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PET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均优于CT或^67Ga。PET常上调淋巴瘤分期(约40%),PET的检出效能随淋巴瘤的组织类型而变动,尤其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霍奇金病诊断率高。对骨髓累及的检出PET/CT可补充骨髓活检(BMB),但不能取代BMB。PET较^67Ga对脾淋巴瘤有更高的检出率。治疗早中期PET/CT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独立的预后指标。FDG并非肿瘤特异性物质,FDG—PET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注意鉴别,可能时进行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2.
PET/CT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用量10-14mCi(370—518MBq),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14例PET/CT显像阳性13例(92.8%)。3例(21.4%)为淋巴瘤初诊治疗前检查,PET/CT显像均阳性,PET标准摄取值(SUV,正常〈2.5)分别为3.7、3.5和11.4;11例(78.5%)淋巴瘤治疗2—4疗程后行PET/CT显像,11例中3例(21.4%)肿块全部处于高代谢状态,临床确认有肿瘤明显残余或复发,SUV分别为11.7、10.1和5.7,8例(57.1%)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7例并示肿块处于抑制状态,其中2例SUV升高分别为3.6和2.8,但术后病理证实为假阳性。共有3例(21.4%)淋巴瘤PET/CT显像新发现恶性病灶而提高临床分期,改变了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淋巴瘤病灶特别是复发及残余病灶,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儿童恶性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及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8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初诊时、化疗中期以及停药后随诊过程中18F-FDG-PET扫描结果,并与同期的CT扫描相比较。结果 67例初诊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共评估了1072个解剖部位,PET和CT均提示瘤灶阳性及阴性部位分别为11.10 %和77.52 %,PET阳性CT阴性的部位占6.81 %,而PET阴性CT阳性的占4.57 %,PET在化疗前受累部位的诊断方面优于CT扫描。对26例随诊患者,在治疗中期、停药时及停药后进行了35次PET检查,32例患儿瘤灶为阴性,PET扫描瘤灶真阴性为28例(87.50 %),CT为16例(57.14 %),在假阳性方面,CT比较高,为16例(50%),而PET仅为4例(14.29 %),临床吻合度PET大于CT。结论 PET对于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鉴别残余病灶的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或二次活检,以及发现肿瘤的早期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初诊肺癌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PET/CT检查。结果218例患者中恶性患者183例,其中肺转移瘤10例,原发性肺癌173例,良性患者33例。 PET/CT针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SUVmax>2.5)的特异性为53.6%,准确性为80.2%,敏感性为86.0%,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43.8%。178例肺癌患者治疗前进行 PET/CT145例,发现远处转移25例(25/145,17.2%),相比传统检查(18/145,12.4%)多发现7例。对怀疑术后复发者(48例)进行PET/CT,发现复发25例(25/48,52.1%),相比传统检查(20/48,41.7%)多发现5例。所有患者中5例患者化疗前后均作了PET/CT检查,发现SUVmax随肿瘤降期而下降,下降平均百分比为50.0%(P<0.05)。结论 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肺癌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准确分期、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后怀疑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而行PET—CT扫描的食管癌3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细胞学、病理或随访结果分析PET—CT的检测结果。结果 31例患者最终确定复发转移灶46处,PET—CT对全部病灶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43/46)、76.9%(20/26)和87.5%(63/72),在术后吻合口和肺门淋巴结的检测中各出现2例假阳性,使总体特异性降低,特别是局部复发仅50%(3/6)。