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成药中金属元素的模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地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成药中金属元素进行模糊分类研究,为研究该类药物中微量元素的相关作用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0种中成药物中钠、钙、镁、钾、镍、铬、铜、锌、锰1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及铜/锌,钙/镁比值,运用模糊分类的方法研究其药物的相关性。结果:r=0.65时,有5种药物聚类相似,相关系数r=0.85时,有3种药物聚类相似;有2种药物微量元素聚类分析极为相似,r=0.95。结论:聚类相关系数较大的治疗脑血管中成药,其疗效相似程度亦较大。  相似文献   

2.
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均具有其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锰与黄酮结合成金属配合物,共同发挥其药效作用。为探讨中药中锰元素和总黄酮的关系,作者选用了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16种中草药,并选择了与之有关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和微量元素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锰元素的含量,并采用醇提法提取药物中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对微量元素锰与总黄酮的含量以及中药疗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松针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马尾松针中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3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比较水解前后各产地松针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11~0.11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水解前浙江临安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水解后杭州余杭区的含量最高。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松针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评价松针的质量提供了依据。水解对总黄酮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包金中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考察了贵州都匀产铁包金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乙醇作为回流提取溶剂提取铁包金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包金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在5-30 μg· L-1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2X+0.041 9(r =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8.56%,精密度试验RSD值为0.279%,重复性试验RSD为0.634%,稳定性试验RSD 1.49%.以此方法测定,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2.3%,1.42%,叶中总黄酮含量是茎部的的8.7倍.结论:贵州都匀产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叶部位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二种藏锦鸡儿(鬼箭锦鸡儿和昌都锦鸡儿)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4X-0.0109,相关系数r=1.000 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藏锦鸡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成药物中无机元素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13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物中10种无机元素和铜/锌比值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寻找该类药物中微量元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3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物中钠、钙、镁等1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铜/锌比值,共11种因素,以数据极差法进行统计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以数量积法算出被分类对象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论城上的模糊短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系数λ大多在0.55~0.80之间,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心宝九λ为0.95。结论:药物中微量、宏量元素含量丰富,聚类分析相关系数较大的药物其药物疗效相似。该类药物中微量、宏量元素的含量和铜/锌比值与药物的疗效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天丁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皂角刺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角刺的主要成分黄酮的含量,为天丁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方法.目的:研究天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的皂角刺总黄酮苷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试验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分光光度法重现性好,总黄酮在20.40~102.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5.88%(n=5),RSD为1.12.结论:为天丁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青海地区几种锦鸡儿属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并利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方法,对青海地区几种锦鸡儿属植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芦丁测定的线性方程是A=12.737C-0.003 5,相关系数r=0.999 6 (n=7) ,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 %(n=6),RSD=1.05%.结论 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罗勒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罗勒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57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5,相对标准偏差为1.0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结果表明,此法准确度较高,为罗勒生药及成品药中罗勒黄酮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参等11种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丹参、党参、黄芪、川芎、枸杞子、酸枣仁、回心草、冬虫夏草、细辛、龙胆草、杜仲共11种中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钙、钾、镁、铁、锰、铜、锌、铬元素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r=0.5时,去掉权重低于0.5的值,相似药物为丹参、冬虫夏草、黄芪、细辛、杜仲,r=0.6时,去掉权重低于0.6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杜仲、细辛,r=0.75时,去掉权重低于0.75的值,相似药物为冬虫夏草、细辛。结论药物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且与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药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能够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总黄酮与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及其药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灯盏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灯盏花中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吸收波长为λ=510 nm;采用HNO3-HC lO4湿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钾、钙、钠、镁、铁、铜、锌、锰、镍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测定结果显示,灯盏花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铁、铜、锰元素。结论实验结果为研究中药灯盏花中黄酮类化合物与微量元素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中药灯盏花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中铁元素与总黄酮含量测定与药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微量元素铁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分析微量元素铁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构效关系。