙述不够全面,忽略了弦脉见于寒证的情况。论述了弦脉见于寒证的重要事实,提出应在今后编写教材时加以补充,以使弦脉临床意义的叙述完整全面。  相似文献   

5.
弦脉作为中医脉诊中重要的脉象之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现代研究的一大热点。运用现代技术对弦脉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从弦脉的机理、脉图、临床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学者注力于脉诊客观化研究,试图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电子仪器和科学的测试方法,建立一项客观的,有效的临床诊断指标。弦脉是较常见的一种脉象,切脉时指感特征性强,历代文献中对其记载比较明确,所以,对弦脉的研究工作开展得最早,积累了不少资料,现将其扼要介绍。一、弦脉图形和分析方法脉图定型一般请三位以上中医师切脉,通过双盲  相似文献   

7.
<正>张沛霖导师十分重视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地位,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几千年来脉诊手段一直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成为中医辨别疾病性质,勘定疾病证型以及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脉诊源于经络诊断,早期  相似文献   

8.
弦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弦脉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一种脉象,脉形的特征性强,历代医家的论述比较明确,切脉时容易辨认,而且经过多年测绘,弦脉脉图已基本定型。在这基础上,我们结合临床,对弦脉的机理进行探讨。本文的资料是用脉象仪测绘的脉图,分析正常人群中弦脉的分布规律,讨论弦脉在某些疾病中的辨证意义以及弦脉形成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曲雪东  滕晶 《河南中医》2016,(2):222-223
脉诊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服务于疾病诊断,对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不是疾病诊断的唯一手段。四诊合参,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疾病资料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在脉诊过程中要结合其他三诊,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才能更加准确的体现脉诊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个别患者,通过脉诊与其他三诊结合从而对疾病做出相应判断,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近代脉诊专家刘冠军说:“弦脉是脉管硬而端直,脉幅细而窄,张力明显,如触按琴弦,既有劲又有弹力。”对病理性弦脉描述各家有不同的描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素问·玉机真脏论》亦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相似文献   

11.
吴科 《江西中医药》2010,41(3):21-21
脉诊乃四诊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以下就本人对脉学的学习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多数甲状腺疾病发病较为隐匿,触诊检出率低,研究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脉诊方法,可以提高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甲状腺的脉诊信息包括脉位、脉性、脉度。经统计,涩脉脉度越高、疾病相应越重。通过甲状腺超声,验证了该脉诊方法。并统计部分患者相关脉诊信息,证实脉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的方法之一,也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熟练地掌握运用脉诊,对诊断疾病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这一诊断方法。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4.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吾随朱良春老师侍诊实习时,曾留心脉学,每遇所疑,多承指点,获益良深。兹不揣谫陋,将朱老脉诊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脉诊仪谈中医脉诊客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象仪在临床逐渐普及,国内有7家企业的脉象仪取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部分产品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一批的产品名录,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但脉诊仪所描记的脉图参数如何在临床使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尚没有公认的脉图判定标准,大多依据个体经验将量化指标转化为不准确的定性指标使用,目前尚缺乏脉图参数与病症诊断的指南,各种研究只针对某种疾病,不够系统,影响了脉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统一的脉象客观化标准,加强脉诊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让脉诊仪走出实验室,真正融入到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加强临床医生对脉诊仪的认识,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良和完善,同时加强脉诊仪研发技术的提升,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使脉诊仪在临床诊疗疾病中发挥作用。进而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弦脉     
弦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弦脉的指感是脉管绷直、挺然指下、按之不移、端直以长。弦脉的客观形象描述是很重要的,如“状如弓弦”“琴瑟弦”“筝弦”“丝弦”等。弦脉是纲领脉之一,在弦脉的基础上,再加上相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弦脉类派生衍化脉象。弦脉的兼脉有浮弦、沉弦、弦伏、弦数、弦迟、弦小紧、弦细、弦紧、弦紧微细等。弦脉可以与其他脉象或因素(如实、牢、革等脉)组合成某些脉搏有力的复合性质的脉象。  相似文献   

17.
脉诊是中医诊疗方法四诊之一,历代中医临床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学是实践医学,跟师学习,一方面秉承理论,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感悟,相比较而言,脉诊是初学者难以学习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胸中明了,指下难明,其结果是重视舌诊而轻视脉诊,不注意比较各种疾病证候脉象的不同,失去了很多学习脉诊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脉诊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音法总结《伤寒论》中脉诊的运用;结果脉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可以推测病因,探查病位,阐明病机,确定诊断,指导用药,判断病情的预后;结论脉诊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脉诊是切按脉搏而了解诊断疾病,是临床医生用以判断疾病病位,推断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其在《伤寒论》398条中论及脉象的达148条,占有很大的比例。兹就其诊脉的特点分述如下:1脉诊三部,寸口为主仲景诊脉,既全面又有侧重,...  相似文献   

20.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方法。与望诊、闻诊、问诊三者密切配合,是非常有利于识别病症和推断病情的,它在中医诊断学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素问·五脏生成篇》上说:“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