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医林绳墨》评议吴柏华1冯众永21山东省荣城市中医院2643002山东省荣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64319关键词医林绳墨明方谷评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539《医林绳墨》一书,系明·万历中,方谷与其子方隅共同撰集。方谷曾为仁和(亦今杭州辖区)医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林口谱六治秘书》的学术特色。[方法]以文献学研究方法,整理《医林口谱六治秘书》清抄本,并分析其学术特色。[结果]《医林口谱六治秘书》系清代名医周笙在陆圻《医林口谱》的基础上纂注增补而成。全书4卷,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诸科,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方面颇有特色:理宗各家,论之有据;证分六治,纲举目张;秘方草药,广加收集;师传己见,画龙点睛。[结论]《医林口谱六治秘书》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孤本医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根扮脏腑经络病机结合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方法。在治疗上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为遣方用药的依据。承先启后地发展了《内经》关于八法的理论,丰富了八法的内涵,拓展了八法的应用。为后世应用八法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研读、分析《伤寒论》中与痞证相关条文,厘清痞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及辨证治疗,并进一步探究张仲景遣方用药特点,以裨益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清代医籍《张聿青医案》中张氏治疗胃脘痛病症的遣方用药经验,以期对临床治疗以胃脘痛为主症的相关病症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通过阅读《张聿青医案》医案,筛选出张氏治疗胃脘痛医案共30则,从其处方用药着手,进一步分析其遣方原则和药物配伍特点,从而总结其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结果]从张氏医案的处方用药方面分析,其治疗胃脘多用半夏薤白组合祛痰降浊,用左金丸等辛开苦降之品疏肝和胃,善用《金匮要略》之旋覆花汤化瘀通络。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胃脘痛患者,喜用六君子汤及胃苓汤培土健脾。张氏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有其自身特色。[结论]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张氏遣方用药确有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拓宽用药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先生,博览群书,旁征各家之长,于《内经》、《本经》及仲景之学寝馈数十年,而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在临床实践及遣方用药方面,堪称医林所独步.其经验用于临床每有卓效.本文仅就张氏对山萸肉的应用作一探讨,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受万友生先生《寒温统一论》的影响,根据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以三焦理论为指导,结合八纲辨证进行证型分类,以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方药为遣方用药的主体,探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思路与方法,在更好掌握疾病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仲景方用药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仲景方主治寒、热、虚、实等诸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仲景方作为数据集,采用CMAR子算法,分别从八纲中的寒热、虚实两个角度挖掘张仲景治疗来、热、虚、实等诸证的遣方用药规律,算法参数设置最小支持度阈值为2%,最小置信度阈值为50%.结果 在主治寒热证方面挖掘出21条分类用药关联规则,在主治虚实证方面挖掘出29条分类用药关联规则.结论 总结了仲景方主治寒、热、虚、实等诸证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名著《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原文,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结果]经研究提炼,《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辨证求本,审因论治;遣方用药,贵在变化;内伤杂病,法于丹溪;女科诸证,注重血气;饮食男女,为病多端;重视脉理,以观吉凶。[结论《]世医通变要法》全书二卷,论及内、外、妇、儿及耳鼻喉诸科,凡二百余证,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学术传承方面颇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医林绳墨》为明代方谷与其子方隅共同编辑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著,成书并初刊于明万历十二年。目前国内南京图书馆所藏为国内有著录的孤本,内容基本完整。清康熙十六年周京重编本书,调整篇目,改动字句,删减内容,并以家藏奇效诸验方附后,题名改为《医林绳墨大全》,称为"向山堂刻本",已与明初刊本大不相同。向山堂刻本刊行后并未广泛流传,康熙四十九年赵东崖收集到周京向山堂梓版并补其阙刊行,称"赵氏廓然堂刊本"。后梓版又归修吉堂所有,故修吉堂藏板刻本同廓然堂刊本。流传至嘉庆年间,本书又难以得见,嘉庆二十年陈熙根据周刻本重新刻板刊行,此本后世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肺为娇脏""小儿之肺尤为娇嫩"的理论,临床小儿常易出现肺寒证而用温肺法治疗。以五版《中药学》肺寒证主证设计入选标准,选取秦汉至清代主治肺寒证之方剂。收集、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医宗金鉴》等二十余部著作中的儿科温肺方剂,对其涉及药物频次进行排序,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探索其遣方用药的特点,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陈氏妇科,源于南宋陈沂(字素庵),著《素庵医要》等书。子孙世其业,后世称"陈木扇女科"。陈学奇老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的第25代裔孙,幼承庭训,熟读经典,在临床实践中博采众方、随证施药,对绝经综合征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收到较好的疗效,遣方用药尤有特色。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黄元御妇科学领域遣方用药特点,总结其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的学术特色。[方法] 结合《四圣心源·妇人解》及《黄元御药解》,整理其所载方剂及药物,统计频数并进行分析。分别从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分析黄氏遣方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其临证用药特点,并结合临床验案进一步阐述其遣方用药思路。[结果] 黄氏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多从肝脾论治,病机多与“土虚木陷”相关。《四圣心源·妇人解》共11篇,方剂20首,用药频数最高者分别为甘草、桂枝、茯苓、芍药、丹皮等,体现了黄氏注重培土疏木、兼以行血化瘀、善用温阳之品的用药特点。其方药应用于临床中疗效显著,如以桂枝姜苓汤补中暖脾、疏肝调经治疗脾虚肝郁之月经先期者,以豆蔻苓砂汤开郁降浊、和胃止呕治疗脾虚湿盛之妊娠恶阻者。[结论] 黄氏在遣方用药上重视中气,贵阳贱阴,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重视肝脾、扶阳为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论治下痢的遣方用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论治下痢的遣方用药特色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马克明,鲁青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河北盐山县人。奉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系乎生临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浅析小柴胡汤的“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医圣张仲景临床重视脉证合参,其遣方用药,精湛高深,后世医家,无不称奇。小柴胡汤是张仲景所立诸方之一,现临床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外感热病、内科杂病,又可用于外科、儿科、妇科等的治疗。然关于小柴胡汤的应用,却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究其根源,关键在于《伤寒论》原文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一证"的理解不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在医学文献中属“消渴”范畴。古代医学家在治疗上按上中下三消分治,如《河间六书》、就将消渴病分为三消,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下消”,也有按阴虚燥热遣方用药的,如邹滋九在《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按语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还有强调以肾为本,补肾为主治疗的,如赵献可《医贯》云:“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近年来不少医家根据卫生部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消渴篇分四个证型论治,即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证,笔…  相似文献   

18.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对痛证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对痛证的论述张延昌甘肃中医学院李林,王琴甘肃中医学院《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中简牍共92枚,其中关于“痛”(简文中用作“恿”,“痛”的异体字)的简牍文就有17枚,文中涉及到对于诸痛证的用方、用药、调护及禁忌等。其内容颇...  相似文献   

19.
《金匮》是古典医籍中一部集理、法、方、药之大成的巨著。它讨论研究了内、外、妇等科共四十多种疾病,表明仲景在因病立法、以法遣方和辩证用药方面的独特之处,为后世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所不能概括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复习整理,现将《金匮》中有关通阳法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希指正。一、通阳的意义阳气乃人身之一宝,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宋孝志教授临证遣方用药“三段法”刘小北,王玉芬,李小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宋孝志,方剂,三段法宋孝志教授临证六十余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他将遣方用药过程分为识方、用方、调方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