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抗精子抗体(AsAb)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9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液进行AsAb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159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精液抗精子抗体阳性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68.97%,精液抗精子抗体阴性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3.06%,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免疫性不育AsAb的产生与UU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免疫金标记法,观察了抗51kD抗体在精子的免疫电镜定位,发现不育者体内存在抗51kD精子膜抗原的抗精子抗体。所获结果无疑可为与男性不育相关的精子抗原及其抗体的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280例不育症男性精奖浆抗精子抗体IgA与精子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男性患者精子质量分析,精浆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检测,分析精浆中抗精子抗体IgA与精子质量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的。方法采用禁欲3-7天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检测精子质量,进行精浆抗精子抗体检测.后对检测抗精子抗体阳性抗精子抗体阴性患者分组进行精子质量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280例不育男性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15.35%,其精子的密度/活率活动度/均低于阴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精浆抗精子抗体IgA与精子密度、活率、精子活力关系密切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检测分析、少精子弱精子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测定,探讨本地区男性不育症中少精子、弱精子的比例以及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0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测分析、根据精液常规结果将男性不育患者分组,研究精液正常组和少、弱精子组,统计两组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结果精液正常组87例,抗精子抗体阳性5例,占5.75%,其中少、弱精子组63例,抗精子抗体阳性32例,占50.79%,少、弱精子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50.79%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少、弱精子与抗精子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不育患者AsAb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们已经发现精子具有抗原性,精子作为一种独特的抗原,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后可引起自身或同种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研究资料证实,体内存在AsAb可导致不育.本文对113例不育患者的血清进行了AsAb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男性不育症的原因非常复杂。近年已证明,免疫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子有较强的抗原性,能刺激自身、同种生殖道局部产生特异性抗体。现已揭示,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ASAb)是不育的重要免疫因素1.2。为进一步探讨免疫不育的机制,我们检测了150例ASAb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男性免疫不育患者150例,来自1999年3月~2000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中医科和妇产科门诊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诸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研究男性不育诸因素,应用细胞遗传学实验、放免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男性不育症的染色体、性腺激素、抗精子抗体(ASA)共156例。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与无精症明显相关,而与少弱精子症无明显关系;性腺激素在生精功能受损时,出现明显变化,一般不是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抗精子抗体是造成不育的重要因素。性腺激素在男性不育的诊断及分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的抗精子抗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的抗精子抗体关系.方法应用混合球蛋白试验(MAR试验)、浅盘精子凝集试验(TAT试验)和浅盘精子制动试验(SIT),对35例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A组)的血清和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进行检测,随机选择35例男性不育门诊初诊者作对照(B组).结果 A组采用TAT检出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5例,滴度水平在1:8~16,SIT未测出阳性,采用MAR试验检出精子表面抗体阳性8例.B组采用TAT检出血清抗体阳性4例,SIT阳性1例,采用MAR试验检出精子表面抗体阳性2例.经t检验,A组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存在着精子免疫因素,且表现出精子表面抗体发生率升高,临床对这类不育患者治疗要重视前列腺炎的抗炎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的Na+-K+-ATP酶的活性与抗精子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男性不育组和正常生育组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再分别测定40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不育组和40例抗精子抗体阴性的正常生育组精子中Na+-K+-ATP酶的活性。结果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不育组精子中Na+-K+-ATP酶活性为12.0±6.1μmol.pi/107sperm/h,显著低于抗精子抗体阴性的正常生育组41.1±8.2μmol.pi/107sperm/h。(P〈0.05)。结论血清中抗精子抗体作为男性不育的指标之一,其可能通过降低精子的Na+-K+-ATP酶活性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0.
