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NPY)及β内啡肽(βEP)的含量,探讨它们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窒息新生儿及12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浆NPY及β-EP的含量,同时行头颅CT检查,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重度窒息组血浆NPY及β EP明显高于对照组[(1.85±1.10) μg/L vs (0.04±0.03) μg/L,(2.0 3±1.45)μg/L vs (0.06±0.04) 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窒息组NPY及β EP[(0.47±0.38) μg/L,(0.34±0.33)μg /L]低于重度窒息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轻、重度窒息组脑CT值水平分别为(15.60±2.20) Hu和(13.08±2.18) Hu,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0.16±2.66) Hu](P<0.01);其中重度窒息组脑CT值低于轻度窒息组(P<0.01)。重度窒息组NPY和β EP呈正相关(r=0.4220,P<0.05)。结论:血浆NPY,β-EP含量及脑CT值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血浆NPY和β-EP含量越高,CT值越低。NPY,β-EP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窒息程度和窒息后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8例),纳络酮治疗组(16例),以14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天。HIE患儿组治疗前、治疗3d后各采血收集标本一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PY、β-EP。结果①HIE患儿血浆NPY、β-EP水平为(174.23±18.31)ng/L、(123.36±16.42)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19±12.95)ng/L、(63.27±12.65)ng/L(P<0.01)。HIE急性期NPY与β-EP呈正相关(r=0.347,P<0.05)。②HIE常规组、纳络酮组治疗3d后血浆NPY、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HIE纳络酮组NPY、β-E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NPY、β-EP共同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I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显著降低NPY、β-EP水平,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变化与脑损伤关系。方法用放免法监测窒息新生儿重度组15例、轻度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血浆β-EP,于生后8~12h和72~96h采血两次。结果窒息组β-EP值明显增高,经方差分析各组间存在总体差异P<0.001。8~12h经多重q检验,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均为P<0.001。脑病组与非脑病组经两次t检验P<0.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窒息可致血浆β-EP增高,并与窒息程度有关,β-EP可能参与了窒息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3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秒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钳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有人认为其病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不成熟,呼吸控制系统失调有关;也有人提出与内啡肽类物质具有相关性;早产儿在呼吸暂停发作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血浆β内啡肽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31,自引:0,他引:131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述中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6例早产儿在出生后3 ̄5天内,发生原发性呼吸暂述后24小时及3、6、9天时的血浆β-EP水平,并与26例胎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产儿作对照。结果呼吸暂停后24小时和3天组血浆β-E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第6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重度组(n=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 方法2002 01—2006 01于鞍山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每12h给药1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推,1h后按0.01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27/40)和95.0%(38/40),对照组分别为44.1%(15/34)和73.5%(25/34)。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09,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69,P<0.01)。 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纳洛酮的不同给药方法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静滴纳洛酮组(A组)31例;静注纳洛酮组(B组)29例;比较2组原发性呼吸暂停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结果A组总有效率96.8%,B组总有效率75.9%,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静滴法较静注法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腰穿对重度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脑脊液中非蛋白结合Fe2+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例重度IVH早产儿行连续腰穿治疗,检测首次和末次腰穿脑脊液标本中的非蛋白结合Fe2+和MDA水平,20例对照组早产儿在生后7~14 d内只取一次脑脊液标本.结果 重度IVH组首次腰穿脑脊液中非蛋白结合Fe2+水平[(0.66±0.38) μmol/L]较对照组[(0.24±0.12) μmol/L]高,MDA水平[(1.21±0.41) μmol/L]亦较对照组[(0.89±0.35) μmol/L]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重度IVH伴出血后脑室扩张(PHVD)者在首次和末次腰穿脑脊液中非蛋白结合Fe2+水平[(0.75±0.34) μmol/L、(0.57±0.21) μmol/L]均较未发生PHVD者[(0.54±0.31) μmol/L、(0.35±0.18) μmol/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DA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两者在末次腰穿时脑脊液非蛋白结合Fe2+水平均较首次腰穿时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度IVH早产儿脑脊液中非蛋白结合Fe2+和MDA水平升高,可能与Fe2+和氧自由基参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有关,连续腰穿治疗可以降低脑脊液中非蛋白结合Fe2+水平.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48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氨茶碱,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用纳洛酮注射液,以10μ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01~0.03mg/(kg·次),开始1h静注1次,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后改为0.01mg/(kg·次),6h/次。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和88.5%,对照组分别为36.4%、59.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4.022,5.483P均<0.05)。结论纳洛酮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生后10 d内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1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77)和氨茶碱组(n=75),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氧时间、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颅内出血(intercranial hemorrhage,ICH)的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47.4±5.3) h]、用氧气时间[(20.5±7.6) d]、无创通气时间[(8.7±4.2)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1.3) d]均低于氨茶碱组[时间依次为(54.8±6.2) h、(24.4±8.5) d、(10.4±5.3) d、(10.4±5.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BPD、PDA、ICH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9%(13/77)、13.0%(10/77)、16.9%(13/77)]均低于氨茶碱组[分别为33.3%(25/75)、26.7%(20/75)、22.