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例一:周××,女,54岁。1978年8月5日诊。右胁疼痛并放射至背部,反复发作五年。曾多次去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胆囊炎”,此次病发前来治疗。自诉:恶心呕吐、胸闷发热、食欲减退、大便秘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治法:疏肝泻火,利胆止痛。金钱草15克、陈皮10克、白英15克、凤尾草15克、荷包草15克、川楝子15克、黄柏15克、香附12克、柴胡12克、大黄(后入)10克。服药三剂后,除胃纳较差外,余恙均除。  相似文献   

2.
胆道结石     
<正> 处方及服法:乌桕寄生15克,金钱草4.5克,龙胆草12克,栀子12克,元胡9克,郁金12克,大黄15克,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服。病例介绍:李××,女,50岁。自1971年开始出现上腹剑突下偏右疼痛,并向右肩胛区及腰部放射。1979年5月病情加重,疼痛频繁加剧,时有绞痛,伴呕吐、畏寒发热、巩膜黄染。经某医院诊为胆囊炎及胆石症,给予抗菌素及硫酸镁等治疗,症状缓解,但每周仍绞痛1~2次。1979年10月住广西医学院附院检查治疗,拟诊为慢性胆囊炎及胆道结石,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回柳后仍反复疼痛,不能坚持工作,同年11月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中,使用大剂量芒硝(20~30克),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发现,在治疗患此类疾病的孕妇中,无一例引起流产。因此,笔者对历代医家“芒硝妊娠忌用”之说产生了异议。兹举一例说明之。许×,女,26岁,已婚,住院号171。1980年1月10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胆囊炎和胆石症在急性发作期,右肋下绞痛、拒按、痛引胃脘、或彻肩背、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甚或出现黄疸,为急腹症之一,临床并非少见。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为中清之腑,腑以通为用,故“肝以疏散则和,胆以泄降则平”。据此,运用基本方柴茵金合剂以疏肝利胆为主,辨症加减,治疗胆囊炎和胆石症,效果比较满意。兹报告如下: 药物组成与用法:柴胡10克、茵陈15克、金钱草20克、赤芍10克、广木香6克、鸡内金6克、郁金10克、白芥子10克、青皮10克、玄胡10克。以上为一日量煎服。如恶心呕吐加法夏、代赭石;大便秘结加黄芩、  相似文献   

5.
陈军梅 《陕西中医》2007,28(1):28-29
目的:观察疏肝实脾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疏肝实脾汤(柴胡、郁金、白芍、炒白术、党参等)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56例。结果:总有效率92.9%。提示:疏肝实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病例一:李××女30岁农民1981年12月12日就诊。患关节疼痛旬余,经治不效。症见四肢关节红肿疼痛拒按,活动受限,右足为甚。发热恶风,口渴烦闷,形体羸弱。舌红、苔黄,脉滑数。体温38.5℃。证属热痹。治拟清热为主,佐以疏风胜湿。投大秦艽汤加减。处方:生石膏100克(先煎) 秦艽20克川芎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川羌15克白芷20克黄芩15克生地20克当归25克  相似文献   

7.
一、牙痛何××,女,32岁,1981年5月就诊。患牙痛已数日,曾服抗菌素、止痛药无效,现牙剧痛,牙龈红肿,口不渴、微噤,微恶寒,吐涎沫,舌苔薄白,脉沉。处方:麻绒10克、盐附子(漂)5克、细辛5克、石膏15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夏枯草20克、赤芍20克。  相似文献   

8.
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6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在入院时均有典型病史、症状、体征、并经B超检查确定.其中胆囊炎28例,胆石症并发胆囊炎37例;男性29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3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1年~2年11例,3年~4年13例,5年~10年16例,10年以上8例.临床主要症状:发热者44例,其中:37~38℃13例,38~39℃19例,39℃以上12例.胆绞痛者65例.黄疸者21例,其中指数在10μ以下7例,10~30μ9例,31μ以上5例.周围血象:白细胞在10×10~9/L以下者16例,(10~15)×10~9/L者25例,(15~20)×10~9/L者18例,20×10~9/L以上者6例.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对单味药物的特殊作用,积累了一些心得,兹介绍如下。【王不留行治胆囊炎】王不留行疗月闭、通乳汁为妇科常用之品。笔者根据其活血通经、苦泻宣通之性,用于宜通宜利的胆囊炎的治疗,每收良效。如治朱××,男,45岁。患慢性胆囊炎四年,近因嗜酒而加重。症见右胁下痛甚,且向后背及双侧肩胛放射,发热,口苦,苔黄腻,脉弦。予以南开清胆利湿汤加王不留行30克,服药2剂疼痛即止。再如治一女性胆石症患者,平素常服清热利胆排石之品,病未得除,又加腹泻、纳差等证。予干姜6克,王不留行  相似文献   

