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许德清综述刘辅仁审校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510120)一、妊娠对SLE病槽的影响据DSb。is的文献收集,SLE患者在妊娠中病情恶化的占24%~75%,分娩后恶化的8%~50%,妊娠后初发SLE者10%~28%,恶化致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功能失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某些凋亡调节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SLE患者PBMC上Fas及FasL抗原均高表达,bcl 2蛋白正常表达。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较多活化的淋巴细胞,Fas和FasL抗原表达异常促进了SLE的PBMC凋亡。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检测,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SLE临床表现、凝血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浆sTM水平。结果①SLE患者血浆sTM水平显著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而与血沉ANA、补体C3间无显著相关性;②SLE患者中有肾损组血浆sTM水平显著高于朊肾损组,并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③SLE患者血清sTM水平与纤维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sCD14水平,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CD14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SLE患者和正常人群血甭,用双抗体夹心ELIS法测A值,在标准曲线上查sCD14含量。结果 94例SLE患者血清sCD14较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增高,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与疾病活动指数,ANA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3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体外光化学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为代表的疾病。每个疾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现象 ,自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来 ,其临床效果及预后已大为改观 ,但两者的毒、副作用及其并发症在临床上亦造成困扰。光化学疗法 (photochemotherapy)在皮肤科 ,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为SLE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1 光化学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论基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以SLE为例 ,目前…  相似文献   

6.
SLE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LISA双抗体心法测定34例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并分析疾病活动性与sIL-2R水平以及与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如下:①SLE患者的siIL-2R水平明显异常增高。②SLE患者sIL-2R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抗dsDNA抗体水平无平关系。③SLE患者sIL-2R水平超过400U/ml以上时可能提示脏器损害及浆膜炎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检测了64例SLE伴肌炎患者的43例皮肌炎(DM)患者的血清肌酶、肌电图、肌肉活检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SLE肌炎的发生率为35.5%,症状轻,有轻度肌萎缩;与DM比较肌无力不明显(P〈0.01);未见吞咽困难;SLE伴肌炎患者病情活动发生率[75%(48/64)]高于非肌炎组[43.9%(29/66)],  相似文献   

8.
目的:SLE患者存在抗磷脂抗体,如狼疮抗凝物质、抗心磷脂抗体等,它与临床上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反复流产、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狼疮抗凝物质(LA)对了解疾病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62例SLE患者的血浆标本,37℃孵育1分钟加入Lupo-TestⅡ和Lucor试剂,测定凝血所需时间,并计算Lupo-TestⅡ/L比率。结果:62例SLE患者中LA阳性12例,阳性率19.4%。具有血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可溶性抗原及自身抗体检测与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SLE患者免疫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印迹技术测定ENA抗体,免疫金标法测定ds-DNA抗体,ELISA法测ANA、sCD106、sCD95、sCD25、sCD54。ESR按临床检测常规进行。结果:活动性SLE患者sCD106、sCD54、sCD25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性SLE患者的相应值(P〈0.05);而后者又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活动期SLE患者sCD95水平高于非活动期或正常对照组,后两者sCD95水平无差别(P〉0.05)。相关分析表明,sCD106和sCD53相关(r=0.549,P〈0.05),sCD95与sCD25正相关(r=0.568,P〈0.05),ESR与sCD106、sCD54、sCD95及sCD25均相关,ANA只与sCD95相关,ds-DNA在活动  相似文献   

10.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SLE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据我国初步调查SLE的发病率为 75 .4/ 10万。SLE的发病年龄大多 15~3 5岁 ,多见于年轻女性 ,因为糖皮质激素不能抑制排卵 ,所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能降低SLE患者的妊娠率 ,因而SLE合并妊娠者并不少见 ,并且SLE与妊娠可相互影响。本文就妊娠对SLE的影响、SLE患者妊娠情况的病理、检查、避孕、治疗、护理与管理方面综述如下。1 SLE对妊娠的影响1.1 对…  相似文献   

11.
Fas抗原及Fas配体在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在红斑狼疮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14例盘状红斑狼疮(DLE)不同病程的皮损中Fas抗原及Fas-L的表达。结果 SLE及DLE早期皮损朊细胞Fas抗原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且真皮中单一核细胞亦有Fas抗原表达;红斑狼疮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的角朊细胞均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近年来由于存活期延长和诊断方法改进,心血管表现已变为明显,其心血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提高,目前已成为SLE中第3位致死原因。尸检的心脏受损率为100%,而临床发病率约为50%~55%[1]。为加强对其认识,现将我院1993年6月~1998年6月收治且进行动态观察的资料完整的106例患者心脏改变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01例。年龄12~59岁,平均24.7岁,病程从10天到16年不等,全部患者均符合1982年ARA修订的SLE诊…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DNA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清DNA酶(DNase)浓度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于国内首次用单相酶扩散法检测了63例SLE患者。结果 患者血清中DNase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SLE伴肾损害患者低于非肾损害患者。血清DNase的浓度下降与DNA含量升高呈负相关;与血沉、ANA呈负相关;与补体C3、C4呈正相关;与病情活动积分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由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1例SLE患者及14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介素6信使RNA(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性SLEPBMCs中IL-6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患者及正常对照,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IL-6可能参与活动性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初发症状的SLE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初发症状的SLE2例报告葛静芝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邮政编码21420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SLE血液学变化的一种常见表现,作为SLE的初发症状,却比较少见,有报道仅占0.6%[1]。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1女,32岁。因皮肤...  相似文献   

16.
硬化萎缩性苔藓(lichenSclerosusetAtrophicus,LSA)是一种好发于女性外阴部的慢性疾病,又称白色苔藓、硬化性苔藓等。1 LSA的临床和组织学表现发生于女阴的LSA常称女阴干枯,主要累及大小阴唇、阴蒂,严重时会发展到会阴和肛周。典型表现为淡白色或象牙白色的硬化萎缩,界限清楚,边缘有散在小丘疹,阴道口变窄。如会阴与肛周同时形成白色萎缩,外观形似“8”字或“哑铃”状。自觉症状主要为剧烈瘙痒,有时为烧灼样痛。少见的表现有女阴水疱、大疱及尿路硬阻等。LSA是不同于扁平苔藓和硬斑病…  相似文献   

17.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有发生低骨质密度的危险 ,但其骨折的发生率尚不知。该研究旨在评述大量女性SLE人群自报骨折的发生率 ,并与美国 1 994年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资料在相同年龄一般人群中妇女所自报骨折的发生率作一比较 ,同时分析女性SLE患者发生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按标准化资料收集表格收集SLE患者临床和人口统计学资料 ,共 70 2例女性 ,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 982年修定的SLE诊断标准。骨折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确定是以回顾性确定方式通过访谈患者自报获得 ,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包括吸烟、绝经、…  相似文献   

18.
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冯启仁,周玉贵,胡向阳,钱智萍我们用ELISA技术检测了46例SLE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同时测定抗DNA抗体(Anti-DNA),旨在通过检测对比探讨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血清ENA抗体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5例红斑狼疮患者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68.24%,58例SLE患者Sm抗体为36.21%,RNP抗体为34.48%,SSA抗体为22.41%,SSB抗体为8.62%,核糖体抗体为17.24%。试验结果表明ENA抗体与SLE病情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20.
SLE患者血清DNA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SLE患者血清DNA含量并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3例SLE患者。结果SLE患者血清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但是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血清DNA水平普遍较低。血清DNA水平与血沉、ANA呈正相关;与C3、C4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无相关;与病情积分呈正相关。结论SLE患者存在DNA的代谢异常,血中DNA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血清DNA含量的测定可做为判断疾病活动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