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2017年3—10月接受放化疗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6例,按病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8周正念减压疗法。在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完成后3个月,使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进行评定。结果 8周正念减压干预后,治疗组病人SIS 总分得分为(53.20±6.47)分,HADS-A得分为(6.71±3.40)分,HADS-D得分为(6.51±3.05)分,Stoma-QOL得分为(49.16±6.97)分;干预完成后3个月,治疗组病人SIS 总分得分为(48.20±5.69)分,HADS-A得分为(6.13±3.45)分,HADS-D得分为(5.58±3.26)分,Stoma-QOL得分为(50.75±6.82)分;两组病人病耻感总分组间比较、时间比较、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病人的焦虑得分的组间比较、时间比较、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P<0.001);两组病人的抑郁得分的组间比较、时间比较、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5,P=0.004);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的组间比较、时间比较、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P<0.001)。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缓解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2012年10月—2015年8月在该科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腹壁尿路造口的4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尿路造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水平,得分为(110.43±11.05)分;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76.67±17.28)分。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正确评估尿路造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胡艳群  钟薇 《安徽医药》2019,23(10):2061-206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 92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例。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 1d、干预 8周后用 SF?36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估其肢体肌力、吞咽功能。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前 1d两组病人生活质量、 SAS评分、 S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7.34±6.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1±6.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P=0.000。干预 8周后观察组 SAS、SDS评分分别为(50.67±5.80)、(53.37±5.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41±7.79)分、(58.19±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P=0.025;t=3.773,P=0.000)。干预前 1d两组病人偏瘫上肢肌力、偏瘫下肢肌力、吞咽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 8周后两组病人偏瘫上肢肌力、偏瘫下肢肌力、吞咽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倡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徐志刚  胡大海 《安徽医药》2019,23(5):1010-1013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在减轻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5—8月的面部整形手术病人32例,在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将A型肉毒毒素随机注射到任意一半切口下为观察侧,另一半切口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侧,比较病人两半切口愈合的瘢痕宽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在瘢痕宽度[(0.31±0.12)mm比(0.45±0.17) mm,t=2.252,P=0.028]、视觉模拟量表评分[(6.10±3.82)分比(4.75±2.55)分,t=2.834,P=0.006]、温哥华瘢痕评分[(3.46±3.12)分比(6.62±3.47)分,t=2.933,P=0.005]及病人满意度[(9.21±1.32)分比(7.37±2.01)分,t=2.120,P=0.038]方面,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切口侧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可减轻面部整形美容术后切口瘢痕,产生更美观的术后外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应用舍曲林治疗对情绪、血清 S100B蛋白(神经组织蛋白质 S100)与心肌营养素 1(CT?1)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至 2017年 6月收治的 10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退出 6例,将剩余 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病人均应用替米沙坦口服,观察组加用舍曲林口服,对照组加用相同剂型的安慰剂口服,持续治疗 1月。于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焦虑及抑郁症状进行评分,用动态血压仪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 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S100B、CT?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SAS、SDS评分分别为(39.7±6.7)分、(38.4± 5.3)分,对照,组分别为(64.7±5.8)分、(58.1±4.9)分,观察组治疗后 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965,19.369,均 P<0.001);观察组治疗后 24 h 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分别为(118.2±6.7)、(78.3±6.6)、(124.1±7.3)、(112.3±6.1)、(82.5± 6.8)、(74.1±6.4)mmHg,对照组分别为(121.7±7.1)、(82.3±7.2)、(127.2±8.1)、(116.2±5.7)、(85.2±6.6)、(79.4±7.8)mmHg,观察组治疗后 24 h SBP、24 h DBP、dSBP、nSBP、dDBP、nDBP水平低于对照组(t=2.535,P<0.05;t=2.896,P<0.05;t=2.010,P< 0.05;t=3.303,P<0.01;t=2.012,P<0.05;t=3.714,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S100B、CT?1分别为(60.6±13.4)pg/mL、(47.8±12.5)ng/L,对照组分别为(88.4±15.7)pg/mL、(56.7±11.2)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S100B、CT?1水平低于对照组(t=7.468,3.751,均 P<0.001)。结论舍曲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辅助降低血压,从而血清 S100B、CT?1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李娟  陈磊  高振华 《安徽医药》2020,24(6):1244-1247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7年 6月至 2018年6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 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及分配隐藏方案(信封法)分为治疗组( n=30)和对照组( n=30)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氟西汀及疏肝解郁汤,对照组仅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 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卒中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 HAMD)量表评分,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 MADRS)评分,抑郁症状中医症候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治疗 4周后, HAMD评分[对照组:(11.53±2.84)分,治疗组:(9.33±2.28)分]、 MADRS评分[对照组:(17.13±4.64)分,治疗组:(14.20± 4.90)分]、 NIHSS评分[对照组:(7.53±2.13)分,治疗组:(5.43±1.61)分]、 ADL评分[对照组(55.67±10.65)分,治疗组:(73.83± 7.15)分]和中医症候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P<0.01)并且治疗组好转较为明显( P<0.01或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13.33%,对照组: 6.67%,χ,2=0.74,P=0.39]。