方法选取8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草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微量元素铁的含量。采用醇提法提取药物中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铁和黄酮类化合物。结论中药柴胡、金银花、鱼腥草、紫草中铁元素的含量较高,这几种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也较高,总黄酮和铁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铁可结合成金属配合物,二者协同可以发挥抗氧化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测定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草药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的机理提供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微量元素铜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分析微量元素Cu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种中草药板蓝根、五味子、黄芩、紫草、银杏、金银花、柴胡、川芎,粉碎、干燥至恒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采用70%醇提法,提取药物中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分析研究黄酮化合物与微量元素Cu协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结果:8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Cu,含量最高的是柴胡,含量最低的是板蓝根,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有银杏叶、黄芩、川芎、紫草、金银花。结论:不同药物中所含的总黄酮和Cu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药材生长环境不同,产地不同,会影响到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到药效。银杏叶、金银花、紫草中Cu的含量较高,这几种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也较高。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单独发挥其药效作用,微量元素与黄酮可结合成金属配合物,测定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草药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的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中挥发油和总黄酮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芦金清  李竣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F003-F003,F004
目的:通过对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的比较研究,考察金菊花和神农香菊花的质量。方法:运用《中国药典》改良法测定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中近发油的含量,并应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菊花挥发油中樟脑和龙脑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近发油的总含量为金菊花>神农香菊>贡菊花>抗菊花;不同品种的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神农香菊药用价值高,而金菊花更宜作茶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甘肃榆中产紫花苜蓿为原料,研究苜蓿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不同采摘时间苜蓿中的黄酮含量进行对比。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原理,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提取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苜蓿黄酮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68%,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60分钟。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7707mg/g,验证值为1.7643mg/g。不同采摘期苜蓿以5月10日采摘黄酮含量最高,达4.0490mg/g。结论:甘肃榆中苜蓿不同生长时间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5月中旬采摘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代动力学用分析的方法,对中药多成分的复杂体系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进行综合表征。探究一个或若干成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或表征总成分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将是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所做的工作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以葛根素与葛根黄酮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例,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讨论。结果表明:葛根素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与葛根黄酮在许多方面接近,可以用其来表征葛根黄酮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同类未定性成分体内动力学特征与葛根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共同来表征葛根黄酮的药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沿阶草属主流商品麦冬块根与须根中大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三种麦冬药材中大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麦冬大类成分的提取纯化选择适宜的原药材。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皂苷、总多糖含量:川麦冬须根>浙麦冬>川麦冬;总黄酮含量:浙麦冬>川麦冬须根>川麦冬。结论提取麦冬总皂苷可选用川麦冬须根作为原料药;提取麦冬总多糖、总黄酮可选用浙麦冬作为原料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沙苑子品种鉴别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中药沙苑子品种情况 ,为建立沙苑子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TLC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所收集的 22份市售沙苑子药材主要有效成分黄酮进行鉴别研究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市售沙苑子主要有 3种来源 ,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直立黄芪和紫云英 ,利用TLC法可使 3者较好的鉴别开来。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在 0.3%~1.0%。结论 :市售沙苑子药材主流为扁茎黄芪同时偶有直立黄芪和紫云英混淆使用 ;TLC方法可以作为沙苑子药材鉴别的手段 ;扁茎黄芪总黄酮含量在0.33%~0.82%。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细胞内能量代谢和自我更新的机制,参与细胞诸多生理病理过程,维持机体内稳态。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调控肿瘤的形成、增殖、转移以及能量代谢等诸多方面。自噬对肿瘤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自噬能抑制早期肿瘤的生成,促进晚期肿瘤的发展。目前自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自噬水平的作用。相对应于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复杂角色,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亦具有多面性,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引起细胞死亡、抑制肿瘤转移;或抑制自噬,增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甚至可能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自噬性死亡或保护性自噬作用。目前调控肿瘤自噬水平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皂苷、生物碱、多酚、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既可以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达到抗肿瘤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发挥抑瘤作用。因此,本文对抗癌中药单体在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有助于研制以自噬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了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11批头花蓼中,贵州盘县、云南昆明、西藏墨脱等地野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贵州施秉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注意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