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复发性眶上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8例,治疗组予眶上切迹处注射维生素B12 500mg和2%利多卡因0.5mL的混合液后足三里穴位注射斯奇康0.5g,每日1次,疗程4周,双侧足三里交替。对照组予眶上切迹处注射维生素B12 500mg和2%利多卡因0.5mL的混合液,0.9%灭菌生理盐水1mL于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双侧足三里交替,疗程4周。近期疗效比较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复发性眶上神经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配合维生素B1、B12肌内注射,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42例患者痊愈34例,5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5%。结论维生素B1、B12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2 6 0例 ,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用地塞米松 5 mg/ ml,配平阳霉素 8m g,加 2 %利多卡因 4 ml,按体表瘤体面积每 1cm× 1cm注射 1ml混合液计算计量 ,进行瘤体内注射。每隔 10天注射 1次 ,3~ 5次为一疗程 ,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经半年至两年的随访 ,治愈 2 0 3例 (78.1% ) ,基本治愈 4 1例 (15 .8% ) ,好转 16例 (6 .1% ) ,有效率10 0 %。结论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具有疗程短 ,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静滴骨瓜提取物并膝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每天静滴骨瓜提取物,并首次加用曲安奈德、1%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再注入玻璃酸钠40 mg,以后只注入玻璃酸钠40 mg,每周1次,共4次.对照1组用玻璃酸钠、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对照2组用曲安奈德、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膝关节腔内注射.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治疗组优良率为86.67%,对照1组优良率为63.33%,对照2组优良率为53.33%,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静滴骨瓜提取物并关节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患者120例,平阳霉素1支(8mg),地塞米松1支(5mg)加入到2%盐酸利多卡因3ml中,混合液终浓度为每1ml溶液中含平阳霉素2mg、地塞米松1.25mg,囊肿腔内注射,酌情给药.7d注射1次,3次为1疗程.囊肿完全消失者为治愈;囊肿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或需要手术辅助治愈者为好转.结果 治愈109例(90.8%),好转11例(9.2%).结论 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可作为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埋线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为今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合用穴位注射结合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为30例(63·8%),总有效率为95·7%。结论穴位注射加埋线治疗枕神经痛疗效确切、持久,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期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1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家属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方法 将72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 ml 1次/d静脉滴注联合微波局部照射1次/d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芬必得0.3 g 2次/d口服,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500 μg1次/d肌内注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34例,给予阿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1次/8h,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3次/d,共10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1次/2d,共10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改善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改善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8.8%.实验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11-21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麻醉科疼痛门诊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行神经阻滞治疗,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根据患者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及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VAS评分降低,QS评分升高。结论: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实施简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醋酸强的松混悬液、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8例,均收到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8例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32~58岁,其  相似文献   

12.
本组43例均为女性.年龄25~55岁.病期1~5年18例,5年以上25例。治疗方法:取双侧液门穴(第4、5指缝间)·备注射维生素B6 50mg、维生素B12 500μg和2%利多卡因1ml的混合液半量。每5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B12长强穴注射与完带汤结合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择85例门诊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维生素B1、B12加2%利多卡因,在长强穴位注射,另水煎服完带汤.对照组40例用3%硼酸溶液湿敷阴囊,外涂派瑞松软膏;另口服维生素B1和特非那丁.结果:治疗组有总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5%,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强穴注射与完带汤结合治疗阴囊湿疹是一种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病,周期性复发是本病的规律。由于本病的病因十分错综复杂,因此,如何快速治愈并延长复发周期,成为临床医院待解决的问题。我科采用地塞米松、维生素 B_(12)、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口腔溃疡4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门诊收治口腔溃疡患者共79例,年龄3~56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二组,地塞米松 维生素 B_(12)组42例,男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遵医嘱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翳风、耳门、听会、听宫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氟桂利嗪、烟酸、B族维生素口服治疗,两组均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B12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穴位注射,并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治疗主观性耳鸣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适合耳鼻喉科护士治疗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B1、维生素B6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常规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治疗组不加)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选取足三里和内关穴位,同时注射维生素B150 mg、维生素B6100 mg,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每日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 mg,共7 d。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94.29%),好转2例(5.71%);对照组治愈19例(55.88%),好转12例(35.29%),无效3例(8.82%),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B1、维生素B6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用药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何玮 《医药导报》2001,20(6):352-352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3-5mL,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0.9%氯化钠注射液2mL,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分别作神经阻滞,少数病例作硬膜外注射,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维生素B1片,地巴唑片,连服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完全消失24例,明显缓解6例,轻度缓解3例。对照组分别为2,10,18,3(疼痛无缓解)例。结论: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显效快,止痛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局部舌神经阻滞治疗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维生素B12,2支/次(1 ml/支),用利多卡因稀释至5 ml,注射于双侧舌神经部位,2.5 ml/侧,1次/d,5 d为1个疗程。结果 68例患者,总有效率100.0%,其中治愈48例,治愈率70.6%,显效13例(19.1%),好转7例(10.3%)。随访18个月后,复发10例,复发率14.7%。结论采用维生素B12加利多卡因注射到双侧舌神经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舌神经,改善神经功能,给药途径直接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与传统经全身给药的方法相比,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见效快,更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月~1994年12月我所试用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和普鲁卡因混合液(简称三联针),治疗肌筋膜炎,取得良好效果。本组196例,男80例,女116例,病程数小时~10年。治愈率95%。经注射1次治愈143例.占73%,其余病例经2~10次治疗而愈。 具体方法 局部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三联针液3~5毫升,按2%普鲁卡固2毫升,维生素B_1注射液2毫升(含B_1 100毫克),维生素B_(12)  相似文献   

20.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113-114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所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实施神经阻滞方法。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依据皮肤疱疹和疼痛区域结合神经皮肤支配区节段的体表标志,判断病变神经平面后确定选择实施神经阻滞。每隔3d实施1次,30d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视觉模拟尺度(VAS)由患者和医师综合评价疼痛面积及程度并分别记录,根据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计算疼痛下降指数评价疗效。治愈10例、显效20例、良效4例、微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75.0%(30/40)。结论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