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以往水源卫生调查的经验,建立全区水源水质监督检测网络及部队水源卫生资料数据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采用调研回顾、现场调查、检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全面掌握军区所属部队水源水质现状、水质检测设备情况及基层防疫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一套水源水质监督检测网络及部队水源卫生资料数据库。结论开展此项调查是对部队给水卫生工作的完善、丰实与发展,也是保障军区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防止介水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四平市城镇集中式给水不同水源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均受不同水源而有差异,化学指标地表水源好于地下水源,感官、细菌指标以深层水源为最好,地表水源较差,应加强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水质净化、消毒处理。对城镇集中式给水进行定点、定项、定期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及时反应水质出现的问题及动态变化,对制定提高、改善水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原部队248个水源卫生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高原部队的水源水质现状,建立水源卫生资料。总结改水经验,为平时进一步改善水质及战时水源卫生侦察和水源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按统一表格进行现场调查,然后采样送实验室检验,采样,检测方法统一采用GB5750-85,标准采用GB5749-85,按全军综合评价标准对自供水源进行综合评价。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对水源水质进行分级,结果:供水方式以集中式给水为主,自供水源237个,城镇自来水11个,水量充足;调查发现部分水源卫生防护较差,洁治消费设计简陋,消毒制度落实不好,调查的248个水源感官性较好,总硬度超标13个,铁超标30个,锰超标22个,氟化物超标7个,汞超标13个,细菌总数超标162个,占65.3%,总大肠菌群超标200个,占80.6%,对自供水源进行综合评价;评为良好的39个,评为差的42个,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分级,一级的42个,二级的98个,三级的54个,不合格的43个,结论;西藏地区部队以集中式供水为主,但由于卫生防护与管理不善,水源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加强水源卫生管理,提高管水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水能力,严格落实饮水消毒制度,加大改水及管水力度。  相似文献   

4.
驻藏边远部队自备水源水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驻西藏边远部队自备水源水质状况,指导部队加强水源的防护与综合治理,为进一步加强改水提供依据。方法:按统一表格进行现场调查后采样送实验室检测。采样,检测方法统一采用GB5750-85,标准采用GB5749-85,按全军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采样,检测方法统一采用GB5750-85,标准采用GB5749-85,按全军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对水源进行分级。结果:94个自备水源以分散式给水为主,水源卫生防护均较差。总硬度超标的水源数占5.32%。铁超标占7.45%,锰超标占5.32%,氟化物超标占2.13%,汞超标占2.13%,细菌总数超标占18.09%;总大肠菌群超标占18.09%。水源水质综合评价一级占18.09%,二级占63.82%,三级占18.09%;总大肠菌群超标占18.09%。水源水质综合评价一级占18.09%,二级占63.82%,三级占18.09%。结论:驻藏边远部队营区内的水源卫生防护较差。应加大水质改善力度。建议加强水源卫生管理,对可用水源加强防护,并配备较好的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辉县市的水源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进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评价标准按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2008年共检测水源水73份,合格58份,合格率为79.45%。其中,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95.89%,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1.78%,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95.89%,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为86.33%。结论水源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影响辉县市水源水水质卫生的主要因素是细菌学指标,要重点加强对水源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健全边防一线部队水源水质档案,确保部队战备执勤时饮用水安全,我们于2005年4~5月,对云南边防某部驻地152个水源水进行了卫生调查和水质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调查内容:水源卫生现状、水处理情况及供水能力。(2)方法: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水源水质状况采用现场采样,按GJB 1096-91《军队战时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检测分析。(3)评价标准:以全军水调三级评价标准对水量、水源卫生状况、水源水质和供水人数进行综合评价。水量按“充足”(终年水量够用)、“一般”(旱季水量不足)、“缺水”(四季水量不足)分级;水源卫生状况分为…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水源对农村饮水卫生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水工作、保障村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8年对不同类型水源的农村自来水厂进行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水质监测包括感官性状、理化、微生物等20项指标。结果长江水源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100%,内河水源合格率为75%,水库水源合格率为20%。不合格指标为色度、浑浊度、铁、耗氧量、游离余氯、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不同类型水源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内河及水库为水源的农村饮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建议实行以长江为水源的区域供水,确保饮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改善居民饮用水卫生,确保人民健康,现将2003年度对城乡结合部的121处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源,卫生监测检查结果,进行卫生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天津铁路分局管内集中式水源多为地下水。经对我站93-98年管内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及卫生监督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管内部分集中式水源在卫生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消毒设施不健全、水源周围无防护设施、防护带内存在污水沟等影响饮水卫生的污染源,部分供水人员未经健康检查,无证上岗,水质多项指标超标严重等供水卫生隐患问题。同时,从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手段落后、供水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提高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管理质量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梅州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查清广东省梅州各市、县(市、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为改水防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有代表性水源为调查对象,以村为单位,抽查3个饮用水源,其中1个集中式供水水源,2个分散式供水水源;水质检测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梅州市共抽查1929个村(占91·9%),4183个水源;调查饮用水人数约250万(占51·3%)。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59·1%,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75·8%,其中手摇泵井水水质合格率为83·1%,井水水质合格率为70·3%,泉水水质合格率为69·7%,地面水(包括河水、水库水、沟水、塘水)合格率为56·4%。结论县级自来水水源水质都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合格率100·0%;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较差,合格率61·0%,要加强农村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卫生保护措施,提高镇级饮用水质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