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胫腓骨骨折的41例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并于术后随访6~8个月,按1975年全国骨科会议《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文研究的4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经X线片提示,均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未出现不愈合病例,无皮肤压疮、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8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发挥小夹板调整骨折力线及角度,利用石膏后托稳定固定的优势,有利于观察,并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有利于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新鲜闭合腕舟骨腰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新鲜闭合性腕舟骨腰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Herbert螺钉组(n=18)和石膏组(n=18),术后或石膏固定后每个月腕关节拍X线片1次,2个月后每2周拍X线片1次,直至骨折愈合。对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和腕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随访9~18个月,平均13.5个月。螺钉组18例(100.0%)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5.20±2.94)周;石膏组18例中,15例(83.3%)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0.30±3.72)周(P〈0.05)°重返工作岗位时间:螺钉组为(16.30±2.86)周;石膏组为(25.20±7.85)周(P〈0.05)。腕关节活动范围:螺钉组为(101.80±5.57)°;石膏组为(91.50±5.88)。(P〈0.05)。结论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腕舟骨腰部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腕关节功能好、患者更早重返工作岗位,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1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在C臂X线监控下采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铜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分析术后发热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平均发热时问,住院天数分剐为1.8天和8天,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无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美学要求,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臂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应用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臂下复位后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骨折患者11例,按改良Herbert舟骨骨折分型:A2型2例,B2型6例,B3型3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6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Ⅰ期愈合。Krimmer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满意1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8~10.2周,平均8.6周。结论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骨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berden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国产可吸收螺钉固定并进行疗效分析,术后以石膏辅以托外固定3-4周。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感染、积液等并发症。随访5-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7~13周,平均10周,随访病例中优良34例,优良率达91.8%。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87~1992年间共收治下肢骨折术后再折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38岁。因“右小腿被岩石砸伤2小时”入院。X线片示:右胫腓骨中1/3段双折,对位对线不良。入院后切开复位,六孔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长腿“L”形夹板外固定。2月达骨折临床愈合出院。出院后自行解除夹板持拐下地行走,第74天复X线片发现钢板变形,折端向前凸起畸形再入院。在X线下对抗牵引,手法复位,长腿管形石膏外固定。待达到骨折愈合后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对80例被施予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治疗过程、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切口及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0.13±36.72)min;术后平均体温37.8℃;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48个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骨髓炎发生;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为(4.3±4.0)周,无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者,临床愈合时间为(14.25±4.15)周,期间无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Johner-Wruhs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7.50%。结论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平均住院天数为18 d,术后随访示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7周。关节功能优62例,良28例。结论Gamma钉对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种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0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5h,平均住院11d,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8d。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最长4年,最短10个月,总优良率为86.25%,疗效较为满意。结论积极术前准备,严格按规范仔细的手术操作,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满意,是基层医院比较实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手术治疗的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Danis-Weber分类A型3例,B型40例,C型33例.内固定治疗方法:内踝骨折行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外踝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移位超过关节面1/4者行复位,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拧入半螺纹拉力螺钉固定.术后均采用石膏绷带或支具外固定,6~8周摄X线片显示有骨痂形成时下地负重.结果 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5年,平均2.1年.68例(89.5%)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无移位,踝关节位置及间隙正常.8例(10.5%)可见踝关节周围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踝关节主动活动71例(93.4%)达到正常范围.4例有轻度背伸受限(均为术后9个月内).按AOFAS功能评分:优62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6.0%.结论 对于移位需手术的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21例,骨折全部愈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1例中男性11例,女10例,年龄21~63岁,平均37岁。股骨干骨折18例,股骨远端骨折3例。首次治疗至本次手术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1.2本次手术前情况首次治疗使用石膏作保守治疗1例,钢板内固定16例,动力加压髁螺钉(DCS)2例,梅花钉内固定2例;术后钢板或螺钉断裂12例,X线片显示骨折不愈合硬化17例,萎缩型4例。膝关节功能均不同程度受影响,其中3例关节僵硬。本院首次手术4例,外院转入17例。1.3治疗方法①在骨折端上、下4cm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胫骨内侧皮下隧道,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折45例。结果全部病例Ⅱ期骨愈合,无骨不连合或延迟愈合、钢板松动等并发症,X线片见骨痂为4~7周,平均(5.3±1.2)周;骨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4.2±3.5)周。其中30例已拆除钢板,无再骨折现象发生。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既满足了骨折的固定又保护了骨折区的血供,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上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分析。方法对选取肱骨上端骨折患者45例采取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术后摄X线片复查位置满意,内固定术后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无螺钉退出、钢板松动及钢板、螺钉断裂等情况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结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内固定方法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夹板、石膏联合外固定COLLES骨折的优越性。方法75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夹板、石膏联合固定组25例,夹板组25例,石膏组25例。经手法复位、固定后,分别在4周后射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比正常骨折愈合时间提前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夹板、石膏联合固定组,在疗效、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夹板、石膏联合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保证固定的稳定、提高患肢的愈后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尤爱君 《哈尔滨医药》2011,31(6):421-42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48例达到解剖复位,4例近似解剖复位,发生术后感染2例,骨不连1例。结论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感染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尺桡骨双骨折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32例患儿中25例一次性整复成功;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18例,功能复位14例;随访时间2~5月,所有患儿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周,平均4.2周。患肢前臂及腕关节功能良好,未出现后遗症及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且花费少的特点,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V 形钉改制为双距型弹性髓内钉(双距钉)治疗胫腓骨折15例,其中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9例;胫腓中上段骨折2例,中段骨折6例,中下段骨折7例。效果:良好者13例,其中有5例X 线片复查有向后成角(约5°~10°);1例因一侧距型钉滑出骨折端而再次手术重新打入;1例因多段粉碎骨折致矩型钉滑出髓腔,而改作钢板螺钉内固定。适应症:适用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的横形、斜形、短斜面的螺旋形骨折,及骨块较大的粉碎性骨折。对于多节段骨折及粉碎骨折较重的病例不适用。术中注意:胫前结节两侧的骨槽距离及骨槽的角度要适当,打入时要两侧交替徐徐地进入,否则易出现髓腔内的交叉致进退两难;过骨折线时,应在X 线或直视下打入,防止双矩钉自骨折线滑出髓腔。双矩钉具有较好的抗旋转及折弯效应,术后疼痛较轻且石膏固定时间较短(半膝-包踝石膏),解放了膝关节,易于早期的功能锻炼。手术损伤小,骨痂生长较快,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但亦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C-B机导引下进行胫腓骨折闭式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法简便、安全,固定牢固可靠。方法对117例胫腓骨骨折全部采取闭式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论平均术后12d伤口愈合拆线,无一例感染,术后X光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结果闭式复位治疗胫腓骨骨折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开骨折端破坏骨折端血运,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折脱位治疗的有效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作为保守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0例作为手术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Mazur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通过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同时对两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患者5个月~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及X线片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组住院天数为(7.98±2.12)d,治疗费用为(2498.6±412.3)元,手术组分别为(16.52±4.58)d、(11459.5±412.3)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达到同手术治疗一样的效果,且保守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安全性高,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66例有移位的Colles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腕掌曲10°~20°位置,尺偏20°~30°位置石膏托固定2周,2周后改小夹板固定功能位2周.结果 随访3-6个月,X片显示骨折均愈合.优良率92%.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2周改小夹板固定于功能位2周治疗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