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调查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睫毛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以分析睫毛蠕形螨感染与MGD的相关性。

方法:将2017-09/2018-03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分为MGD组患者137例137眼和非MGD组患者96例96眼,进行裂隙灯下检查睑缘情况、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角膜荧光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等相关检查。同时取受检者眼部睫毛,在显微镜下查找蠕形螨并计算其数量。比较两组患者蠕形螨检出阳性率,并分析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睑缘评分、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MGD组患者蠕形螨检出阳性率为89.1%,高于非MGD组患者(74.0%,P<0.05)。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睑缘评分(r=0.89,P<0.05)、睑板腺脂质分泌性状评分(r=0.67,P<0.05)、角膜荧光染色评分(r=0.35,P<0.05)均呈正相关,与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r=-0.37,P<0.05)。非MGD组蠕形螨感染阳性患者中轻度感染率为60.6%,显著高于MGD组(37.7%,P<0.05)。

结论:中度及重度以上的眼部蠕形螨感染和MG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中老年MGD患者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斌  李威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69-171

目的:分析蠕形螨相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综合治疗对蠕形螨感染状态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2017-06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MGD患者132例264眼(试验组)及基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96例192眼(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两组受检者均进行睫毛采样镜检蠕形螨感染情况,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Ⅰ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检查; 试验组患者同时进行主观症状评分检查。

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蠕形螨感染数量分别为7(6,9)、2(1,3)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64,P<0.01); 蠕形螨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57,P<0.01); BUT分别为4.06±1.38、12.00±2.82s,FL评分分别为3.06±1.57、0.46±0.63分,SⅠt分别为6.93±2.08、11.13±2.38mm/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25、5.978、-4.776,均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4wk,试验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分别为6.57±2.93、3.27±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3,P<0.01)。治疗后4wk,试验组患者蠕形螨阳性率为57.6%; 蠕形螨数量平均为3(0,5)个/眼,较治疗前明显减少(Z=3.937,P<0.01); BUT、FL评分分别为6.53±3.27s、1.67±0.54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4.328,均P<0.01),而SⅠt(8.37±5.34mm/5min)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5,P=0.748)。

结论:蠕形螨感染可引起MGD,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综合治疗能降低眼部蠕形螨寄生数量,有效缓解蠕形螨相关性MGD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李蓓  李东豪  胡利  闻毅颐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097-2100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缘螨净茶树油清洁湿巾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蠕形螨睑缘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缘螨净茶树油清洁湿巾治疗,对照1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茶树油眼膏治疗,对照2组给予茶树油眼膏治疗。治疗30d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拔睫毛螨虫计数及裂隙灯下观察临床体征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数据。

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蠕形螨计数均有差异(P<0.01),症状总评分差值有差异(F=20.05,P<0.01),体征总评分差值有差异(F=8.10,P<0.01)。

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缘螨净茶树油清洁湿巾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疗效显著,茶树油清洁湿巾具有便携、易保存、不易变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蠕形螨感染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2018-04/09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眼科门诊MGD患者94例94眼,入组患者检查以下指标:眼表疾病指数(OSDI)、Schirmer I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泪河高度、上睑板腺缺失评分、下睑板腺缺失评分、睑板腺缺失总评分、蠕形螨计数,对比蠕形螨检出阳性组和阴性组以上指标有无差异并分析蠕形螨检出阳性组蠕形螨计数与以上指标相关性。

