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机制.方法 对15例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伤后3 h内CT证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0~35 ml.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结果 7例于伤后6h内血肿消散,4例于伤后6~23 h消散,3例于伤后24~72 h消散,1例于伤后75 h消散,3周后演变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结论 血液的重新分布及脑脊液的冲洗致血液的稀释扩散共同导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有助于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因素有脑萎缩、脑组织的弹性及适当增高的颅内压、颅骨或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脑脊液漏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对模拟轮班工作金黄地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金黄地鼠驯化,使其轮转活动与光暗同步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自然恢复组8只和针刺组8只.空白组采用正常光照,于第10天采取血清;模型组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于第11天取样;针刺组于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于ZT4(12:00)电针针刺"百会"、"长强"15 min,每天一次,连续3天,处理完即取样;自然恢复组于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于ZT4(12:00)用自制固定器固定15 min,与针刺组同步进行,处理完即取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动物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的hs-CRP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和针刺组的hs-CRP较模型组均降低,但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恢复组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具有降低模拟轮班工作金黄地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霞 《医疗装备》2022,(6):174-175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乳房胀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7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40名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的40名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  相似文献   

4.
教室的自然采光状况,与中小学生的许多常见病,尤其是近视,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我市中小学教室的自然采光状况,以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于2001年对我市20所中小学校,49个教室的自然采光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北宋大诗人、大文学家苏轼认为,陶渊明的诗可以给自己治病,身体不舒服,就捧起读一首,还舍不得多读。陶渊明的诗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超脱自然,读懂陶渊明的诗不但需要文学素养,而且需要有融于自然的胸怀。陶渊明的诗如此自然清新,正是他自然养生心性的体现。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喜欢远离尘嚣的生活,绝大部  相似文献   

6.
一、先取坐位,全身放松,全神贯注。 1.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沿脊柱旁两横指处,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用右手中间三指摩擦左足心涌泉穴;然后换成右足心。二、然后脱衣仰卧于被盖内,双目自然闭合。  相似文献   

7.
摩腹: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双手扶着下腹部两侧向耻骨处摩擦,摩擦一次为一个节拍,共做4个八拍。轻揉脐腹:自然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双掌掌心向内相叠放置于脐腹部,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揉脐  相似文献   

8.
芽胞杆菌属(Bacillus)细菌自然存在于土壤和水中,也污染食品。少数菌种可引起食物中毒。其中腊样芽胞杆菌(B.cereus)多见,短芽胞杆菌(B.brevis)、坚强芽胞杆菌(B.firmus)少见。我们于1986年9月从一起76人的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出一种需氧杆菌,经系统鉴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开展幼儿亲自然活动?亲近自然是孩子们天性的自然表露,也是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们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园地。研究认为,幼儿阶段是发展与大自然情感联结的关键期一一“5〜8岁的儿童倾向于把自我归属于自然,与自然有较高的联系和亲近感,而在9〜12岁儿童的身上这种自然归属感开始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千姿百态,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万千,直接反映到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而影响到物种生存起源进化和遗传演化的发展.动物鼠疫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以鼠疫菌、鼠疫宿主、鼠疫媒介之间食物链和空间接触为基础,在进化中形成鼠疫生物群落,并在一定鼠疫生物地理环境条件下自然组合形成鼠疫生物地理群落——即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物地理群落受相应生态、生理、遗传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适应,自然选择,同步进化,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维护鼠疫生物群落的种族延续.从生态学视角看鼠疫自然疫源地,可以看做是依附于陆生生态系统中特殊的鼠疫生物群落,在进化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牢固的统一体“鼠疫生物地理群落超级有机体”.  相似文献   

11.
华支睾吸虫病是鼠类寄生虫病,鼠类则是人类本病的保虫宿主。为了探讨本病在我区鼠类自然感染状况,于1986年对全民地区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简报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调查点选择:以病区人群感染率在25~35%的村组为点。  相似文献   

12.
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精髓,是从医院文化的高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形成一种发自内心、形于外表的自然过程,也是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本文从服务理念的形成、灌输和渗透为出发点,浅谈在服务理念的引领下,医疗集团在强化管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天地自然,化生万物。大美之道,藏于天地之间。而肌肤之美的奥秘,亦藏于自然之中。顺应自然,美丽方能生生不息。”传承中国美学的“国货”在美妆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伽蓝集团(JALA)新研发中心,和你一起探索这趟美丽之旅。  相似文献   

14.
军团菌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病的病原体.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环境和人工水环境中,已在世界各地引起多起军团菌病暴发流行,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是控制该疾病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军团菌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这些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法、血清抗体检测法、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波浪型发热)、多汗、关节痛等.本院于2008年5月在1例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羊布鲁氏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7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为1遍,共做7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狂犬病流行休止期健康家犬狂犬病自然感染状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于1990年1~2月对部分家犬进行了狂犬病毒抗原,抗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从疫区农户家购得健康、未接种狂犬疫苗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对自然细致的描摹,没有人能超过梭罗.的确,这个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与生俱来迷恋自然,一路践行着,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完完全全交给了自然.  相似文献   

19.
从冯大彪、张金玲老师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时,严寒酷暑仿佛与他们无关,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四季如春.他们所到达的心境,已无关天气了,当我们在孜孜以求"心静自然凉"的时候,他们已在那片天地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部分地区人群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是由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该病~([1]),后证实莱姆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2]).为了解我国西北部分地区林区人群感染情况,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4省区的林区进行选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