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术前PVB/TP方案辅助化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放化疗毒副反应等,评价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宫颈局部肿瘤的治疗有效率89.4%,毒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介入栓塞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8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Ⅰb2期6例,Ⅱa期2例)术前行动脉介入化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治疗后3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周较治疗前肿瘤直径平缩小(1.81±1.24)cm,缩小百分比为(37.36±24.34)%,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期临床有效率为75%,治疗结束后3周8例均成功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手术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Ⅱb期的术前介入化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术前治疗方式对Ⅱb期宫颈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4 8例手术治疗的Ⅱb期宫颈癌 ,根据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 ,分为术前介入组和术前后装组 ,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 ,盆腔淋巴结转移和生存率。结果 :术前介入组局部肿瘤消退明显 ,近期有效率为 92 % ,较术前后装组的 4 3%明显提高 (χ2 =6 .74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率 2 0 % ,明显低于术前后装组的 5 2 % (χ2 =5 .4 2 ,P <0 .0 5 ) ;3年生存率 84 % ,明显高于术前后装组的 5 2 % (χ2 =5 .6 4 ,P <0 .0 5 )。结论 :介入化疗是治疗Ⅱb期宫颈癌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能有效控制局部肿瘤 ,减少淋巴转移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后装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将48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同时采用经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后装治疗而对照组行单纯腔内放疗。结果治疗组24例,8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4例,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8.4%)(P<0.01),且近期生存率高、生存质量好。结论经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后装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后装治疗组,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I b2-Ⅱ b)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46例经阴道镜确诊的I b2~Ⅱ b期的宫颈癌患者进行1-2个疗程的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化疗后3-4周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选择40例术前未行介入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化疗副反应、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价值.结果:46例中35例完成1个疗程,11例完成2个疗程.46例中介入化疗后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4例,近期总有效率89.13%.5例介入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9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介入化疗组较对照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宫旁切缘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可以明显缩小病灶,降低临床分期,抑制淋巴结及宫旁转移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均以卡铂300 mg/m2、平阳霉素50 mg/m2、长春新碱1 mg/m2进行介入治疗,经1~2个疗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38例介入总有效率为89.5%,其中完全缓解CR 7例,占18.4%;部分缓解PR 27例,占71.1%.无效SD 3例,肿瘤进展PD 1例.CR中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PR中6例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38例均未发生严重的与化疗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减少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提高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邓慧素 《浙江临床医学》2007,9(7):1005-1006
随着盆腔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对新辅助化疗认识的不断深入,动脉介入化疗已成为巨块型或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主要途径。本院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4月15例早期巨块型宫颈癌和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现将其并发症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b期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巨块型宫颈癌47例Ⅰb~Ⅱb期(Ⅰ b期21例,Ⅱa 16例,Ⅱb 10例)患者采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38例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总有效率81.3%;13例肿块完全消退,7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未见残留癌,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3例Ⅰb期-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局部肿块≥4 cm)患者,术前予顺铂及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1~2疗程,化疗过程每周观察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化疗后2~3周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术中记录出血量,术后病理检查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及标本切缘浸润情况,并与相同期别20例直接行根治术的巨型宫颈癌相比较。结果化疗组23例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100/%),显效率91.3/%,术中出血量(312.23±25.33)ml明显低于术前未行化疗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414.59±38.16)ml(P<0.01),盆腔淋巴转移率化疗组7/23,非化疗组6/2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切缘均无肿瘤浸润,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化疗组(5/23),非化疗组(6/2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巨型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原发灶,降低分期,部分不能手术病人获得手术机会,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治疗26例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6例和单纯放疗组24例。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放疗的方法。治疗方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共45次/w,同时予以铱192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同步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45mg/m2+顺铂25mg/m2,1次/w,静滴。结果盆腔放射治疗结束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4.6%及70.8%,差别显著(P<0.01),腔内放疗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及62.5%,差异显著(P<0.01)。结论放疗加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患者能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11.
