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病毒嵌合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病毒(Flaviviridae)是一类具有抗原交叉反应性的病毒总称,其基因组为约11kb长的单正链RNA分子,只含有一个ORF,编码有C-prM/M-E结构蛋白和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非结构蛋白.大多数黄病毒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脊椎动物而传播,主要引起人类疾病的有黄热病病毒(YFV)、乙型脑炎病毒(JEV)、登革病毒(DV)和蜱传脑炎病毒(TBEV)等,虽然YFV、JEV的减毒活疫苗已推广应用,但TBEV灭活疫苗效果尚不可靠,而安全有效的DV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因此积极研制包括4个型DV在内的黄病毒减毒活疫苗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自1991年Bray等学者[8]首先构建DV嵌合疫苗以来,黄病毒嵌合疫苗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人类预防和控制黄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本文概括了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猪是乙脑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叮咬了带乙脑病毒的猪后,病毒在蚊体内增  相似文献   

3.
乙型脑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全球每年病死人数超过1万人^[1]。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流行。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CDC报告的病死率约为25%,存活者约半数留下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对乙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适合检测蚊虫携带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反转录半巢式PCR(RT-heminested-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黄病毒属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nonstructuralproteins gene) NS5序列,在保守区设计2对(3条)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以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 cDNA、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Ⅰ~Ⅳ型cDNA为模板优化条件建立RT-heminested-PCR方法;以日本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 strain)测定该方法的敏感度,并用于野外采集蚊虫检测.结果 在50只淡色库蚊中RT-heminested-PCR方法检测减毒活疫苗JEV最低检出浓度为1×10-2 PFU/mL.用该方法检测云南省普洱市采集的54组(540只)蚊虫,扩增产物经测序确认9组含有乙型脑炎病毒、3组含有登革病毒Ⅱ型、1组合有登革病毒Ⅰ型、1组含未报道的黄病毒属病毒,该病毒与Quang Binh virus同源性最高.结论 黄病毒属病毒通用引物RT-heminested PCR方法适合于蚊虫种群黄病毒属病毒监测.其不但适应已知黄病毒属病毒的检测,而且具备检测新型黄病毒属病毒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通海县蚊虫携带的乙型脑炎病毒(JEV)情况、分子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2015年7月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采用诱蚊灯在调查点通宵捕捉蚊虫,蚊虫研磨后分别接种BHK-21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使用黄病毒属特异引物进行初步鉴定,使用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使用Megalign、Genedoc、Mega7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捕获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2300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78%)。分46批进行病毒分离,获得2株阳性分离物,接种BHK-21细胞96h,引起细胞病变。使用黄病毒属特异引物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均为阳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与疫苗株SA14-14-2在E基因存在12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与乙脑病毒毒力相关的位点上存在6个差异位点。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新分离病毒与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位于同一进化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8%~99.1%和98.0%~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云南2016年蚊虫中分离的乙脑病毒株JEV/mosq/YN/2016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9.8%。结论云南省通海县分离的2株病毒鉴定为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其与云南省近年来流行的毒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近。2毒株的E基因上与毒力相关的关键位点中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结构域Ⅲ的关键抗原未发生改变,因此SA14-14-2减毒疫苗株仍可用于该地区人群的免疫接种,以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通海县蚊虫携带的乙型脑炎病毒(JEV)情况、分子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 2015年7月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采用诱蚊灯在调查点通宵捕捉蚊虫,蚊虫研磨后分别接种BHK-21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使用黄病毒属特异引物进行初步鉴定,使用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使用Megalign、Genedoc、Mega7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捕获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2 300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78%)。分46批进行病毒分离,获得2株阳性分离物,接种BHK-21细胞96 h,引起细胞病变。使用黄病毒属特异引物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均为阳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与疫苗株SA14-14-2在E基因存在12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与乙脑病毒毒力相关的位点上存在6个差异位点。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新分离病毒与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位于同一进化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8%~99.1%和98.0%~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云南2016年蚊虫中分离的乙脑病毒株JEV/mosq/YN/2016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9.8%。结论云南省通海县分离的2株病毒鉴定为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其与云南省近年来流行的毒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近。2毒株的E基因上与毒力相关的关键位点中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结构域Ⅲ的关键抗原未发生改变,因此SA14-14-2减毒疫苗株仍可用于该地区人群的免疫接种,以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猪为宿主,经蚊传播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成为人类脑炎疾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并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因此,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特效药面市,但对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系统介绍较少,本文就近10年来抗流行性乙型脑炎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病毒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病毒,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传染病的病原体,该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常常被误诊或冠以“无名热”,目前我国已经证实对军民健康威胁较大的黄病毒有登革病毒(DEN)和乙型脑炎病毒(JEV)。本研究在黄病毒的NS1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5对内引物,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基因检测技术。构建了登革病毒国内分离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乙型脑炎病毒野毒株SA14包膜蛋白K279M突变株感染性克隆并拯救病毒,探索K279M突变对其毒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有K279M突变的乙脑突变病毒全长cDNA质粒,经酶切鉴定后,以其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RNA,电转染BHK21细胞,得到恢复病毒JEV SA14 (K279M)。分别用野毒株JEV SA14和JEV SA14 (K279M)接种BHK21细胞和脑内接种昆明鼠,比较突变株与野毒株的蚀斑大小、生长特点以及对昆明鼠的神经毒力。结果酶切鉴定表明,突变病毒感染性克隆成功构建。病毒蚀斑试验显示,JEV SA14 (K279M)的蚀斑直径约为2~3 mm,大于野毒株蚀斑直径的1~2 mm。突变株病毒LD50为0.21PFU,大于野毒株病毒LD_(50)的0.05PFU。结论乙脑包膜蛋白K279M突变增大了病毒的蚀斑,但降低了病毒的脑内神经毒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检测猪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用乙脑病毒感染C6/36白蚊伊蚊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猪血清中JEV-IgG抗体的IFA方法,并用于猪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功建立特异的猪JEV-IgG的IFA检测方法,并对50份母猪、55份仔猪和65份屠宰猪的血清进行检测。乙脑血清抗体效价≥1:200的分别为88.00%,10.91%和24.62%。结论建立的IFA方法能较好的用于猪血清乙脑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