结论疏肝解郁汤可以明显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同时具有帮助神经功能康复及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 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监护情况、童年创伤问卷( CTQ?SF)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暴力组中的间断治疗、监管不到位比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 P<0.05,P<0.001); CTQ?SF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10.34±4.49)分比( 7.32±2.84)分,(6.72±3.36)分比( 5.19±2.15)分](t=-3.13,-2.11;均 P<0.05); 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2.13±0.51)分比( 0.58±0.39)分],(t=-13.13,P<0.001);文化水平对 CTQ?SF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得分均有影响;监护情况及婚姻状况分别对 SCSQ中的积极应对得分及消极应对得分有影响。结论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监管不到位,治疗不规律,存在情感虐待及躯体虐待等童年创伤,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顾丽萍  于文敏 《安徽医药》2019,23(10):2001-2004
目的探究将结构性心理干预运用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对其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于 2012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 12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 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 3个月后及护理 6个月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护理 3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分别为( 33.16±5.28)分、(34.28±2.80)分,护理 6个月后的 SAS、SDS评分分别为( 26.01±5.23)分、(28.23±5.82)分,对照组护理 3个月后的 SAS、SDS评分分别为( 44.83±9.24)分、(41.73±4.10)分,护理 6个月后的 SAS、SDS评分分别为( 40.82±4.19)分、(38.22±5.2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 3、6个月后的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QLIPPv1.0)评分为( 60.01± 9.22)分、(52.04±8.24)分,均低于对照组( 73.81±15.91)分、(63.72±1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 3、6个月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为( 28.53±5.13)分、(31.37±3.92)分,均高于对照组( 25.72±4.51)分、(25.21±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 6个月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9.38%(6/64),低于对照组的 26.56%(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用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杨蕾 《安徽医药》2018,22(10):2051-2054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共情能力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上海市12家养老机构共351名养老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工作疲溃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冷漠评分为(11.4±3.9)分(高于临界值),个人成就感评分为(22.7±6.3)分(低于临界值),情感耗竭评分为(26.6±6.2)分(与临界值水平接近),且老年组工作疲溃感要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5);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观点采择(52.6±8.7)分,情感护理(31.8±5.2)分,换位思考(12.9±2.5)分,且老年组共情能力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情感耗竭增加(P<0.05),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情感护理、观点采摘能力更高(P<0.05)。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呈正相关(P<0.01),情感耗竭与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工作冷漠与情感护理、观点采择、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 结论 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能力不高,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对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李笑蕾  韩琳 《安徽医药》2020,24(9):1871-1875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梗死病人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4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病人 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序贯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第 1天,两组病人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三头肌肌围( MAMC)、血清前白蛋白( PAB)、血清白蛋白( ALB)及血红蛋白( Hb)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第 15天,两组病人各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且观察组 TSF、MAMC、PAB、ALB及 Hb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4.02±3.88)mm比( 12.12±3.46)mm(t=2.506,P=0.014)、(24.33±3.38) cm比( 21.82±2.41)cm(t=4.145,P<0.001)、(188.26±16.17)mg/L比( 147.65±14.39)mg/L(t=12.862,P<0.001)、(36.20±3.75)g/L比( 34.12±3.26)g/L(t=2.870,P=0.005)、(127.84±18.46)g/L比( 118.05±19.21)g/L(t=2.514,P=0.014)];入院第 1天,两组病人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A(IgA)及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第 15天,观察组 IgG、IgA及 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2±2.71)g/L比( 12.08±2.16)g/L(t=6.410,P<0.001)、(2.65±0.4,8)g/L比( 1.93±0.55) g/L(t=6.762,P<0.001)、(1.26±0.27)g/L比 g/L(1.05±0.33)(t=3.377,P=0.001)];入院第 15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量表(NIHSS)评分( 8.12±2.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10.59±2.26)分( t=5.103,P<0.001);观察组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脑梗死病人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谭金华 《安徽医药》2019,23(8):1536-1538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水平以及应对方式,从而进一步探讨病耻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且处于康复期的病人共80例,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病耻感评估量表进行病耻感评分,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应对方式的评分,并将病耻感量表得分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耻感评估量表评分的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总分(29.58±8.54)分,总分及3个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均存在一定水平的病耻感,应对方式越积极,病耻感越弱,临床中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病人以积极地方式去应对。  相似文献   

12.