精浆抗精子抗体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对精液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260例,均采用免疫珠法测定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IgA或IgG型),根据结果分为AsAb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219例).结果在这26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浆抗精子抗体检出率为15.77%.AsAb阳性组患者的精液主要参数(精液密度、活动率、a b活动力)均低于AsAb阴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抗精子抗体对精液主要参数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主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350例,均采用免疫珠法测定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AsAb,IgA或IgG型),根据结果分为AsAb阳性组(43例)和阴性组(307例)。结果在这3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检出率为14.00%。AsAb阳性组患者的精液主要参数(精液密度、活动率、活动力、精液量)均低于AsAb阴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主要参数及精子功能下降有明显相关性,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精浆中蛋白质表达谱,寻找精浆中的差异蛋白。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和CMl0蛋白质芯片对30例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精浆和30例健康人精浆的蛋白质谱图进行了检测,使用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获得的结果采用CIPHERGEN公司的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软件分析。结果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与正常人精浆蛋白质谱相比有12个显著差异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在患者精浆中高表达,6个蛋白质在患者精浆中低表达。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软件用12个显著差异蛋白质中的2个标志分子建立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检测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3.3%。结论实验证明利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从精浆中筛选出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相关的标志蛋白质,而且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于发现和筛选精浆中的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的标志蛋白质是一种有效、快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抗精子抗体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含量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不孕、不育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抗精子抗体含量定量检测.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引起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ELISA对22例接受抗CEA单抗C(50)放射免疫显像的卵巢癌病人进行了血清人抗鼠抗体(HAMA)产生的动态检测。45.5%(10/22)的患者产生HAMA,人抗鼠抗体在给药后2~3周即可出现,4~5周达高峰,并在体内持续至少9个月。所产生的HAMA在双向琼脂扩散中仅与抗人IgG有沉淀线,且与标准IgG的沉淀线相连,与抗人Ig轻链k、λ单抗、葡萄球菌A蛋白、羊抗人IgG均起反应,证明该抗体属于IgG。  相似文献   

15.
1.精子凝集反应与免疫Wilson(1954)在两例男性不育患者射精精液中观察到精于凝集现象,并在其精浆及血清中发现有凝集抗体。对其配偶行非配偶间人工授精能怀孕,因而认为这些患者不育是精液中有精子凝集抗体所致.R(?)mke 和 Hellinga(1959)应用 Kibrik 试管法对男性的血清进行了抗正常精子及患者精于的凝集反应.其结果,在102例精子缺乏或无精于症患者中6例(4.9%)呈阳性;1,913例男子不育症中36例(3.2%)呈阳性;412例精液正常的对照男性中无一  相似文献   

16.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子抗体(AsAb)是体内的同种异体抗体,是造成免疫性不育主要原因之一.约15%的育龄夫妻不能生育,免疫性不育占男性不育症的2.7%~4%,且近年有增加趋势[1].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免疫性不育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检测了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来我院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并以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助孕Ⅰ号、Ⅱ号方对SD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SD鼠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的动物模型,并用具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助孕Ⅰ号方、Ⅱ号方,于建模时同期通过灌胃给药进行实验,观察其对SD鼠血清AsAb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孕Ⅰ号、Ⅱ号方组SD鼠的血清ASAb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说明二方均具有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为中医中药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育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已婚生育力正常男女血液、精液和宫颈液中并无精子抗体,若在男女任何一方的上述标本中测出精子抗体则可能造成免疫性不育。早在1932年Baskin 用5~10毫升新鲜精液注入20名妇女,每隔7天皮下注射一次,连续三次,19人出现精子抗体,并维持不育长达一年,且未见副作用。因此,美国政府于1937年授于BasKin 专利权,后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由此启示,给男女任何一方注射纯化精子抗原,使之产生精子抗体可望成为避孕疫苗。因此,检测精子抗体对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患有慢性前列腺炎(CP)的男性不育患者前列腺液(EPS)、血清、精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清和精浆中抗精子抗体(AsAb)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30例正常生育者进行前列腺液(EPS)常规、精液主要参数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PS、血清、精浆中IL-2、IL-6、TNF-α及血清AsAb,采用免疫珠试验(IBT)法检测精浆AsAb,分析三种细胞因子与AsAb的产生、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伴有CP不育患者的EPS、精浆中细胞因子(IL-2、TNF-α、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同时AsAb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对照(P〈0.05);不育组中精浆AsAb阳性组的精子活率、a+b级精子百分率均明显低于精浆AsAb阴性组(P〈0.05),精浆AsAb阳性组精浆中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精浆AsAb阴性组(P〈0.05),精浆TNF-α与血清AsAb阳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2,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自EPS中的细胞因子对精液主要参数有影响,并与血清及精浆中AsAb的产生有关,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210例男性不育患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当前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方法对210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验,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和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同时选60例健康生育组为对照组.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精液的整体质量均普遍低于正常水平,且支原体衣原体,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液整体质量的低下是引起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而免疫因素和微生物源性因素也是引起男性不育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