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的病机及其针灸综合疗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1].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强大作用,常为西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2].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1]。2008-07—2009-07,我们采用自拟愈金方治疗支气管哮喘116例,并与舒喘平胶囊口服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非典型哮喘,患者往往无明显喘息症状,病情迁延难愈,易复发,部分患者可转化为典型哮喘 [1] 。目前西医治疗CVA常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虽治疗效果短期内较好,但其远期效果不甚理想,病情容易复发 [2-3] 。孟鲁司特钠作为代表性的白三烯受体阻滞剂,能拮抗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活性控制气道炎症反应,治疗CV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治疗后病情仍不甚理想 [4] 。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 [5] 。2018年7月—2019年 4月 笔者采用自拟疏风宣肺止咳汤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VA患者46 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艺如  万文蓉 《光明中医》2014,29(11):2468-2471
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疾病,是以反复发作气道变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阻塞(Airway Obstruction)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1]。临床表现为发病时气道广泛性缩窄而造成的呼吸困难急促、胸闷、咳嗽、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兼有哮鸣音[2]。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目前西医广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气管扩张剂治疗,虽然临床控制症状效果明显,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全球约有3亿病例,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同时大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质量和情绪。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常见而多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1]。我国哮喘患者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及青壮年[2]。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对其治疗主要采取西医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仍较高。哮喘方为太原市中医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有奎主任经验方,临床应用30余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哮喘表型[1],是由变应原引起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该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2-3]。西医认为过敏性哮喘主要是免疫调节失衡,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但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更为重要。中医药在哮喘病的治疗上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优势。笔者采用自拟扶正止哮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过敏性哮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哮喘是常见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表现为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本病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目前,西医在治疗本病多给予抗炎药物、抗支气管痉挛药物等治疗,严重的急性发作时可给予激素类药物以缓解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气喘、胸闷,夜间的症状会加重[1],为了缓解临床症状,疾病发作时要给予患者持续性抗炎、降低气道反应的药物治疗[2]。临床西医治疗难以长期控制病情,易反复,且副作用较多,患儿依从性差。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学中属"哮证"之范畴,需要对患者进行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方面的治疗[3]。本研究主要采用自拟宣肺止哮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探讨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高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好发于秋冬两季.笔者于1999年开始采用三伏天穴位外敷防治支气管哮喘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治疗观察12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内科学>[1]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73岁,平均53.5岁;病程2-30年;平均11.3年.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5-72.5岁,平均51.3岁;病程2年半-29年,平均1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是哮喘慢病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哮喘治疗的重点、难点。郁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关键因素,与哮喘发病、病情衍变、顽固难控关系密切。气郁-血瘀-痰凝导致气道挛急是哮喘慢性持续期病情持续难愈的主要病机,而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会反复加重病情、降低治疗依从性,是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从郁论治,以疏肝理气为先、肝肺同治为重、祛风化痰活血为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抑郁情绪,提升哮喘控制水平,尽早使哮喘由慢性持续期过渡到缓解期,为哮喘完全控制提供助益,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20例门诊及住院病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应用西医治疗同时配合中医治疗,而单纯西医治疗病程长,哮息发作,咳嗽等症状消除慢,病情易复发,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西医治疗配合中医止喘舍剂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电脉冲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季节性哮喘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中医学的哮证、喘证及痰饮等范畴。季节性哮喘是哮喘发作的一种特征性类型,当患者季节性地暴露于致敏原时,出现哮喘症状。症状间歇出现,在季节之间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疾病的严重程度随个体差异、季节而不同,因此治疗也不同。最理想的治疗应恰在发作季节之前或者在首次症状出现时开始,在季节结束而且没有症状或者没有肺功能异常表现时终止[1]。笔者采用电脉冲穴位敷贴疗法联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治疗方案,治疗儿童季节性哮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操作较为简便,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又称“隐匿型哮喘”、“过敏性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CVA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占儿童慢性咳嗽的17.0%-40.1%。目前,西医认为CVA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以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方法,通常吸入激素疗程长,停药过早咳嗽易反复,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我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为1%~4%[1]。随着经济的发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从瘀而论,探讨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活血化瘀法对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气流受限为主,并表现出长期慢性咳嗽(晨起和夜间发作或加剧),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等症状。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哮喘发病水平在10年间平均上升64.84%[1]。资料显示,我国0~12岁儿童发病率约为3.12%[2-3]。哮喘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过程,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治疗慢性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为呼吸科常见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变应原接触,运动、冷空气等促发因素有关,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排除其他疾病引起上述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需行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若阳性者可确诊[1]。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危害大,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对呼吸、心血管等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西医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宣教为治疗方针,虽然可快速控制哮喘发作,但病情易反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抗炎治疗,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可导致声音嘶哑,口咽部念珠菌生长等不良反应;反复应用氨茶碱、多索茶碱等解痉平喘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副作用,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率增快等心血管不良反应;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不良反应更明显,可造成血糖升高,诱发感染、精神异常、消化性溃疡[2]。如何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在治疗哮喘方面,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肯定,被广大患者所认可[3-5]。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笔者自拟定哮平喘宣降汤,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患者2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咳嗽变异型哮喘(CYA),又称咳嗽型哮喘、隐匿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哮喘特殊类型。由于该病缺乏典型支气管哮喘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以长期反复发作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运动、冷空气、气候变化、上呼吸道感染或吸入过敏物等诱发和加重,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咽源性咳嗽、支气管肺炎、慢性咽炎等。西医认为CVA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本质相似,均存在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因此治疗原则基本一致,以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为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井辉明  孙秀萍 《河南中医》2008,28(11):78-7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主要发病诱因是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通气障碍,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目前西药治疗以抗感染、抗炎、茶碱类药和β2-受体激动剂为主,近期疗效尚可,但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理想.笔者1998年7月~2007年7月,在门诊收集支气管哮喘44例,采用瘢痕灸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