冼华玮 《安徽医药》2020,24(5):1011-1014
目的探讨局部溶栓联合急诊支架成形开通术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病人闭塞血管再开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6月至 2018年 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 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 n=66)和对照组( n=74)两组均予以急诊支架成形开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局部溶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评估两组术前、术后 1d、术,后 7d时神经损伤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比较两组病人闭塞血管再通率和临床疗效,随访 3个月评估病人预后状况[改良 Rankin量表( mRS)]。结果 ①术后 1d、,术后 7d观察组 NIHSS得分(10.94±2.42)分、(8.42±2.76)分,对照组 NIHSS得分( 14.51±3.16)分、(11.66±3.05)分均低于术前( 18.88±4.33)分、(19.95±4.48)分( P<0.05)且随时间变化而降低( 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 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②观察组再通率为 93.94%(62/66,对照组再通率为 82.43%(61/74);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 χ2=4.330,P=0.037); ③术后 7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94%高于对照组 82.43%(P<0.05); ④随访 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 65.15%高于对照组 45.95%(P< ),0.05)。结论局部溶栓联合急诊支架成形开通术能提高闭塞血管再开通率,并有利于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和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刘莹莹  李惠艳  苑冬鹤 《安徽医药》2019,23(10):1987-1990
目的了解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在病程的各阶段、各节点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和生活质量上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纵向调查方法,纳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55例首次诊断为前列腺癌的 55岁及以上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手术前1d、术后第 3天、术后 3~5周首次入院化疗时,使用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老年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和生活质量。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支持性照顾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支持性照顾需求有显著变化(F=18.726,P<0.001)且生理与日常活动(F=8.214,P=0.001)、心理(F=5.440,P=0.014)、性( F=6.633,P= 0.005)、照顾与支持(F=3.801,P=0.037、健康信息( F=3.763,P=0.039)各维度均有显著变化。入组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评分在术前 1d、术后 3d和术后首次化疗时分别为(49.36±7.18)分、(50.16±7.08)分和(49.30±6.99)分。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改变( F=17.233,P<0.001)生理( F=8.045,P=0.002)、心理( F=5.921,P=0.005)、社会( F=17.377,P<0.001)、环境( F=10.246, ),P<0.001)各维度均有显著变,化。入组病人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在术前 1d、术后 3d和术后首次化疗时分别为( 52.09±8.87)分、(50.16±7.08)分和( 50.63±8.40)分。结论前列腺癌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在术前 1d、术后 3d和术后首次化疗时均未得到满足,且支持性照顾需求和生活质量各维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病人在术后 3d时,支持性照顾需求最高,生活质量最差。医护工作者应对病人各阶段未满足的需求,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与照顾,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 MS)与急性脑梗死( ACI)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分析 2018年 4—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518例 ACI病人临床资料,分为 MS组( n=205)和非 MS组( n=313)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估 ACI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研究 MS组分及组分个数对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MS组病人高血糖比例、高血压比例、腰围( WC)、三酰甘油( TG)、空腹血糖( FBG)、同型半胱氨酸( HCY)、 NIHSS评分均高于非 MS组[ 73.7%比 24.0%、76.1%比 41.9%、(90.52±6.64)cm比( 84.17±6.80)cm、(2.21±1.35)mmol/L比( 1.43±0.98) mmol/L、(7.22±2.79)mmol/L比( 5.85±2.14)mmol/L、(18.15±8.97)umol/L比( 14.18±8.78)umol/L、(8.32±6.09)分比( 5.35±4.23)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低于非 MS组[(1.03±0.24)mmol/L比( 1.26±0.31)mmol/L](均 P<0.05)。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与年龄( rs=0.135)、 WC(rs=0.373)、高血糖( rs=0.133)、 MS(rs=1.195)、 MS组分个数( rs=0.179)、 MS组中 MS组分个数( rs=0.222)均呈正相关; MS组分个数不同,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S?0组与 MS?5组、 MS?1组与 MS?5组、 MS?2组与 MS?5组、 MS?3组与 MS?5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S组分及组分个数与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随着 MS组分个数的增加, ACI病人出现重度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5.
