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加味胃苓汤适用的鼓胀证型基本病机为湿热兼瘀血中阻,肝郁脾虚。治疗上以祛湿为先,不可过用苦寒;重剂起沉疴主药需重用;中西药并用,相得益彰。加味胃苓汤在消退腹水、改善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痰湿阻滞型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用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86%。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痰湿阻滞型闭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6):662-664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分析。方法:将2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等5大类型,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分型加减用药治疗,4周后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糖水平、肠道激素水平等。结果:5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8%、88.64%、93.18%、81.82%、79.55%,痰瘀阻络型和痰湿中阻型疗效较差,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症状积分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5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治疗后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低;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胃阴亏虚型空腹及餐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明显较痰瘀阻络型、痰湿中阻型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不同证候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热型女性型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湿热型女性型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2%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09%,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女性型脱发(脾虚湿热型)的疗效优于2%米诺地尔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肝活血法,方投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60例。结果:60例高脂血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控制21例,占35%;显效25例,占41.7%;有效6例,占10%;无效8例,占13.3%;总有效率86.7%。结论:本方对肝郁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杜军兴  方诺 《新中医》2021,53(7):42-46
目的:观察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灸法及复方樟脑乳膏治疗脾虚湿阻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100例脾虚湿阻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复方樟脑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除湿胃苓汤加减口服联合艾炷灸及复方樟脑乳膏外用治疗。2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8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DLQ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DLQ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对照组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灸法及复方樟脑乳膏治疗脾虚湿阻型湿疹的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不同证型针灸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纳入1188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受试者,其中脾虚湿阻200例、肝郁脾虚198例、脾肾阳虚197例、痰湿内阻198例、胃肠腑热199例及阴虚夹瘀196例,采取辨证施治针灸疗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肥胖指标、脂质指标的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1)针灸疗法可显著改善肥胖指标和脂质指标:减肥总有效率95.96%,降脂总有效率87.37%(均P<0.01);(2)肝郁脾虚患者总有效率、减肥及降脂总有效率均最高[93.5%(187/200),97%(196/200),93.5%(187/200)](P<0.01)。结论 针灸治疗肥胖合并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的双重疗效,且通过辨证施治对于不同证型的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但对肝郁脾虚型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对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重指数(BMI)、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治疗前后头昏眩晕、身重困倦、胸闷心悸、腹胀纳呆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T降低、N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芳 《吉林中医药》2010,30(9):772-77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为基础,随证加减,与采用吗丁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愈显率分别为67.84%,44.00%,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74.00%,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振伟  戎装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34-735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4例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苓桂术甘汤,对照组给以血脂康胶囊,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及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值变化.结果经 2个月 (1个疗程 )治疗,治疗组在眩晕、头重、乏力、气促、胸闷、舌紫暗苔腻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 TC、 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胃散加味方对痞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溧阳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95例痰湿中阻型痞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和复方阿嗪米特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口服以上2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平胃散加味方煎服,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34/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胃散加味方治疗痰湿中阻型痞满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香砂养胃丸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6例.结果:香砂养胃丸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总有效-93.75%.结论:香砂养胃丸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症(脾虚痰湿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实施治疗8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为61.7%,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率为53.3%,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肥胖指标(腰围、BMI、F%、TG、TC、LDL-C)下降程度明显,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局部血肿、晕针等不良反应少。结论:针刺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辅治痰湿阻肺型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二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评分以及WBC、CR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辅治小儿肺炎痰湿阻肺型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痰湿瘀阻型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56例门诊患者采用温胆汤(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生姜、大枣、甘草)加黄连、龟板、知母等药治疗。结果有效率为91.07%。结论加味温胆汤对痰湿所致更年期综合症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饮食管理与温针灸治疗)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每组各40例。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两个疗程)体质量、BMI、腰围、臀围的变化,以及血脂情况。评价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G、TC与LDL-C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针灸、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具有降脂与减肥双重功效,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湿阻.笔者于1999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加味胃苓汤治疗此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脂颗粒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将34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脾虚痰阻型高脂血症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消脂颗粒(治疗组)和血脂康(对照组),ig,疗程1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消脂颗粒组可以降低脾虚痰阻型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P<0.05,P<0.01)与对照组作用相似.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消脂颗粒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脾虚痰阻型高脂血症,其降脂作用强度与血脂康相似.  相似文献   

19.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痰浊中阻型高血压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络活喜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型的疗效。方法:选择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络活喜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139,P<0.05)。提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络活喜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型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痰浊中阻型老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痰浊中阻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控制原发病,嘱患者正常饮食;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免煎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