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科胃肠手术病人中,易出现腹胀的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并发其它症状,致使病情加重。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肠麻痹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病例介绍如下。例一:蒋××,女,42岁,社员,病历号:19034。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右侧髂窝脓肿,于1982年5月25日入院,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6天病员继发腹部胀疼、无排便、无排气,精神萎靡,经X线腹部透视诊断为肠麻痹。西医先后采用  相似文献   

2.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黏液便、便后窘迫感等消化道症状,根据发病特征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患者以脑力劳动者多见,常伴有焦虑、心烦、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故肠易激综合征亦被视为一种功能性心身疾病。本病病情缠绵,易于反复,因而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其并发肠麻痹约占发病的40%~80%,病情越重,肠麻痹越明显。我院2002年9月~2005年12月采用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有腹痛、呕吐、发热、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血象高,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或CT证实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并发肠麻痹的诊断符合下列条件:明显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3次/m in或消失,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超过12h;腹部平片可见小肠、结肠扩张、积气。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性22例,女性14…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3月 ,我院儿科应用自拟腹胀排气冲剂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腹胀 5 6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及对照组 40例。治疗组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新生儿日龄≤7天者 1 4例 ,7~ 2 8天者 42例 ,平均日龄 1 4.3天 ;腹胀由腹泻并发者 36例 ,肠麻痹并发者 1 0例 ,肺炎并发者 5例 ,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者 3例 ,其他原因并发者 2例。对照组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6例 ;日龄≤ 7天者 1 1例 ,7~ 2 8天者 2 9例 ,平均日龄1 3.8天 ;由腹泻并发者 2 8例 ,肠麻痹并发者 7例 ,肺炎并发者 3…  相似文献   

5.
李菊香  张小琴 《光明中医》2011,26(2):391-391
腹胀是婴儿肺炎的常见并发症状,我科自2009年4月对30例婴儿肺炎并发腹胀的治疗中,使用中药"麻杏石甘汤"保留灌肠,能有效缓解腹胀,预防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并肠蛔虫症43例的治疗观察433100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许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以突发性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为临床特征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常并发肠蛔虫症。由于其发病急,变化快,易在短期内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合并麻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肠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整肠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6例,并与52例应用补脾益肠丸治疗者作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4.16%,73.08%,对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纳呆、乏力、失眠等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93.02%,73.08%;89.88%、74.47%;92.86%、65.85%;92.31%、72.27%;98.11%、80.77%;84.09、45.83%;73.91%、35.71%。结论:整肠宁对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参芪健肠组方联合整肠生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芪健肠组方与整肠生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参芪健肠组和整肠生治疗,对照组45例予整肠生口服;4周后比较两组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变化及服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芪健肠组方与整肠生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肠麻痹     
龙某某,男,47岁。干部。患者因腹胀腹满、无便意感6天,于1979年9月4日下午3时入院。患者于8月28日清晨突然发生腹泻,该单位医务室给予土霉素、阿托品及电针足三里、内关穴等治疗,腹泻止。第2天,即出现腹胀满不适,曾在某部队医院经X线检查,诊断为“肠麻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肠复康肛滴液治疗胸腹部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肠复康肛滴,对照组用新斯的明、吗丁啉分别肌注和口服。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复常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腹胀、呕吐、腹痛等肠麻痹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3d内症状消除率等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肠复康肛滴对胸腹部术后肠麻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新斯的明及吗丁啉。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黏液便、便后窘迫感等消化道症状,同时常伴有心烦、失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大肠下合穴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上巨虚组(治疗组)和口服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比较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上巨虚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麻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重症胰腺炎(&心)发病急、变化快,常继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或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达30%~50%,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临床观察发现,在SAP并发的MODS中。肠道是除肺以外最易受损的器官,肠麻痹的发生率在50%以上,病死者中90%以上合并有肠麻痹。祖国医学对SAP并发肠麻痹有独特而确切的治疗效果,2002年以来,我科在抑酶、扩容、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柴芩承气汤口服、生大黄泡水滴肛疗法治疗32例SAP肠麻痹患者,并予以相应的护理,提高了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下称“肠易激”)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好发于18—45岁人群,以女性为主。临床特点以腹痛、腹胀为主,或伴有腹泻;或伴有便秘;或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笔者自1998年3月-2005年1月应用玄香益肠丸(卫制98第56号豫药制字204070022)治疗肠易激30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调胃承气加味方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福凯  钱峻  金小晶 《河南中医》2003,23(12):67-68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很多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症状 ,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不畅、大便秘结等。本病临床治疗多以西药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为主 ,而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多易造成肠蠕动减弱 ,导致或加重肠麻痹 ,进而影响病  相似文献   

16.
消胀散为主治疗中毒性肠麻痹76例江苏省启东市传染病医院(226200)陆亚辉,夏锡昌关键词:肠麻痹/中医外治疗法,消胀散中毒性肠麻痹在儿科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据本院近10年住院病人统计,约占3%,常并发于急性肠炎、重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7.
肠激惹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等症状。笔者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升清健脾固肠方结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3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5例)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患者(66例)升清健脾固肠方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腹痛腹泻、肠鸣矢气、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舌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积分变化、IBS-D大便性状问卷情况变化、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尺度表(IBS-BSS)评分变化、IBS-QOL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肠鸣矢气、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舌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中医症状积分、大便性状、BS-BSS评分、IBS-QOL评分、IL-8及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腹痛腹泻、肠鸣矢气、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舌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中医症状积分、大便性状、BS-BSS评分、IBS-QOL评分、IL-8及TNF-α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肠鸣矢气、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舌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中医症状积分、大便性状、BS-BSS评分、IBS-QOL评分、IL-8及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0.00%),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1.54%)(P0.05)。结论:升清健脾固肠方结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好,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麝香穴敷治疗外伤并发肠麻痹刘岚(江苏省无锡市港口中医院214001)关键词肠麻痹,穴敷治疗,麝香,临床应用胸腰部外伤后并发肠麻痹为伤科中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救治,易致肠粘膜坏死、中毒等危象。笔者运用麝香穴敷,配合电针及口服中药等治疗数例,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和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如腹泻、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3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腹泻、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腹泻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