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防治体会(附2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2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精确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保护皮瓣血供、行腋下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皮瓣无张力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 239例中发生皮瓣坏死18例,坏死率为7.5%。结论 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合适的压力胸带包扎。  相似文献   

2.
隋守森 《临床医学》2003,23(8):18-20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 90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 3 5 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 45 %下降到目前的2 % ,经统计学处理 ,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腋下、肋下置双管引流 ,合适的胸带包扎力 ,合理的皮瓣厚度 ,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及恰当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孙甫兰  陈骁  钱锦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29-1030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对 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血供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行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 ,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无张力缝合 ,合适的胸带包扎。结果  39例中有 2例发生皮瓣坏死 ,坏死率为 5 .13%。结论 术中注重保护皮瓣血供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实行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 ,合理的皮瓣厚度及皮瓣缝合不能有张力 ,合适的胸带包扎是预防乳癌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同时与本院1994年6月~2002年12月施行乳腺癌根治术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为35%(56/1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注意合理的皮瓣厚度和皮瓣张力、防止腋下淋巴管瘘、保持通畅引流、应用弹性胸带适当加压包扎,可显著降低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手术治疗乳腺癌152例,其中根治术30例。改良根治术122例,统计分析其术后皮瓣坏死率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结果:152例患者中36例皮瓣坏死(23.7%),皮瓣坏死与皮缘的对称性、真皮下血管网的完整性、伤口与腋窝的加压与否明显相关(P〈0.01),与基础病、手术方式、游离皮瓣的工具、止血剂的应用无关(P〉0.05)。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的完整性的破坏是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其解剖认识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实验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两组对照,实验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7.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推迟了进行辅助治疗的时间.作者将8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双管负压引流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行改良根治术的2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0例患者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对照组14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观察2种不同引流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10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4.0%)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中29例(20.4%)发生皮下积液,18例(12.7%)发生皮瓣坏死。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负压引流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皮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临床医学》2010,30(9):67-6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皮瓣处理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的皮瓣游离范围及术后创面持续负压引流,皮瓣腋下、胸大肌铆钉固定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3例(2例位于腋窝,1例位于胸壁),切口皮缘缺血坏死1例,皮缘血运不良3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对皮瓣恰当处理厚薄适当,包扎松紧适当,引流充分保持创腔持续负压吸引是防止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对14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术前干预、术后充分引流、观察皮瓣血运及早期预防、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1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发生皮瓣坏死16例,发生率为11.4%.认为通过积极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球引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球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经随机分组,就切口Ⅰ期愈合率,皮瓣坏死率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应用负压吸引球提高了Ⅰ期愈合率,降低了皮瓣坏死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结论:负压吸引球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改进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针对乳腺癌术后常见的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1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近期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可极大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方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缝合固定、加压包扎156例,观察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发生几率。与前期1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切缘皮肤全层缝合的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相比较。结果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方法的156例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7.6%,皮下积液发生率3.8%。单纯切缘皮肤全层缝合的164例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18.2%,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2.8%。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的皮瓣坏死发生率与皮下积液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缝合固定、加压包扎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14.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30例患者中5例出现皮瓣坏死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 5例患者皮瓣坏死为全层干性坏死,观察患者皮瓣坏死的范围,实施点状植皮或者清创后缝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创面恢复快,均全部健康出院。避免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主要对策为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适度的手术切口,选择合适的皮瓣厚度,同时避免腋下淋巴管瘘和持续负压吸引通畅的引流,对已发生皮瓣坏死的患者,实施清创后缝合或者点状植皮方法,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推迟了进行辅助治疗的时间.作者将8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双管负压引流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求一种更好的乳腺癌术后切口处理方法 ,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将行改良根治术的1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82例患者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有18例发生皮下积液,11例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6例发生皮瓣坏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肋下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引流方式对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行乳腺癌改良治术的患者,术后采用负压吸引球2个,将负压吸引管一根置于前胸壁正中(顺序为:锁骨下→胸骨旁→肋缘上→引出皮外);另一根置于腋下,从术野下极引出皮外,双管固定在皮上。双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球。结果 140例中发生皮下积液15例,发生率为8.6%;皮瓣坏死3例,发生率为2.1%。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在短期恢复,未发生因皮瓣坏死需植皮病例。结论术后置双管负压引流能减少甚至防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80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被分为两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作为对照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切口采用Stewart切口或纵切口,且术后不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作为研究组(手术切口采用改良Stewart切口,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丹参和医用伤口护理膜).对两组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是31.25℅,而研究组是9.3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Z形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的双管引流,合理包扎及丹参、医用伤口护理膜的使用均是预防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486例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军  梁品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07-2408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常见及少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486例乳腺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86例乳腺癌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皮瓣积液182例,患肢功能障碍130例,皮瓣坏死26例,患肢淋巴水肿22例,患肢橡皮肿3例,切口感染5例,术后大出血2例,顽固性淋巴瘘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积液、上肢功能障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中彻底止血,仔细结扎淋巴管,保持适当的皮瓣张力进行缝合,保护肋间臂神经、胸大肌神经血管及术后功能锻炼是预防关键。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从乳腺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原因、预防、护理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