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可分为断流术和分流术,由于断流术能有效地阻断门奇静脉的返常回流,对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我们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措施。但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严重影响断流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对13例施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4.2岁。皆为肝内型门脉高压,其中3例曾为血吸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0例,门奇断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2例。1.2 手术方式本组皆行经腹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5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行择期手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包括:8例行脾切除术加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行脾切除、胃冠状静脉加胃底静脉结扎术,2例行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1.3 再出血原因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后近期再出血4  相似文献   

2.
刘列科  方敏  冯杰 《医药世界》2003,(11):61-62
本文总结了36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近期两周一例再出血致肝昏迷(占2.7%)死亡外,35例康复出院。远期未见再出血,13例(占27%)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全部病例生活能自理和程度不同的恢复劳动能力。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自1995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26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好转15例,死亡2例;急诊手术9例(开胸再断流术或胸腹联合再断流术6例,开腹再断流术2例,行贲门胃底切除术1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15例(行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11例,行开胸再断流术或胸腹联合再断流术3例,行开腹再断流术1例),1例行分流术患者出现乳糜腹;2例行分流术患者出现肝性脑病,1例死亡。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9年;再出血4例,死亡3例。结论对于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首先应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手术方式首选分流术,尤其是伴有门静脉血栓、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在断流术应首选经胸断流术或胸腹联合断流术;门脉高压断流术后预防再出血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断流术后再出血中由食管静脉曲张所致出血5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所致出血15例,其中包括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病交10例,肝源性消化性溃疡5例。结论 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其次是食管静脉曲张。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应争取急诊内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其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但断流术术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高,这是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治疗。方法选取6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治疗直接降低了肝门静脉的压力,再出血率低。结果 6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有并发症18例,腹水6例,肺部感染4例,左膈下积液4例,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20d。结论断流术是阻断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的异常血流,预防和治疗曲张血管的破裂出血。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后肝功能损伤较轻,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但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大危险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不少病人因第一次出血即已死亡。多年来外科所施行的各种手术都是围绕到上消化道出血而设计的。我们自1973年以来施行了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0例。其中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14例。脾切除术后出血单行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胃冠状静脉结扎同时作胃壁切开缝扎止血术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存在较高的再出血率 ,国内报道为 15 %左右[1 ] ,个别地区报告达 2 5 %以上。分析再出血原因既有手术因素 ,亦有手术后因素。随着断流术日益推广 ,保护肝脏药物疗效不断提高改进 ,断流术病例数增加 ,生存期延长 ,且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肝功能进一步减退及腹腔内术后改变 ,使其治疗更加困难 ,因而重视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断流术的规范化及断流术加以辅助性手术预防再出血1 1 完全彻底的门奇断流术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断流不彻底是断流手术再出血的首要原因。有学者…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凯  郭书若  谷明利 《淮海医药》2005,23(5):372-37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1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有呕血和便血7例(7/11),经食道钡餐摄片,纤维胃镜及彩色多谱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仍然存在,以便血为主4例(4/11),出血量不大,均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结论首次手术操作不规范,新的门奇侧支循环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是常见原因的断流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其中断流不彻底是术后再次大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缪丁丁  刘爽  邵明  喻军  兰光会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787-1788
目的:总结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7月~2004年10月治疗的70例门脉高压症并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无再出血,远期再出血3例,术后3个月~1年复查胃镜或钡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完全消失38例,曲张静脉明显减轻22例。结论:联合断流术止血效果确切,手术难度不大,操作简单,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出血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合并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1994年以来收治PHG合并出血23例,术前利用胃镜、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合门脉断流加胃减动脉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全组随访6个月~7年,1例2年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占4.3%)。余患未出现再出血现象。结论胃镜为PHG诊断主要方法,动脉造影为重要诊治手段,门脉断流加胃减动脉术能较好防治PHG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断流术、外科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40)采用外科断流术治疗,介入组(n=40)采用介入断流术治疗,对比手术效果及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介入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转归情况,介入组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1例(占5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例(3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介入组累积再出血4例(10.0%),对照组累积再出血15例(37.5%),介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是一个很复杂、棘手的问题。用于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出血的手术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门体静脉分流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另一类是断流术,直接处理出血的曲张静脉或阻断其血流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并非易事,各种类型的断流术尚存在一定合并症。现将全国第二届门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上所论及的各种类型断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疗效。方法18例肝硬化合并CTPV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其中包括肝硬化合并肝癌3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流术6例;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结果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患者,随访0.5~3年全部存活(1例因肝癌转移仍在治疗中),脾亢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完全消失。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3~5年,l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仍存活5例中1例反复发生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出现脾-肾静脉分流处血栓并再发上消化道出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减轻。行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患者,术后随访3~6年,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存活3例中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加重或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合并CTPV的外科治疗,以原位肝移植为首选,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优于脾切除加断流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控制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方法的优越性已被肯定,弥补门体分流术的缺陷并已取得一些进展。一、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概念与解剖通过手术方法阻断门奇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可以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的血流可以通过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再通过食管胃底静脉流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最后流入上腔静脉。胃冠状静脉包括胃支、食管支及高位食管支。高位食管支距贲门右侧约3~4cm处,在肝左外叶脏  相似文献   

16.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各种术后再出血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外,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是另一种因素,它不仅发生在断流术后,也可能发生于其它各型手术的术后。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86年元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急、慢诊患者338例,手术325例。手术的方式为:断流术230例,栓塞术26例,分流术30例,联合手术21例,单纯脾切除18例。术后近12年随诊中,共有76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再出血。10例为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2例为本后溃疡病出血;其余64例,经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70年代 ,Lunderquist等[1]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 ,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临床止血成功率达 70 %~ 90 % ,由于此项治疗不能降低门静脉压力 ,致使术后半年再出血率 38%~ 70 % ,2年再出血率 71 %~ 90 %。 2 0世纪90年代初开展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ransi jugularintrahepaticportal systemicshunt,TIPSS) ,治疗急重症门脉高压出血获得了有效的降压止血作用[2 ] 。我们在此基础上同时行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栓塞 ,达到了集分流术和断流术为一体的双重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8.
梅长红  李会贤  王曦  孔德润 《安徽医药》2019,23(12):2420-2423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沿胃底方向延续的曲张静脉(GOV2型)和位于胃底的孤立胃曲张静脉(IGV1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9月至 2018年 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2例 GOV2型及 IGV1型胃底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组织胶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急性出血、预防首次出血及预防再出血)。观察统计术中组织胶注射剂量、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点数,术后再出血率(包括近期再出血率和迟发性再出血率)、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消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中, GOV2型 7例, IGV1型 15例,男 14例,女 8例,年龄(59.23±12.42)岁。术中组织胶注射剂量(3.84±1.52)mL、胃底曲张静脉注射点数(2.82±0.98)个。术后总再出血率为 9.1%(2/22),其中近期再出血率为 4.5%(1/22)、迟发性再出血率为 4.5%(1/22);术后 1个月,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显效者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140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70例,普通组实施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治疗组实施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缝扎手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及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普通组为1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219).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2.93±4.04)d,普通组为(17.29±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P=0.016).治疗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1.43%,普通组为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445,P=0.001).结论 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可优先选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主的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55例,其中紧急手术30例,择期手术25例.紧急手术止血率93%,急症手术死亡率20%,择期手术死亡率8%.随访率89.9%,再出血率10.3%.文中报告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的部位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断流术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