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青  朱文红 《吉林中医药》2010,30(5):418-419
目的:观察耳尖穴放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高脂血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耳尖放血为主治疗高脂血证的机理。方法:将104例高脂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耳尖放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西药普罗布考降脂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94.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穴放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高脂血证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泻血祛瘀、决血调气以通经。  相似文献   

2.
胡皓  张玉 《河南中医》2003,23(10):44-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血证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血脂代谢紊乱不仅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亦是促发冠脉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特别对一些症状表现不典型的高脂血证 ,依据“治病求本”、“审因论治”的辨证施治原则 ,均取得较好疗效。心得如下。1 病因病机高脂血证为机体脂质代谢紊乱所致 ,中医虽无此病名 ,依中医理论当属“眩晕”、“胸痹”、“中风”、“痰瘀”等范畴。血脂为饮食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与营血共行脉中 ,生理情况下 ,脏腑功能正常 ,肝气条达 ,脾运健旺 ,…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古籍中针灸治疗腹胀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以“腹胀”“腹满”“腹中胀”“中满”“胀满”“胪胀”“胪中胀”为检索词,搜索范围设置为“正文”,著作设置为“针灸推拿类”。在中华医典中检索,收集相关条目,对其腧穴频次、归经、所在部位等进行梳理,并运用SPSS Modeler 18软件分析选穴规律。结果:检索得到针灸治疗腹胀的条目共231条,涉及86个腧穴。足三里、内庭、中脘、水分、公孙等腧穴最为常用;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等经脉的腧穴应用最多;五输穴、俞募穴等特定穴最常用;气海-足三里、气海-太白、足三里-气海-太白是治疗腹胀的组方要穴。结论:研究古籍中针灸治疗腹胀的选穴规律,对现代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手段多样,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独特理论体系和确实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本文就中医药对高脂血证的认识及治疗进展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二陈汤治疗高脂血证的临床疗效,为探讨二陈汤从肺论治高脂血证的基础实验研究奠定临床依据。方法:对确诊为高脂血症的50例患者,给予二陈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西医疗效的评定。结果:中医症侯改善总有效率为92%。血清总胆固醇(TCh)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自拟解郁降脂汤治疗高脂血证 4 8例 ,获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4 8例高脂血证 ,均系本院门诊患者 ,符合高脂血证诊断标准 :正常饮食条件下血浆胆固醇 (TC)≥ 6 .0mmol/L ,或甘油三酯 (TG)≥ 1.5 4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 (HDL -C)男性≤ 1.0 4mmol/L女性≤ 1.17mmol/L ,且排除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或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 ,近半年内无严重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本组患者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2 4~ 6 2岁 ,平均年龄 4 2 .2岁 ;病程 1月~ 4年。2 治疗方法采用解郁降脂汤 :药用苍术 10g ,川芎 10 g ,香附 12 g ,山栀…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脂血证系指老年人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而言。临床上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萎缩等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危害老年人的健康质量和生命,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的体会,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医对老年高脂血证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并分析单纯使用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类文献,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检索与文献计量统计,以“推拿”“按摩”“小儿推拿”“便秘”“小儿便秘”作为检索词,检索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从建库至2019年7月16日所有公开发表的有关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类文献,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共34篇,有效率超过95%的文献共16篇;使用频次前十的穴位依次是腹、七节骨、大肠经、六腑、脊、脾经、足三里、天河水、三关、天枢。结论单纯使用推拿法能有效治疗小儿便秘;使用频次前十的穴位可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穴参考;目前临床疗效文献质量不高,在对照设计、跟踪随访等方面有待规范加强。  相似文献   

9.
明楂首乌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4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证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自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明楂首乌降脂汤治疗高血脂症64例,并与脂必妥治疗的64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卫生部1998年颁  相似文献   

10.
郭伟  薛坤 《中医药研究》2002,18(3):11-12
目的:考察纯中药制剂“粘脂饮”袋泡剂质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处方法对主要药味进行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卫生学检查等,考察了制剂的稳定性;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考察了305例患者并进行分析。结果:该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安全,可靠。结论:粘脂饮为治疗高粘,高血脂症: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方便的纯中药制剂,且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老年病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释“一气周流”针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古今文献,综合分析研究,探讨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内涵、临床应用概况,以及该理论延伸的针法应用。结果:基于“一气周流”理论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符合“木郁、土湿、水寒”的病理模型,拟定“疏木培土治水”针法,兼顾整体与局部。取穴:百会、四关(合谷、太冲)、内关、阴陵泉、足三里、太溪;局部配穴:天突、扶突、人迎;双侧取穴,平补平泻。结论:“一气周流”理论为针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临床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所以应该引起对此病的重视。笔者通过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高脂血证30例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4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增高者达57%,60岁以上者17%[1].高脂血证是指:TC≥6.4mmol/l和(或)TG≥6.4mmol/l[2],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证常反应于高脂蛋白血症.庞剑[3]等认为高脂血证的潜在危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总死亡率等多种健康结局的评价.姚红[4]等认为高脂血证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见于遗传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继发性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痛风等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索近30年国内相关文献,从脾不统血证入手,逐步对其本质、临床病证治疗及其疗效机制进行分析,以探求脾不统血证的的最新进展。目前关于脾不统血证在病理机制、临床治疗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证型的发展来看,脾气虚与脾不统血证关系最为密切;脾不统血证本质研究已相当成熟,但脾气虚可作为现代医学中其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点;在临床治疗上多选用经方化裁,并且近年来从细胞因子特性和血液神经递质学表达等角度对其治疗机制进行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自拟祛脂汤合并激光血疗治疗高脂血症1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文明  倪代梅 《四川中医》2001,19(12):43-43
目的:观察自拟祛脂汤配合激光血疗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198例高脂血症采用祛脂汤合并激光血疗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39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采用祛脂汤合并激光血疗治疗高脂血症,疗程短,疗效佳,治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白血病发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典型的热入营血证白血病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新癀片等对症退热药,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体温下降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热入营血证白血病发热患者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方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和胰岛素(INS)含量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针刺肥胖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1次,“足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结果:针刺组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活性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0.01),但血清瘦素水平与普食组仍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的改善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减肥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特定穴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取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深入了解临床发表文献情况,总结特定穴取穴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07篇文献,110首腧穴处方。从文献计量学发现2002年后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发表形式以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为主,期刊论文中,以非核心期刊论文居多,治疗方式主要是针灸、电针、温针灸。特定穴使用较高的前8穴位为天枢、上巨虚、中脘、足三里、气海、支沟、关元、大肠俞,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使用较多。特定穴使用较多的是募穴,其次是五腧穴、下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穴位配伍中使用最多的是天枢穴,2个穴位配伍中发现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气海、中脘、支沟使用较多,穴位关联性较强,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配穴为募合配穴;天枢与大肠俞配穴为俞募配穴,3个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发表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特定穴在临床多用配穴,以募穴、五腧穴、下合穴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口服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小儿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小儿汗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口服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对照组49例仅口服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对治疗前后患儿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口服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小儿汗证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口服龙牡壮骨颗粒.  相似文献   

20.
血证论治     
王伟涛  孙伟正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64-1365
遵循整体观念的原则运用中医中药辨治血证疗效颇佳。本文通过对血证治疗经验的初步总结,探讨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时应引起注意的相关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