10.
验方三则     
一、遗尿症处方:桑螵蛸20克,破故纸20克,覆盆子20克,乌贼骨20克。水煎服。日2次。适应症:遗尿。例:李××,女,13岁,锦县新庄子公社曹家大队学生。该患已十多年,经常尿床,经治疗始终未愈,于1981年9月1日前来治疗,投予上方服至4剂,遗尿已停,为巩固疗效继服四剂,经随访从未复发。二、牙痛处方:葛根25克,生石膏20克,生地20克,薄荷15克,甘草15克。每付水煎三次,每次煎至100毫升,日二次口服。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以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小儿札目三例,现择一介绍如下: 曾××,男,8岁。1982年元月12日诊。患儿两年前患黄疸性肝炎,热退后出现左眼频频眨动、干涩痒痛如有异物。时有左手颤动、右肩抽动。久治无效。烦躁易怒,口苦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略数。此肝胆郁热生风,予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6克,柴胡6克,木通10克,泽泻15克,车前子10克,甘草5克,当归6克,生地20克,谷精草15克,菊花15克,刺蒺藜15克,服三剂札目与手颤停止。前方去栀芩,加葛根15克,威灵仙15克,服二剂肩抽亦止。唯情绪激动时左眼微有眨动,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弦。此脾气不足,肝气有余,予健脾疏肝法;路参、茯苓、苍  相似文献   

12.
我科接诊5例误将天仙子为地肤子配方引起的中毒患者,患在服用含天仙子的汤药后均出现口渴、头晕、视物昏光、舌硬、谵语、下肢无力等中毒症状。例1:张××,男,20岁,工人,1986年9月20日诊。因全身泛发风团瘙痒、受风着凉加重而就诊。前医诊为荨麻疹,投予中药汤剂(金银花20克白芷15克葶苈子10竞羌活15克防风15克 荆  相似文献   

13.
代××,男,47岁,干部,1985年4月5日就诊。患阳事不举五年,近三年加重,已无性欲要求,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曾肌注荷尔蒙月余)。诊见阳物不举,周身刺痛,面色晦暗,舌色暗紫有瘀斑,脉沉涩。诊为:阳痿(瘀血内阻)。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投予血府逐瘀汤。方药:当归15克枳壳10克熟地2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川芎15克牛膝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后症状好转,已有性要求,但不能合房,20余剂后能正常合房,余症消失,随访十个月,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4.
医案两则     
<正> 一时××,女,51岁。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胆囊炎”。拒绝手术治疗,转请中医诊治。右上腹胁部阵发性疼痛,发作时呕恶汗出面青黄。大便调,小便黄,食少腹胀,舌苔黄腻边红有剥脱。证属肝胆郁滞,久而化热。当疏肝利胆清热: 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蚤休9克金钱草45克生内金9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白芍12克灵脂9克没药3克6—14剂,煎服。二诊:痛缓,口苦消失,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脉弦,舌苔退。遵前法再服:  相似文献   

15.
姜××,男,56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1989年4月20日在我院外科行胆囊切除。术后十小时小便点滴不下,少腹部胀痛难忍,经药物治疗无效,而请针灸科会诊。检查:膀胱明显膨隆,膨胀至脐下约  相似文献   

16.
阴痒外治法     
方药:苦参30克、黄柏15克、白藓皮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白矾30克、芒硝30克。用法:将上药煎水熏洗外阴,然后坐浴10~15分钟,每晚睡前一次,连用一周。病例:汪××,女,29岁,患外阴瘙痒症半年余,经用西药PP水外洗,并打针,服药治疗无效。后用上方七次即愈。  相似文献   

17.
<正> 不宁腿综合征又称EKbom综合征,不安腿征、多动腿征。常误诊为神经官能症。中医多误为痹症。我们自1971~1983年,诊治3例均采用桃红四物汤加针刺治疗,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 方药、用法:桃仁15克,红花20克,当归20克,熟地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加水1500ml,文火水煎,浓缩为200ml,分2次温服。同时针刺患肢足三里、解蹊、后蹊,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分钟。案例:孙××,男,40岁。小腿深部难  相似文献   

18.
一、胃阴不足型主症:胃脘隐痛,有灼热感,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治则:滋养胃阴方药:“自拟”滋养胃阴汤:生地、玄参、麦冬各12克,沙参、石斛、花粉各15克,扁豆、白芍、山药各10克,甘草、黄连、吴萸各6克。病案举例:贺××,女,46岁,工人。1986年5月12日初诊,病历号:10867。有胃脘痛史5年多。近日胃脘隐隐作痛,尤以饭后明显,口干苦无味,嗳气,嘈杂似饥,时作干呕,大便秘结,伴头晕,神疲乏力,面色晦滞,形体消瘦,有右胁下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数。经洛阳医专附属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超声波检查报告:胆囊炎伴胆石症。  相似文献   

19.
例一崔××,女,27岁,1983年8月19日诊初。产后四肢关节疼痛,服中药和注射西药均无效。现已两月,又患咳嗽气喘,服土霉素和止咳糖浆亦无效。脉细数,此血虚有热,拟方如下:生地15克,当归15克,百合15克,冬花15克,全萎15克,桑枝15克,忍冬藤15克,生白芍9克,川芎9克,百部9克,丹皮9克,秦艽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此方服3付,症状减轻,9付全愈。例二田××,女,30岁,1983年8月22日初诊。产后两月,恶露未净,有时颇多,此血虚所致,拟方如下:当归身24克,川芎  相似文献   

20.
许××,男,35岁,1978年5月17日就诊。一年前因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曾于某医院施外科取石术。一年后再次发病,因拒绝手术而来我院中医科求治。症见右胁下及胃脘部剧烈疼痛,并放射至肩背,拒按,坐卧不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恶心欲吐,溲短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检查:右上腹胆囊区压痛明显,可触及2×3平方厘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