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选穴特点,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诊疗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以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主要运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报道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实际临床观察,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37篇文献,涉及的腧穴及阳性刺激点共61个,取穴总频数为937次,涉及的十四经共10条,其中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数目最多,足阳明胃经的取穴频数最多;分布部位以下肢膝关节周围最多。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选穴时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为原则,重在起到补益肝肾气血,祛除风寒湿邪以及通络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属于核受体蛋白,有α、β两种亚型,在正常及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均有表达。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表达可能与骨性关节炎有关。临床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有关。雌激素替代疗法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改善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有一定的疗效。未来有望通过OA的人群易发ERs基因库,早期诊断高危OA人群。现就雌激素受体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魏福良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机为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亏虚,风寒阻络,瘀血阻滞;辨证分型主要有肝肾不足型、瘀血阻滞型、风寒阻络型、风湿热痹型;针刺治疗从肝肾入手,标本兼治,以补益肝肾为主,并配合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法;处方选用穴位以八纲辨证、经络、气血、筋骨辨证选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南岗区35个社区中随机选取5个社区,将5个社区中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有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受调查对象的BM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跑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护因素,游泳和武术可能是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区域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肥胖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BMI值的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均不断提高,适量锻炼及日常活动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邪气乘虚而入,留滞筋骨,阻滞脉络,致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病。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能,临床中治疗因经脉闭阻、气血瘀滞所致病证时,效果尤为显著。膝为筋之府,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中早期,病变部位主要以筋膜、滑膜、韧带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为主,这些改变均属于中医理论中"筋"的病变。因此,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以"从筋论治"为原则,运用针灸疗法改善膝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状态,调节膝关节的受力平衡以修复"筋"的正常生理功能,当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临床上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的多发部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关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又迎来了新的热潮,并引进了循证医学的概念,使本病的相关研究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浸剂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手法治疗,丹参注射液穴位及痛点注射,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3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结果:痊愈306例(87.4%),好转32例(9.2%),无效12例(3.4%)总有效率达96.6%。结论: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早有报道但是因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不只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关还有其他基因的参与,总结最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介绍VDR受体基因多态性基础上全面介绍与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其他基因,力图全面了解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
孙勤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01-4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肝肾亏虚,长期劳损,以及外感风寒湿邪,闭阻关节,气血潮湿有关.中药熏洗和中药外敷,通过局部用药可透皮吸入,药力直达病处,效力集中,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治疗骨性关节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中医称之为骨痹.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属常见病,笔者采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法治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五脏痹实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五脏痹形成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痹气的概念,认为该病的致病因子是痹气,病机为脏腑气血闭阻,病位在阴血,从而突出该病的治疗手法应以调脏腑、和血络、消坚积为主。  相似文献   

12.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特点为营卫失和、外邪入侵,气敌国不足,肝肾亏虚,湿邪壅阻,痰瘀互结。辨证论治应着重于扶正顾本,攻补兼施,具体治法是调和营卫,祛除外邪,益气养血,补养肝肾,健脾化痰,活血通络;同时应注意调摄养生。  相似文献   

13.
虚气留滞是指元气虚衰(虚气),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发生阻滞(留滞)的病机变化.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发病以虚气为本,留滞为标.虚气有气血阴阳偏损,且易致气滞血瘀、痰阻毒聚;留滞以气滞为先,痰阻为渐,血瘀为病,毒聚为损.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致病,影响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4.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衰、肾气亏损为主,标实以瘀血内阻为重,临床往往虚实夹杂,虚实俱重.在治疗上独出己见,提出"心肾同治,气血同调"的治则.心肾同治以补益心肾为重,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为佳.用补法扶正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用益气活血法缓标证之急,寓通于补,补而不滞,气血畅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西医病因病理,结合中医理论,认为其中医病机是气血失和、阴阳失调。Ⅰ期以肝气郁滞、脾胃不和、心肾不交为主证,Ⅱ期以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肝郁化火、阴虚阳亢为主证,Ⅲ期以气虚血瘀、气虚痰阻、痰瘀水结、阴虚火旺、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肝风内动为主证。治疗以调和阴阳气血,疏通血脉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瘀血痹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病机,临床常见血瘀证相兼气滞、寒凝、痰浊、气虚为病。活血化瘀法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法,根据不同的兼证,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常配合应用疏肝理气、温通散寒、通阳豁痰、补益心气的方法治疗,获效颇良。  相似文献   

17.
扶正重气血祛邪毋忘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之产生多由正虚邪盛所致,主张治疗疾病应遵循扶正祛邪大法,且首当重视扶正.但亦应充分认识到邪毒对人体的危害。提出“扶正重气血,气血贵畅和”、“祛邪毋忘毒,法必清解通”的治疗法则。并列举了用药心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徐志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徐志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60例病案,分析其辨证论治思路及组方用药特色。结果 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中,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分别为31、18、11例,分别以墓头回方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通经散(二丹四物汤)理气活血化瘀、二丹桃红四物汤补肾养血化瘀通络进行治疗,并根据经前期、经间期和经后期灵活选择治法。经1~12个月的治疗,60例患者中,妊娠44例;16例未妊娠者中,11例输卵管通畅。结论徐志华的经验方墓头回方、通经散、二丹桃红四物汤分别对湿热瘀阻、气滞血瘀、肾虚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克俭治疗胸痹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俭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治疗胸痹有独到经验。高教授在先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胸痹中西医结合整体辨证施治思路,并在胸痹证全程治疗中时刻注重七情阴阳失衡的调整,创立了"望、闻、问、切、触、叩、听、仪"八诊,将胸痹分型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痰浊壅塞、络脉瘀阻、血脉痉挛、阴寒凝滞、邪郁太阳、心胃阳虚。认为"通"是胸痹治疗之本。确立了温(温通)、通(络脉)、解(痉)、化(瘀血)、祛(痰浊)、补(益气、补肾)、综(综合)、介(介入)八法。治疗方药中均加入活血化瘀及疏肝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20.
血痹的发病关键是阳气痹阻,治疗强调补气通阳为先,养血活血贯穿始终。针对“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特点,还应适当配伍逐瘀通络之品。用药的同时要注重生活调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