复发转移(31例)及随访期内死亡的病例(26例)SUV高于对照组(t=2.40、3.04,P=0.022、0.004)。结论 尽管对局部复发的诊断特异性较低,但^18FDG PET—CT仍不失为探测食管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有效工具,SUV可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患者的敏感性为 93.5 % (2 9/ 31) ,PET与CT的一致性为 70 % (12 / 17) ;另有 5例患者的分期结果不一致 ,不一致性为 2 9%。追踪检查发现 ,PET检测复发或微小残留病的敏感率 88% (8/ 9) ,准确性 75 % (6 / 8)。在经过 6~ 8个周期的CHOP方案化疗后 ,5 0 % (4/ 8)的进展期NHL患者仍有残留病灶。结论 PE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分期和治疗后评估比CT敏感 ,尤其是在微小残留病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和PET/CT所确定的靶区(GTV)与病理学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一2008年7月间37例接受手术或放疗的NSCLC患者,根据PET/CT检查结果,21例患者进入手术组(有手术指征),16例患者进入放疗组(无手术指征),手术组术前在PET/CT图像上确定肿瘤在冠状轴(x轴)、矢状轴(Y轴)、长轴(z轴)三维径线上的大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在X、Y、Z轴上的大小;TNM分期分别用CT、PET/C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放疗组分别在PET/CT和CT横断图像上勾画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GTV,软件自动运算PET/CT和模拟定位增强CT所勾画靶区的体积。结果19例(51.4%)的TNM分期在PET/CT检查后发生改变;12例(37.8%)的治疗方案因而发生变化。CT、PET/CT、病理确定的原发灶大小在X、Y轴上无显著差异(P值〉0.05),Z轴上有显著差异(P值〈0.05);放疗组16例患者中,PET/CT所勾画的GTVPET〉GTVCT者共4例,因为PET/CT发现不符合CT诊断标准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灶。GTVPET〈GTVCT者共7例,主要是因为PET/CT排除了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结论PET/CT检查对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较大,PET/CT与病理学的肿瘤大小基本一致,PET/CT所确定的肿瘤大小可以作为病理学的GTV,勾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PET/CT优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膀胱镜检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且在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后,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嘱患者多饮水,多次排尿(4-5次)后,憋尿充盈膀胱,再进行盆腔PET/CT利尿延迟显像。评价患者的膀胱放射性清除效果及PET/CT利尿延迟显像在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3例患者膀胱促排良好率为93.9%(31/33)。PET-CT显像灵敏度为63.6%(21/33例),利尿延迟显像为90.9%(30/33例),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8)。 CT增强显像诊断灵敏度84.8%(28/33)与单次PET-CT显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9);与利尿延迟显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PET/CT显像中较CT增强扫描改变了10例患者的临床分期。结论:利尿延迟显像在膀胱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其独特的全身显像模式在肿瘤临床分期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9.
FDG-PET显像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均优于CT或67Ga.PET常上调淋巴瘤分期(约40%),PET的检出效能随淋巴瘤的组织类型而变动,尤其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霍奇金病诊断率高.对骨髓累及的检出PET/CT 可补充骨髓活检(BMB),但不能取代BMB.PET较67Ga对脾淋巴瘤有更高的检出率.治疗早中期PET/CT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独立的预后指标.FDG并非肿瘤特异性物质,FDG-PET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注意鉴别,可能时进行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0.
