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01~2005-12我院共发生腰椎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3~65(平均57)岁。病史3周~4个月。均主要以腰痛、腿痛就诊。其中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4例,伴双侧下肢疼痛2例。本组初次就诊时均行腰椎CT检查,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突出,均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
2003-06~2006-07我院共收治腰椎滑脱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因朐腰椎转移瘤出现腰腿痛而被临床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时有发生,这方面也有不少报道.现将我科2006年至2010年胸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特点进行归纳分析,为临床骨科医生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进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3):230-230
股骨头坏死常为无菌性坏死 ,因其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相似之处 ,加之基层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 ,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将笔者收集的 14例误诊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中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2 871岁 ,平均 48 6岁。 14例均以髋膝疼痛就诊。 10例行腰椎CT扫描 ,6例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4例提示骨质增生。 11例摄X线腰椎片 ,4例提示腰椎骨质增生。 2例未做任何检查 ,即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1例摄双侧髋关节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14例均按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不佳 ,后再经X线或CT检查发现股骨…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内肿瘤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降低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腰椎管内肿瘤误诊漏诊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程早期均因腰腿痛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相应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经MRI检查提示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明确诊断.35例中28例术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漏诊椎管内肿瘤;7例将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结论:腰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有不同之处,应详细采集病史,认真体格检查,结合CT和MRI检查综合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对腰椎结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突出症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 1984年 4月~ 2 0 0 2年 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2 8例中 2 6例诊治失误的临床资料 ,并分析失误原因。结果导致诊治失误的原因依次为治疗方法选择不当 13例 ,髓核残留 10例 ,定位探查错误 2例 ,误诊 1例。结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失误的原因较多 ,因此应重视临床体征与影像学检查 ,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减少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采用腰椎牵引、腰屈伸肌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3例,男 78例,女 45例,年龄 25~ 71岁,平均 45.2岁,病程 3 d~ 21年。将 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66例,对照组 57例,观察组采用腰椎牵引、腰屈伸肌训练,对照组仅采用腰椎牵引,中央型或碎块突出到椎管型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除外。急性者卧床 2~ 7 d,采用电脑自控牵引床腰大肌姿势体位牵引, 1次 /d, 30 min/次,连续牵引,牵引重量自体重 50%~ 100%, 15 d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 2个疗程;同时卧床 2~ 7 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恶性肿瘤晚期腰椎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2005年6 053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1例夜间痛明显,13例局部叩击痛。19例均摄腰椎X线片,示腰椎骨质破坏3例;16例行CT检查均发现椎间盘突出,骨质破坏2例;10例行腰椎MRI检查示9例腰椎局部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例,碱性磷酸酶增高2例。14例穿刺活检确诊,5例经ECT全身骨扫描确诊。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过程中,如无明显诱因出现明显腰部酸胀样疼痛,夜间剧烈,局部叩击痛,疼痛渐进性加重,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而无其他炎性疾病,需考虑恶性肿瘤晚期腰椎转移的可能性,需行腰椎MRI、ECT全身骨扫描检查或穿刺活检,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准确鉴别诊断腰腿痛(附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使医务工作者对腰腿痛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误诊误治仍未能完全避免。我院自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共 6 73例 ,其中 2 1例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为其他疾病 ,误诊率 3 12 %。本文就此 2 1例误诊误治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35~ 6 4岁 ,平均 4 3.5岁。1 2 误诊及确诊情况 本组入院初期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经仔细问诊、查体及CT或MRI检查 ,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 4例 ,脊髓型颈椎病、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仰卧位、俯卧位过屈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的影响。方法:我院放射科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区间内抽取的5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所有患者均为腰椎外伤,实行仰卧位、俯卧过屈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检查效果。结果:仰卧位和俯卧过屈位检查分型中,分别包括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粘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10例、5例,38例、8例、4例。手术前1d、术后3d、术后30d、术后90d, S1和L5神经根受损患者患侧神经根FA值比较,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仰卧位、俯卧过屈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可明确该病患者的分型、S1神经根受损和L5神经根受损患者患侧神经根FA值、受压神经根位置改变等状况。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收治的盆腔脓肿导致的下肢疼痛、不能负重活动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囊肿的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0岁.以腰腿疼痛并活动受限40 d余主诉入院.40 d前,患者无诱因感腰及左下肢疼痛,呈持续性,渐活动受限,难以直立行走,在基层医院治疗2周无好转,转至市中心医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囊肿、盆腔炎症继续保守治疗28 d,症状未缓解,送来我院就诊.经查体及阅片后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囊肿、左侧盆腔肿块性质待定诊断收住人院.  相似文献   

13.
任月林  任旭飞 《疼痛》1999,7(4):160-161
笔自1996年11月~1997年12月1年间,在收治的473例颈、腰椎疾病中,1例颈椎肿瘤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腰椎肿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根据全身症状、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并给予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对8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腰椎MRI检查,诊断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统计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影像改变的比例。结果 84例股骨头缺血患者中,27例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只有3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有32.1%的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应该注意避免将股骨头缺血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关于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小关节角的关系研究 ,文献述及较少。本文通过正常人 70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0例的腰椎小关节角的 CT对照 ,探讨腰椎小关节角与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内在联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70例 ,其中男 35例 ,女 35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4 1.6岁 ,均无腰腿痛症状及脊柱腰椎疾患。腰椎间盘突出组 :12 0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6 0例 ,年龄 2 2~ 6 7岁 ,平均 39.2岁 ,均有临床腰腿痛症状 ,并经 CT扫描证实有椎间盘突出。突出组 12 0例中 ,共由 2 14个椎间盘突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例以左臀部、左大腿后侧疼痛10个月入院,1例以右臀部及下肢疼痛1年余入院。外院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相关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转我院后经腰椎MRI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变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结合症状体征、发病特点及疼痛部位与突出间盘神经根定位不符,确诊为盘源性腰痛。经腰椎等离子射频和(或)针灸及椎旁神经阻滞后痊愈。结论对于慢性腰痛患者应该考虑盘源性腰痛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注意辨别不典型症状、体征,及时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可一定程度减少临床误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3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适反应(P0.05)。结论: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例1] 女,40岁.因左下肢疼痛、行走困难3 d就诊.曾在外院行腰椎CT检查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于当地诊所行推拿治疗,症状未缓解,入我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拔伸牵拉下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0例,均给予腰椎牵引、手法推拿、理疗及相应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并给予腰椎牵引的同时加以拔伸牵拉.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疗程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拔伸牵拉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腰腿痛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长杰 《中国康复》2001,16(4):224-224
1999年 5月 - 2 0 0 1年 3月 ,我科以腰腿痛待查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的患者中 ,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有 7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恶性肿瘤误诊为腰腿痛患者 7例 ,男 5例 ,女2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 47岁 ;病史 1个月 - 3年 ;患者多有吸烟史 ;入院前均进行腰椎 CT检查 ,提示腰椎间盘向后或向后外侧突出 ,其中 4例腰椎X线平片示椎体有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 ;入院诊断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腰椎牵引、低中频电疗、温热疗法及静脉滴注等。2 结果7例患者经多种方法治疗后 ,症状不能缓解 ,自觉症状加重 ,夜间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