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野菊花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野菊花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野菊花颗粒的抗炎作用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进行野菊花颗粒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野菊花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具有明显的减少作用。结论野菊花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野菊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菊花是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神经保护、保护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且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本文综述了野菊花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对野菊花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总黄酮和挥发油的药理作用,野菊花毒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为野菊花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野菊花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菊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近年药理研究发现,野菊花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免疫、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保肝及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潜力.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归纳野菊花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为野菊花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谈谈野菊花     
本文简要介绍了野菊花的植物来源、药材鉴定,概述了野菊花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研究现状,并表述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文献对野菊花不同部位的黄酮有所报道[1],但对野菊花挥发油成分的报道甚少.据文献报道,野菊花挥发油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2,3].但由于品种、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同产地的野菊花的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野菊花含有下列三种主要成分:(1)甙类成分,包括野菊花甙、柳穿鱼甙、木犀草素、香豆精类等。(2)苦味成分,包括野菊花内酯、野菊花素—A等。(3)挥发油成分,包括樟脑、樟烯等。从野菊花所含有的成分来看,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冠心病治疗药物。野菊花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广泛分布,当其开花时满山遍野取之不尽。因此我们选择为所研究的中草药样品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野菊花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野菊花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胰酶样蛋白酶(TLP)活性的影响,为野菊花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牛心脑浸液培养基(BHI),低、中、高浓度对倍稀释的野菊花提取物(0.1563、0.3125和0.6250 g·L-1)和一定浊度的P.g菌悬液,实验分为低、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阳性对照组(不加野菊花提取物)和阴性对照组(加入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不加P.g)。各组含溶液的EP管在37℃恒温条件下厌氧培养48 h,测定培养物上清液和菌细胞破碎后上清液中TLP活性和蛋白水平,计算TLP比活。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中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降低(P<0.05),各组上清液中蛋白水平和TLP比活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野菊花提取物对TLP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小虎 《中外医疗》2013,(12):124-125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野菊花、板蓝根、半枝莲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用药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野菊花、板蓝根、半枝莲联合用药雾化治疗方案,治疗为2个周期并进行用药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58%,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野菊花、板蓝根、半枝莲联合用药雾化治疗方案优于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感冒康胶囊是由60%穿心莲、12%一枝黄花、15%野菊花、13%兰花参等中药组成的胶囊制剂,临床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本文采用薄层层析对其中穿心莲、一枝黄花、野菊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及野菊花外洗预防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产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生化颗粒口服(10 g/次,3次/d)结合野菊花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产复康颗粒(20 g/次,3次/d)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平均止血时间及产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感染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化颗粒可缩短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止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配合野菊花外洗,可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菊花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菊花茎叶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菊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药菊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集怀菊、杭菊及野菊的顶部幼嫩茎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以C-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怀菊、杭菊、野菊的茎叶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36个、48个和35个化合物,分别确认30、27、2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与相关文献比较发现,菊花茎叶挥发油与菊花花序挥发油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菊花茎叶与花序的药用功能相似,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基础.结论:菊花茎叶挥发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07-110
目的研究中西药联合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抗菌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联合治疗MDR-P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煎煮法制备提取液,采用两倍稀释法观察中药对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棋盘格稀释法测定中西药的MIC,通过计算部分联合抑菌指数(FIC)的分布评价中西药联合效果。结果五种中药对MDR-PA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五倍子对MDR-PA抑菌作用最强;亚胺培南与小檗碱、头孢他啶与五倍子联合有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协同相加率超过80%。环丙沙星与五种中草药联合显示无关作用;三种抗生素与五种中草药联合均无拮抗作用。结论赤芍、五倍子、野菊花、鱼腥草、小檗碱对MDR-PA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亚胺培南与小檗碱、头孢他啶与五倍子联合可以增加各自对MDR-PA抗菌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肛门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508例随机分成三组,年龄(21—49)岁,平均(32±9)岁。第1组:经肛门塞入野菊花栓和氟嗪酸栓组(148例);第2组:口服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组(161例)。第3组:经肛门塞入野菊花栓和氟嗪酸栓联合口服阿奇霉素片组(199例)。对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患者自觉症状评分;2次前列腺液(EPS)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①第1组患者痊愈率53.1%,有效率85.3%;第2组痊愈率43.9%,有效率66.9%;第3组患者痊愈率77.4%,有效率87.9%。第3组与第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率第1组11.9%,第2组14.6%,第3组14.1%,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单纯肛门给药或单纯口服给药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批次的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质量,以期为雪菊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解剖镜对雪菊和CTv-1头状花序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通过花冠和内外苞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种雪菊的HPLC指纹图谱、2种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和奥卡宁)含量以及雪菊总糖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在显微组织构造、指纹图谱相似度和3种成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在外观性状方面,CTv-1的舌状花冠为纯黄色,花朵完整且不易破碎,而雪菊是由黄色和深褐色两种颜色组成。结论 2种雪菊商品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不易破碎的CTv-1更适合作为茶用雪菊,易破碎的雪菊可以作为药用原料。本研究为雪菊商品市场用途定向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雪菊的基原鉴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雪菊性状以及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雪菊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其指纹图谱,从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方面对雪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雪菊性状特征,头状花序符合菊科共有特征,舌状花两色,上半部黄色,基部约1/2处紫褐色;粉末显微特征,黄色具刺的球形花粉粒、淡黄色至棕红色的分泌道碎片、乳头状突起的单细胞毛、花药基部细胞和花粉囊内壁细胞为其较明显的特征;建立了雪菊HPLC指纹图谱。结论雪菊性状特征符合菊科共有特征,与其同属植物剑叶金鸡菊和大花金鸡菊相比特征明显;研究补充雪菊生药学研究的不足,为雪菊系统的基原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开封培育菊花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测定开封培育菊花品种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开封培育菊花品种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在浓度为20~4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34%,RSD为2.48.结论:所测的8种开封培育菊花中有3种(大黄菊、小白菊、紫菊)总黄酮的含量高于怀菊花.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类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硫熏前后菊花中的挥发油,通过GC MS/MS联用技术对比菊花硫熏前后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 从硫熏前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01个色谱峰,硫熏后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出227个,菊花硫磺熏蒸前后挥发油共有成分有27个,硫熏后新出现72个成分,消失了50个成分。结论: 硫熏前后菊花挥发油成分、数量和含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索硫熏菊花和其他硫熏中药的区分鉴别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