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咖啡因组7.8%(6/77),氨茶碱组9.3%(7/75)]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咖啡因组6.5%(5/77),氨茶碱组9.3%(7/75)]的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可明显降低BPD、PDA和IC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β-内啡肽在感染性脑水肿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在感染性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脑水肿患儿(感染性BE)和20例对照组儿童的血浆及脑脊液β-EP进行放射免疫测定,并且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用同样方法复查β-EP,同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感染性脑水肿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β-E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水平与脑水肿程度有关,脑水肿越重,β-EP越高,但与病种无关,不同疾病合并BE时β-E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纳洛酮治疗后,β-E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在催醒、降低病死率及减少遗留严重神经精神后遗症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β-EP参与感染性BE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感染性BE的发生与发展有关,在急性颅内、外感染合并BE患儿急性期测定血浆和脑脊液的水平.可以考虑作为判断BE及脑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纳洛酮是治疗感染性BE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 mg/(kg.次),1次/8 h,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予维持量2 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8 h。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02 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窒息新生儿脐血乳酸值的临床意义(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预后的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寻找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该研究探讨脐血乳酸值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22例和重度窒息组9例)和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脐动脉血进行乳酸测定及微量血液气体分析,并在第14天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轻、重度窒息组脐动脉血乳酸值[(6.42±0.14) mmol/L,(10.77±0.12) mmol/L]较对照组[(4.20±0.15) mmol/L]显著升高(P<0.01),pH值[(7.16±0.07),(7.04±0.09)]较对照组(7.18±0.11)明显降低(P<0.01);其中重度窒息组的乳酸值高于轻度窒息组,pH值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脐血乳酸值与pH值及第14天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6,-0.85,P<0.01)。结论:脐血乳酸值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近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N-CPA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采用带有空氧混合器、加温湿化器的N-CPAP氧疗器对21例危重新生儿进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胸片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早产儿RDS应用N-CPAP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由(42±4)升至(88±7)mmHg(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由(63.5±7.1)降至(38.2±4.9)mmHg(P<0.01);氧合指数(PaO_2/FiO_2)由(42±4)升至(420±58)mmHg(P<0.01);肺内分流量(Q_S/Q_T)由治疗初的(26.6%±3.1%)降至(5.4%±0.6%)、(1.5%±0.3%)(P<0.1)。N-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喉喘鸣合并呼吸衰竭及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均有较好疗效。结果提示带空氧混合器、加温湿化器的N-CPAP治疗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是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一种简便易行、无创安全、经济且疗效显著呼吸支持设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窒息早产儿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肺动脉血流参数变化.方法 利用ELISA法测定60例窒息和20例无窒息早产儿血浆NT-proBNP和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功酶(CK-MB)水平,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早产儿主、肺动脉血流参数,分析上述结果在诊断窒息早产儿心功能障碍中的价值.结果 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早产儿血浆NT-proBNP水平(pmol/L)均高于对照组[(217±46)、(359±56)比(123±25),P分别<0.05和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窒息组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轻度窒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和重度窒息组肺动脉射血加速时间(AT)及其与肺动脉射血时间(ET)的比值(AT/ET)较对照组均缩短或降低(P分别<0.05和0.01);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缩短或降低明显(P<0.05).结论 窒息早产儿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肺动脉AT及AT/ET值缩短或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惊厥患儿血清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及纳络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5例惊厥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惊厥治疗组(Ⅰ组)和惊厥对照组(Ⅱ组),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国产盐酸纳络酮针剂,0.08 mg/(kg.d),连用3 d;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Ⅲ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浆β-EP、CGRP和采用生物化学法测定NO、SOD;治疗前做正常儿童同期对照。结果治疗前β-EP、CGRP、NO、SODⅠ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均<0.01),治疗后Ⅰ、Ⅱ组相比,NO、β-EP、CGRP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Ⅰ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组惊厥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GRP、β-EP、NO和SOD与脑损伤有关。纳络酮对惊厥患儿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125 例诊断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65)和氨茶碱组(n=60).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56 例(86%),氨茶碱组有效43 例(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 C)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8例不同胎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足月儿45例,早产儿53例)及对照组(足月儿及早产儿各20例)新生儿的血清β2-MG、Cys C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儿血清β2-MG、Cys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但明显低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儿(Pa<0.01);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儿血清β2-MG和Cys C明显高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儿及对照组早产儿(Pa<0.0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血β2-MG和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1)。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与血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胎龄呈负相关(r=0.563 8,-0.724 6,Pa<0.01;r=0.581 7,-0.831 8,Pa<0.0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胆红素消退期β2-MG、Cys C水平较黄疸高峰期明显下降(Pa<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特别是重度高胆...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 (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2 4例 ,并与 2 1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对照 ,两组均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简易鼻塞CPAP治疗 ,采用简易空气氧气混合装置调节吸入气的氧浓度 ,采用较低的氧浓度 (0 .2 1~ 0 .4 )及较低的压力 (2~ 4cmH2 O) ,直至呼吸暂停停止 3~ 5d ,结果治疗组显效 16例 ,有效 6例 ,总有效率 91.7% ,对照组显效 8例 ,有效 6例 ,总有效率6 6 .7%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认为低水平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效果良好 ,且氧中毒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338025@罗宏斌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338025@刘淑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68.2%,显效率分别为63.9%、4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