^18F-FDGPET/CT显像对宫颈癌诊断及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8F-FDGPET/CT显像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88例患者行腹部或全身^18F-FDGPET/CT显像,其中初诊者30例(宫颈良性病变11例,宫颈癌19例),宫颈癌治疗后58例。病灶确诊根据病理结果、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及临床随访而定,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结果30例初诊者PET/CT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0.9%和90.0%。58例治疗后患者中,11例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PET/CT诊断肿瘤复发、残余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100.0%和98.3%。41例有肿瘤转移,PET/CT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7%,88.9%和90.9%。77例宫颈癌患者中26.8%PET/CT发现直径小于1.0cm的小淋巴结转移灶、28.6%因PET/CT发现腹腔外远处转移灶而提高了临床分期,32.4%患者因PET/CT显像而改变和修改了原治疗方案。18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16例PET/CT发现为肿瘤侵犯压迫所致而促使临床及时地进行了输尿管内置管,减少了肾功能的损害。结论^18F-FDGPET/CT显像可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性,使治疗方案的制定更科学。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难度大,预后极差。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融合,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代谢、增生、乏氧和细胞凋亡状态,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脏器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探查全身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在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PET/CT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就^18F-FDG PET及PET/CT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叶慧  李杨  莫逸  谢爱民  彭翔 《陕西肿瘤医学》2011,(11):2293-2296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中,原发性肾上腺肿瘤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为转移性肾上腺肿瘤,肾癌转移4例,肺癌转移7例,肝癌转移1例。18F-FDG PET/CT检查阳性42例,敏感度100%,良性病变的SUV值为1.1-2.6,平均1.8,恶性病变的SUV值为2.5-12.3,平均6.0。良恶性病变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加增强检查阳性38例,敏感度90.5%。PET/CT对肾上腺肿瘤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敏感度高于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瘤的PET/CT显像及其应用前景。方法:48只日本大白兔种植VX2肿瘤,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2、4、6和8周进行PET/CT显像,获得注射^18F-FDG后不同时间(20、40、60、80、100和120min)PET/CT图像,以及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值。显像后处死大白兔,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及平均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VX2移植瘤总成活率为80%;注射^18F-FDG后40~100min的SUV值与20和120min的SUV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种植VX2肿瘤细胞后2、4、6和8周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大小的增殖、病理性核分裂像和平均肿瘤微血管密度与注射^18F-FDG后60min的SUV值密切相关。结论:PET/CT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和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及时发现转移,是一项可靠和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中心行PET/CT检查的23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全身PET/CT的诊断结果,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结果、临床随诊结果证实,评价PET/CT对心脏肿瘤诊断效能。结合影像学特征及SUVmax得到PET/CT的诊断结果,与确定诊断进行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分析PET/CT对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结果:23例心脏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原发恶性肿瘤6例,转移瘤13例;良性病例4例。 PET/CT显像在心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5%(17/19)、75.0%(3/4)、87.0%(20/23);恶性肿瘤平均SUVmax为14.5±9.7,良性肿瘤SUVmax为3.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P<0.05)。恶性肿瘤PET/CT显像发现全身多部位、多器官转移的16人,改变了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结论:PET/CT显像对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为鉴别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提供帮助,对肿瘤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健  赵涛  吕杰  孙波  张鹏 《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0(1):19-22,35