结果: MGD患者94眼中54眼蠕形螨阳性,检出阳性率57%,与年龄无明显相关,男性中检出率高于女性。蠕形螨检出阳性组上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板腺缺失总评分高于蠕形螨检出阴性组\〖2.00(1.00, 2.00)vs 1.00(1.00, 1.50)分,P=0.02; 3.00(2.00, 4.00)vs 2.00(1.00, 3.00)分,P=0.04\〗,OSDI、S I t、BUT、FL、下睑板腺缺失评分无差异(P>0.05)。蠕形螨检出阳性的MGD患者中蠕形螨计数与上睑板腺缺失分级评分(rs=0.37,P=0.03)、睑板腺缺失总评分(rs=0.44,P=0.01)呈正相关,与其他检查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蠕形螨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功能有一定影响作用,与睑板腺缺失呈正相关,蠕形螨感染数量增加,睑板腺缺失加重,进而加重眼部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11/2018-06就诊于本院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220例440眼,根据是否并发睫毛蠕形螨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每组110例220眼,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眼部功能指标,评估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点。

结果:感染组患者瘙痒感、异物感、眼痛、干涩感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眼红、分泌物增多、疲劳感、畏光等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感染组低于非感染组(P<0.05); 非感染组角膜染色评分及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均低于感染组(P<0.05)。

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睫毛蠕形螨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瘙痒、干涩、眼痛等症状,增加角结膜上皮损害,重视蠕形螨感染检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茶树油眼贴联合睑缘深度清洁对蠕形螨睑缘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眼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8-11/2019-05就诊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的蠕形螨睑缘炎患者32例64眼,男14例,女18例,年龄12~65(平均37±14)岁。采用随机法将受试者的一只眼纳入研究组,另一只眼纳入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茶树油眼贴治疗(1次/d)联合睑缘深度清洁(1次/mo),对照组仅使用茶树油眼贴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3mo后受试者的主观症状、蠕形螨计数、睑缘清洁程度、睑缘异常、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TBUT-first)、泪河高度(TMH)、眼红指数(Redness)、睑板腺红外线照相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染色(FL)结果。

结果:治疗3mo后,两组蠕形螨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蠕形螨计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睑缘清洁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受试者主观症状评分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3mo后,研究组NITBUT-first、眼红指数、FL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眼红指数、FL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NITBUT-first中位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眼表泪液指标的改善程度、TMH、SⅠt均无明显变化。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MGS)在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受试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角结膜损伤等相关并发症。

结论:茶树油眼贴贴敷双眼,可明显降低睫毛毛囊蠕形螨数量、减少鳞屑,改善患者症状、增加泪膜稳定性、减轻眼表炎症; 睑缘深度清洁可进一步清除睑缘袖套状鳞屑,维持睑缘清洁程度,改善睑缘异常,从而加强茶树油眼贴的除螨效果。茶树油眼贴联合睑缘深度清洁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不同时间对睑板腺及睑缘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06/12我院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患者47例91眼,分为短期组(配戴时间<2a)及长期组(配戴时间≥2a),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及屈光度相匹配的配戴框架镜患者为对照组。三组均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睑板腺红外拍照及结膜眼红评分,并行睫毛采样。

结果:短期组,长期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2.68±4.59、12.37±4.97、10.45±6.04s(P>0.05)。三组球结膜眼红评分分别为0.99±0.41、0.90±0.37、0.84±0.35分(P>0.05)。三组睑板腺评分均为1(0,1)(P>0.05)。三组蠕形螨检出率及检出量分别为42%,1(1,2)个; 39%,2(1,2)个; 33%,1(1,2)个,无明显差异(均P>0.05)。角膜点染的患者中,螨虫阳性5眼,螨虫阴性11眼(P>0.05); 睑板腺评分0分的4眼,1分以上12眼(P>0.05); 短期组6眼,长期组10眼(P>0.05)。

