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生物交联剂京尼平交联牛心包生物支架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细胞牛心包膜因其具有优良特性而成为组织工程生物瓣膜中理想的支架材料.采用冻融+表面活性剂法对牛心包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用戊二醛或京尼平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固定.通过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并对交联组织进行厚度检测、含水量和接触角测试、力学检测、交联指数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体外降解、溶血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判断两种交联方法对脱细胞牛心包基质的影响,从而选择出交联脱细胞组织的最好方法.结果显示,冻融+表面活性剂法脱除细胞彻底,戊二醛或京尼平交联后组织厚度明显增加分别约20%,25%,亲水性良好,力学特性稳定,交联指数都高达90%,且28 d降解率分别为5%和3%,交联后组织稳定性高.但京尼平组溶血率(0.37%)远小于戊二醛组溶血率(13.77%),且细胞毒性很低.作为瓣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京尼平交联脱细胞牛心包膜比戊二醛交联效果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交联效果好,是较好的交联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天然交联剂原花青素处理牛心包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花青素交联牛心包组织,制备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材料,并对其交联特性、力学特性、抗酶降解性能、亲疏水性能、细胞毒性试验以及溶血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花青素或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组织变性温度、力学特性、表面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都明显提高;与传统交联剂戊二醛相比组织稳定性、亲水性能和抗酶降解能力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最大断裂强度显著提高(原花青素交联组织最大断裂强度(13.863 0 MPa)明显高于戊二醛交联组织(10.784 2 MPa);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处理固定组织的溶血率(2.61%)远低于戊二醛处理的组织(12.5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交联组织在1、3、5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6.19%、88.96%、100.12%,而戊二醛在相同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3.15%、57.28%、48.74%.原花青素交联的瓣膜材料组织结构稳定、亲水性好、毒性小且能维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作为人工生物瓣膜材料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复合移植用真皮支架所存在的渗透性较差、降解速率慢、生物活性低等缺点,采用新工艺技术制备了天然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胶原支架材料,探讨交联、复合及其顺序和打孔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成纤维细胞培养试验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复合提高交联试样的孔隙率和延长降解时间;交联明显提高试样的孔隙率和拉伸强度并延长其降解时间;先复合后交联可以提高孔隙率和降解时间;打孔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透水汽性和孔隙率.成纤维细胞培养试验表明:成纤维细胞能在改性支架材料上黏附、增殖.新型胶原支架经复合、交联、打孔改性后,其透水汽性明显提高,达到(3372±83)g/(m2·d);孔隙率显著提高,达(94.20±2.5)%;拉伸强度较好,为(10.65±0.32)MPa;体外降解时间为(38.3±1.0)h,通过适当改变交联剂的用量在比较宽的范围,可以满足不同支架材料降解速率的要求;细胞相容性良好.新型胶原支架经复合、交联、打孔改性后有望作为复合移植用的真皮支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戊二醛交联时间对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戊二醛交联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的人ADM,根据交联时间的不同分为交联10、 15、 20、 30 min组,大体观察各组的物理性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MTT细胞毒性实验评价4组ADM的细胞毒性反应;将NIH3T3细胞接种于各组ADM上,比较24 h细胞贴壁数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将人成纤维细胞与交联10、 15 min组ADM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随着交联时间延长,ADM的韧性逐渐增加;各组ADM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阳性;ADM细胞毒性反应交联10和15 min组0~1级、20 min组1~2级、30 min组1~3级;交联10、 15 min组分别与20 min组24 h 3T3细胞贴壁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交联10、 15 min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3T3细胞能够在交联10、 15 min组ADM表面贴附、增殖;免疫荧光法显示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呈阳性,有较多的人成纤维细胞黏附于交联10和15 min组ADM上,生长和增殖良好.结论:戊二醛化学交联10~15 min的人ADM蕴涵丰富的生物信息,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Li L  Xu Y  Chen J  Yu X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28(6):1154-1158
运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制备新型的生物交联剂—氧化海藻酸钠(ADA)并将之用于交联改性脱细胞基质材料,通过检测一些交联指标及交联后材料的性能特征来研究ADA交联改性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特点。实验中采用了目前典型的两类交联剂(戊二醛(GA)和京尼平(GP))作为实验对照组。用三种交联剂处理血管组织15min~72h,测定交联过程中的交联指数,并对彻底交联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DA交联脱细胞基质材料的交联速率、交联程度不亚于GA,明显优于GP;交联后的材料也具有更适宜的力学性能;在细胞相容性方面,ADA交联的材料也具有明显优于GA、与GP相当的这样非常理想的效果。综上所述,ADA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生物组织交联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本室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的生物性能。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验、红细胞溶血试验以及蛋白质沉积试验方法。结果所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对人胚肺纤维细胞(HEFC)毒性评价为1级无毒性;红细胞溶血率为1.62%合格;在体温范围内抗蛋白质沉积作用较好。结论本室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 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本室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的生物性能.方法 采用细胞毒性试验、红细胞溶血试验以及蛋白质沉积试验方法.结果 所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对人胚肺纤维细胞(HEFC)毒性评价为1级无毒性;红细胞溶血率为1.62%合格;在体温范围内抗蛋白质沉积作用较好.结论 本室制备的人角膜接触镜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本评价和补充评价的生物学评价试验 ,比较全面地评价了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 :该材料细胞评级为 1级 ,无致敏作用 ,热原试验合格 ,遗传毒性试验未见异常 ,骨植入试验未见异常 ,溶血率为 0 6 1 % ,慢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故可以认为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背景:利用脱细胞血管基质作为血管支架具有以下优点:脱细胞血管基质保留了自然血管的复杂三维结构;脱细胞基质表面的生长因子和结构域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浸润。目的: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并对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胰蛋白酶、Triton X-100逐步处理猪颈动脉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采用皮下植入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等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脱细胞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未释放对红细胞产生破坏溶解作用的有害元素,未引起急性溶血反应,对细胞的生长无毒性影响。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体内植入后早期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到实验观察的后期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脱细胞基质内可见成纤维细胞。另外,脱细胞基质材料对周边组织未产生毒性作用,伤口Ⅰ期愈合。同时组织学切片显示:支架材料与周边组织相容性好,未产生排斥反应。说明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体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2.
13.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4.
15.
16.
Properties of chemoreceptors of tongue of r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7.
18.
19.
背景:局部注射具有成骨作用的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及股骨髁部的骨密度及力学强度,分析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内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为将辛伐他汀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局部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18只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分别在实验大鼠的右侧股骨髓腔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溶液5 mg、10 mg,对照组单纯注射空白载体。分别在注射后1个月处死大鼠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个月,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改善骨骼微结构,可为强化局部、防治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进一步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