黄爱梅  陆海燕  何永明 《安徽医药》2019,23(11):2233-2236
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探讨肿瘤病人住院化疗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肿瘤病人 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艾宾浩斯记忆论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 6个周期后知识掌握程度( 93.02%)高于对照组( 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 6个周期后自护能力( 31.53±5.48)分、自护责任感( 20.52±2.28)分、自我概念( 25.58±2.42)分、知识水平评分( 51.36±6.42)分均高于对照组( 20.47±5.52)、(12.27±2.35)、(15.42±3.53)、(40.45±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 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宾浩斯记忆论及 PBL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肿瘤病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 Wilson Disease,WD)病人中医证型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相关性。方法纳入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 80例,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进行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评分。采用方差分析、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 WD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0例病人中,痰瘀互结证是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次为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 36.82±21.13)分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脾肾阳虚证( 12.25±14.40)分,且低于肝气郁结证( 59.5±22.74)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气郁结证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内蕴证( 5.33±1.85)分及脾肾阳虚证( 5.50±2.28)分的肝脏功能评分均高于痰瘀互结证( 3.51±1.5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气郁结证( 9.67±2.34)分精神症状评分高于痰瘀互结证( 2.00±1.73)分、湿热内蕴证( 2.67±2.35)分及脾肾阳虚证( 1.50±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评分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OR=1.767,P<0.05)而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 OR=0.849,P<0.05),肝脏功能评分与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与呈正相关(OR=1.384,P<0.05,OR=2.976,P<0.05)而与痰瘀互结证呈负相关( OR=0.516,P<0.05)精神症状评分与肝气郁结证呈正相关( OR=3.128,P<0.05)。结论 Wilson,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不同中医证型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宋媛媛 《安徽医药》2019,23(5):910-913
目的 研究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行为、认知和状态评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行为、认知和状态评分分别为(2.9±0.3)分、(2.5±0.5)分、(3.4±0.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分、(1.6±0.5)分、(2.4±0.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9.8±3.1)分、(22.1±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5)分、(31.5±2.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QLI、FIM评分分别为(7.5±1.7)分、(94.0±2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0)分、(84.5±19.5)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中的行为、认知能力,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温军祥  王雪  王敏  史有奎 《安徽医药》2020,24(11):2225-2229
目的研究血清 S100钙结合蛋白 12(S100A12)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8月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急诊胃镜诊断明确并收治入院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90例。根据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为轻度(n=27)、中度(n=42)、重度(n=21)。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血清的 S100A12值及血红蛋白值,同时进行 Blatchford评分、 Rockall评分,根据 Blatchford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用 ROC曲线分析血清 S100A12在中高危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重度三组血清 S100A12水平分别为(34.85±8.28)、(62.78±17.65)、(153.05±22.42)ng/mL,各组 S100A12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 S100A12值[(92.87±47.00)ng/mL比(15.53±4.22)ng/mL]、 Rockall评分[(3.37±0.49)分比(1.93±0.55)分]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组血红蛋白低于低危组[(77.14±12.41)g/L比(132.63±7.5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血清 S100A12与 Rockall评分、 Blatchford评分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ROC曲线下面积:血清 S100A12(AUC=0.952)、 Rockall评分(AUC=0.935)、血红蛋白(AUC=0.823)。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 S100A12显著升高,与出血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马莹晔  曹熙  李慧  马士崟 《安徽医药》2020,24(9):1863-1867
目的研讨咽异感症与精神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及乌灵胶囊应用于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咽异感症病人 140例,每一例病人就诊时间范畴均处于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4月区间,就诊的医院均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使用 Excel生成随机数字表,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70例。针对每一例研究样本,均需要针对单例病人的个性化特征进行相关的资料采集。对照组给予巴特日七味丸,一日 2次,一次 10粒( 0.2克/粒);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一日 3次,一次 3粒( 0.33克/粒)。疗程为 2周。指导病人填写一般资料情况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包含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包含焦虑分量表( HAD-A)和抑郁分量表( HAD-D)]。治疗一月后请病人再次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HAD-D分量表,并结合病人主诉、咽喉局部体征等综合评价两组病人治疗疗效。结果排除剔除和脱落病例,最终完成本研究的病人为 132例,每组各 66例。咽异感症病人群体内中度焦虑以及中度抑郁者占比分别达到 52.27%、47.73%;相比于全国常模来说,此种病人所表现出的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评分水平明显升高( P<0.001)。治疗一月后,两组病人的状态焦虑评分均较前降低( P<0.05);试验组 HAD-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P<0.05),对照组 HAD-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同对照组在状态焦虑评分方面的数据分别为( 39.47±5.68)分、(48.09±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 HAD-D评分方面,两组病人数据分别为( 6.78±2.93)分、(8.8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病人的特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 89.39%)较对照组( 6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焦虑是咽异感症的病因。乌灵胶囊能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咽异感症病人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 2016年 2月至 2017年 8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48例卒中后抑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的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两组病人血液中超敏 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8周治疗过程中共退出 8例病人,最终对照组 19例,研究组 21例。治疗前、治疗 2周、 4周、 6周末,两组组间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8.619±2.872)分和(11.000±2.809)分,总有效率分别为 63.16%和 80.9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总分分别为(8.158±2.115)分和(7.000±1.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 4周末,两组组间的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 8周末,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分别为(2.579±0.838)mg/L和(1.762±0.7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缓解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卒中后抑郁病人血液中超敏 C反应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