结论: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患者睑板腺及睑缘蠕形螨检出率、检出数量未见明显影响,睑板腺评分及蠕形螨检出率与角膜点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蠕形螨感染程度与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KC)患者角膜细胞密度变化、眼表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07/2020-07于本院眼科就诊的BKC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BKC组),另外同期选择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根据BKC患者是否感染蠕形螨,分为感染组45例和未感染组49例。根据睫毛检出蠕形螨数量分为可疑感染17例、中度感染18例、重度感染1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计算中央角膜和周边角膜各层组织的细胞密度。检查BKC患者眼表功能[泪液分泌试验、眼表疾病指数(OSDI指数)、睑缘异常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TF-BUT)检查],分析BKC患者蠕形螨感染与角膜细胞密度、眼表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KC组在中央和周边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较低(P<0.05),OSDI指数、睑缘异常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高(P<0.05); BKC未感染组、蠕形螨可疑感染、蠕形螨中度感染、蠕形螨重度感染患者中央和周边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依次降低(P<0.05),OSDI指数、睑缘异常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依次显著增加(P<0.05); 蠕形螨感染程度与BKC患者中央和周边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负相关(P<0.05),与OSDI指数、睑缘异常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正相关(P<0.05)。

结论:蠕形螨感染严重程度与BKC患者角膜中央和周边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具有显著负相关,与眼表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7-06我院收治的MGD患者130例2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即1g/L氟米龙滴眼液联合自行热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112眼),给予圆头玻璃棒按摩睑板腺联合常规疗法的患者设为联合组(65例10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眼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SⅠt、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眼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患者OSDI、CFS、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和SⅠ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升高,但均≤21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100/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88/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MGD能够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昆  李鹏  刘擎 《国际眼科杂志》2024,24(6):1000-1004

目的:评价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2-08于我院就诊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15例230眼,在常规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的同时根据是否联合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分为观察组(56例112眼)和对照组(59例118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k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眼部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BU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3.6% vs 5.1%)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眼部症状与体征,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提高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中度干眼的41例(41眼)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给予0.02%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B组单独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前、治疗14d后及治疗28d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结果用药28d后,A组和B组干眼患者在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比B组更有助于结膜充血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的改善(P〈0.05)。结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减轻眼表的炎性充血,改善睑板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患儿时的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8/2016-08于本院接受人工泪液治疗的水液缺乏型干眼儿童共128例25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4例128眼,联合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wk行眼表综合分析系统(Keratograph 5M)检查,测定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2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6wk后,联合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而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儿童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睑板腺开口挑排等物理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12我院收治的MGD患者52例10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确诊为MGD,随机分为两组,A组(物理治疗组)26例50眼患者给予局部清洗、热敷、睑板腺开口挑排、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及人工泪液等综合治疗,B组(对照组)26例50眼患者仅用人工泪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和泪膜破裂时间。结果:A组自觉症状好转24例47眼,好转率94%,B组自觉症状好转14例27眼,好转率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泪液分泌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A组治疗后明显好转,治疗后2,4wk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治疗后2,4wk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D是一种可致眼表炎症及损伤的慢性疾病,睑板腺开口挑排等物理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We developed low-concentration homogenized castor oil eye drop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inflamed obstructive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 a major cause of lipid-deficiency dry eye, and assessed the safety, stability, and efficacy of the eye drops. DESIGN: Randomized, double-maske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 PARTICIPANTS: Forty eyes of 20 patients with noninflamed MGD. METHODS: After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ye drops containing castor oil, 2% castor oil and 5% polyoxyethylene castor oil (emulsifier) were mixed to formulate homogenized oil eye drops. Th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receive oil eye drops or placebo six times daily for 2 periods of 2 weeks each. MAIN OUTCOME MEASURES: At the end of each treatment period, we assessed symptoms, tear interference grade, tear evaporation, fluorescein and rose bengal scores, tear break-up time (BUT), and meibomian gland orifice obstruction. Safety and stability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RESULTS: Symptom scores, tear interference grade, tear evaporation test results, rose bengal scores, tear BUT, and orifice obstruction scores after the oil eye drop period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fter the placebo period. No complications attributable to the eye drops were observed. The oil eye drops were stable when stored at 4 degrees C.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stor oil eye drops ar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MG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is treatment are improvement of tear stability as a result of lipid spreading, ease of meibum expression, prevention of tear evaporation, and the lubricating effect of the oil eye drop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结膜松弛症(CCh)的关系,观察挤压睑板腺分泌排泄法对MGD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CCh患者100例(200眼),男45例,女55例,年龄为46~87岁,平均(72.6±5.5)岁.采用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法对患者进行眼部症状问卷调查评分;观察患者睑板腺开口;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对异常睑板腺分泌物行涂片染色;同时利用非接触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系统进行睑板腺检查.对CCh伴有MGD患者随机分为睑板腺挤压治疗组(挤压组,24例)和抗生素眼液、人工泪液治疗组(对照组,22例).治疗后1、2、4、8周进行随访观察,取第8周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配对t检验.结果 CCh伴有MGD者46例,占46%.不伴MGD患者的OSDI积分为21.6±5.9,伴MGD患者的OSDI积分为4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72,P<0.01).MGD挤压治疗组治疗前的OSDI和睑板腺开口积分分别为45.8±8.9和2.1±0.3,治疗后分别为21.2±4.8和3.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70、2.688,P<0.05).不伴MGD患者BUT值为(7.8±0.9)s,伴MGD患者的BUT值为(5.9±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9,P<0.01).挤压治疗组治疗前BUT值为(5.7±0.9)s,治疗后BUT值为(7.1±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0,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除OSD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4.330,P<0.01),BUT及睑板腺开口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例伴MGD患者的睑板腺分泌物涂片检查发现,26眼分泌物涂片除脂质外,还含有上皮细胞、正在凋亡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碎屑及少许炎症细胞,7例奶黄样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结论 CCh多伴发MGD.睑板腺挤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MGD的方法,可以作为伴发MGD的CCh患者的重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茶树精油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9-06于本院就诊的蠕形螨感染所致睑缘炎患者120例240眼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茶树精油浓度10%、15%、20%、25%将患者分4组,每组各30例60眼。给予所有患者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用不同浓度的茶树精油擦洗清洁睑缘。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2、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BUT、FL和SⅠt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各组治疗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2wk后(均P<0.008)。治疗2、4wk后各组间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以10%茶树精油组最高,25%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BUT较治疗前升高,并于第4wk达到峰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BUT以25%茶树精油组最高、10%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FL、SⅠt较治疗前降低,并于第4wk达到最低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FL均以25%茶树精油组最低、10%茶树精油组最高(均P<0.008)。结论:与10%茶树精油组相比,15%茶树精油组可有效驱螨、缓解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眼部体征,且安全性高于20%、25%茶树精油组,可作为抗蠕形螨睑缘炎茶树精油的首选浓度。  相似文献   