陈亦乐  夏蛮  肖辉  欧阳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59-2062
[目的]比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经本院治疗的早期巨块型宫颈癌166例,根据不同的术前治疗分为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放化疗组术前经动脉灌注或静脉化疗平均2疗程,同期给予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化疗组用药方法及方案剂量相同.平均2疗程.2~3周后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术前治疗结束2周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8.9%、61.0%,化疗组分别为29.6%、70.4%(P均>0.05).术后病理宫颈肿瘤残留率,放化疗组41.1%,化疗组69.0%(P<0.01);宫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完全缓解率放化疗组48.4%,化疗组26.8%(P<0.01).3年复发率,放化疗组低于化疗组(P<0.05),3年存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严重的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放化疗组尿瘘率高于化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能有效缩小肿块提高手术切除率,放化疗比单一的术前化疗更能降低宫颈肿瘤残存率,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但对预后不良高危因素的影响没有差异,对年轻患者可在新辅助化疗后选择手术,两种术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有待长期随访及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对早期巨块型及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49例,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静脉化疗一个疗程,于化疗结束后10~14 d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7.7%,手术切除率达98.0%,所有患者切缘无肿瘤残留。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能较好耐受。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病灶,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病理确诊为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99例,分为A组45例:采用静脉化疗+后装+手术;B组29例:采用静脉化疗+手术;C组25例:采用后装+手术,化疗采用PVB或顺铂+5-Fu方案,化疗、放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同期放化疗的综合性治疗宫颈癌比单一治疗效果好.A组疗效比B、C组好,A组、B组、C组RR分别为88.89%、72.4%、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3年生存率93.3%相比B、C组75.8%、7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可缩小局部病灶,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生存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静脉化疗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2例巨块型宫颈癌分别行术前静脉化疗及动脉栓塞及灌注化疗,比较其治疗后再手术率情况。结果:静脉化疗组手术率62.5%,介入治疗组手术率67.5%,两组治疗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快速止血方面介入治疗优于静脉化疗(P〈0.05)。结论:根据宫颈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需要选择化疗方案,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5.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时术前介入治疗存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行术前介入治疗,同期患者18例直接手术治疗。结果:15例术前介入组肿块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理淋巴转移阳性率较未介入组明显降低。结论:对晚期臣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介入治疗可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ⅠA~ⅡB期)术前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3例宫颈癌(ⅠA~ⅡB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常规化疗组和介入栓塞组。常规化疗组在术前给予静脉化疗;介入栓塞组术前进行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比较(1)近期有效率;(2)骨髓抑制发生率;(3)患者手术过程出血量的差异。(4)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介入栓塞组、常规化疗组近期有效率相似,P0.05;(2)介入栓塞组对比常规化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P0.05;(3)介入栓塞组对比常规化疗组手术过程出血量更少,P0.05。(4)治疗后介入栓塞组对比常规化疗组生存质量更好,P0.05。结论:宫颈癌(ⅠA~ⅡB期)术前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减少化疗副作用和手术出血,是术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有助于提升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P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PF方案动脉化疗1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腺癌和鳞癌的有效率基本相同。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PF方案对腺癌的有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用药途径对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1996-2010年期间收住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1 175例,术前均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术中出血以及手术切除率.结果:腹壁下动脉插管灌注组行手术256例,介入组352例,静脉化疗组287例;腹壁下动脉组及介入组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出血量均优于静脉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前化疗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不良反应,以静脉化疗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9.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19-919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a)术前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同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介入治疗顺利,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术前介入治疗其积极的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肿瘤根治性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及碘油+Embosphere空白栓塞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AT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TACE治疗共7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其中载药微球(DEB-TACE)组32例,碘油+空白微球组(CATCE)44例,共85个瘤体,通过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月瘤体局部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情况。结果:DEB-TACE与CATCE两组患者肿瘤缓解率(CR+PR)分别为84.38%和72.73%,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7.50%和7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CATCE组多于DEB-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B-TACE与CATCE治疗巨块型肝癌患者在瘤体局部反应及肿瘤复发情况等疗效差异不大,但是DEB-TACE治疗较CTACE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因此可对DEB-TACE疗法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