目的 探讨FDG PET/CT显像诊断骨或软组织肿瘤和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已证实的骨及软组织肿瘤患者的FDG PET/CT显像结果,以鉴别诊断肿瘤的良恶性,是否复发、有无其他转移及周围侵犯,并与同机CT对比分析.结果 FDG PET/CT显像诊断骨及软组织肿瘤灵敏度为100%(7/7),特异性为80%(4/5);监测术后复发(残留)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通过PET/CT显像多发现转移灶35处,对于肺部12个转移灶,有赖于同机CT.结论 FDG PET/CT显像对骨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优于常规影像检查,可早期准确判断肿瘤复发,同时发现更多转移灶(肺转移除外),对肿瘤治疗诊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ET在肾肿瘤术前诊断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肾肿瘤患者PET图像。134例肾肿瘤术前评估患者中,32例行常规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或PET/CT显像(以下简称FDG-PET),51例行FDG-PET双时相显像,51例1周内分别行FDG-PET及碳-11乙酸盐(11C-acetate,AC)PET或PET/CT(以下简称AC-PET)双核素检查。收集其临床资料和影像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FDG-PET对肾原发恶性肿瘤总的诊断准确率为48.5%,阳性预测值为96.3%,对透明细胞癌诊断准确率最低,为28.6%。对肾盂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2.9%和75.0%。AC-PET对透明细胞癌诊断准确率93.5%。FDG-PET双时相显像60.0%阳性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升高,2例阴性病灶变为阳性。20例PET检查前其他检查发现肾外病灶的患者,检查后排除4例,并新发现6例患者肾外转移病灶。结论 FDG-PET检查对肾盂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高,对肾实质肿瘤诊断能力差,对肾肿瘤患者术前分期有帮助。AC-PET可弥补FDG-PET的不足。FDG-PET双时相显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FDG-PET对肾肿瘤诊断假阴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FDG PET/CT在肿瘤病例中的成像特点和对精确放疗的影响.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72例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接受GE Discovery PET/CT定位扫描.图像资料传至Varian 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将FDG在各组织器官及肿瘤病灶中的聚积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分析PET成像特点并探讨PET/CT图像融合对放疗的影响.结果:通常情况下,肿瘤病灶和正常脑组织、膀胱肾盏肾盂FDG聚积水平最高(++++);肝脏、脾脏、椎体次之(+++);大部分肌肉和胃肠道、胰腺FDG稍低(++);肺和皮肤最低(+).非肿瘤性FDG高聚积多见于左心室、咽喉周围、局部肠道内以及创伤或炎症病变等部位.PET/CT图像融合使肿瘤病灶更易被发现,因此约22%病例病灶数增加.此外,约62.5%放疗靶区受PET/CT融合图像影响发生了较明显改变.结论:FDG PET/CT在放疗的应用有利于复杂解剖部位肿瘤的边界确定及早期肿瘤病灶的发现和治疗,而非肿瘤性FDG高聚积是最主要的不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在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中心行PET/CT检查的56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全身PET/CT的显像结果,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结果、血糖类抗原125(CA125)持续升高水平和临床随诊结果,评价PET/CT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56例患者中,经病理结果、血CA125持续升高水平、临床随诊结果证实,肿瘤复发及转移者25例,没有复发、转移者26例,假阳性者3例,假阴性者2例,PET/CT显像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89.7%(26/29)、91.1%(51/56);转移灶分为阴道残端、全身淋巴结、远处器官转移,PET/CT显像对各转移灶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7.5%(7/8)和97.9%(47/48)、95.0%(19/20)和91.7%(33/36)、91.3%(21/23)和90.9%(30/33);PET/CT显像发现全身多部位、多器官转移的6人,改变了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结论:PET/CT显像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Wang F  Ma S  Shen L  Li N  Yang Z  Chen K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21-26
背景与目的我国是肺癌的高发国家,PET/CT在我国的肺外科临床应用价值仍处在探索阶段。本研究总结病理证实的419例肺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患者资料,探讨PET/CT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单个医疗组对594例肺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患者在诊治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PET/CT检查,以获得病理的4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分析PET/CT在良恶性定性,肺癌TNM分期,疗效评价及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组419例患者中病理证实为良性者63例,恶性者356例,其中原发性肺癌338例,肺转移瘤18例。PET/CT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SUVmax>2.5)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52.4%,准确性79.2%,阳性预测值89.2%,阴性预测值42.9%。338例患者中治疗前行PET/CT者275例,共发现远处转移46例(46/275,16.7%),较传统检查(38/275,13.8%)多发现8例。对临床怀疑术后复发者(89例)行PET/CT,发现复发43例(43/89,48.3%),较传统检查(37/89,41.6%)多发现6例。对手术的168例患者作了T及N分期相关性的研究,发现SUVmax与肿瘤直径正相关(P<0.05)。清扫淋巴结共计610组,PET/CT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36.3%,特异性为93.9%,准确性为84.3%,阳性预测值为54.4%,阴性预测值为88.0%。全组有10例患者化疗前后均作了PET/CT,SUVmax随肿瘤降期而下降,下降平均百分比为37.5%(P<0.05)。结论 PET/CT是现阶段除组织学外另一种可选的判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方法。PET/CT在肺癌M分期中的作用优于传统检查;也可作为术后复查的常规手段之一。PET/CT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不高。PET/CT在肺癌化疗评效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