17.
杨钊  李凤媚  何文静  陈琦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92-1996

目的: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的改善。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7-01/2020-07在我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52例10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52眼使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6例52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12wk的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压。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BUT、SⅠ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2、4和12wk后,试验组患者BUT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12wk,试验组比对照组SⅠt增加、神经纤维直径增粗、串珠数减少、弯曲度评分降低(均P<0.05),治疗12wk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

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安全有效,有助角膜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和单纯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短期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10/2020-0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就诊的MGD患者共40例8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中试验组双眼接受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照组双眼接受单纯睑板腺按摩,治疗时间间隔为2wk,整个试验期间两组均双眼应用玻璃酸钠每天4次,在每次治疗之前及最后一次治疗2wk后进行指标评估,从而评估IPL联合睑板腺按摩的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OSDI、SPEED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睑板腺功能评估(MGE)、泪膜脂质层厚度(LLT)均升高,对照组升高较试验组慢,且第二、三次治疗后试验组MG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均升高。两组角膜染色均下降,对照组下降较试验组慢,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视觉质量持续改善,但对照组改善较试验组慢,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泪液分泌、不完全眨眼比例、睑板腺缺失率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受试者未出现皮肤、视力损害、眼压改变、眼前节炎症等并发症。结论:IPL联合睑板腺按摩与单纯睑板腺按摩对MGD均安全有效。IPL见效更快,效果可能有累积效应,在达到一定治疗次数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