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回顾性分析置管方法、置管后护理及导管应用情况。结果共4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1次穿刺成功36例,2次穿刺成功6例,1次成功率85.7%,平均置管时间22天,其中最长37天,最短4天(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家长放弃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例,因输液中断发生导管堵管1例。拔管后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41例,结果均阴性。结论 PICC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插管过程出现合并症少,术后易于固定,在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导管(PICC)的置管方法、临床应用、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PICC具有穿刺简便、成功率高、安全、由护士独立操作等优点,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胃肠外营养疗法等。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充分考证后,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于2005年6—7月共进行了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全部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充分考证后,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于 2005年6-7月共进行了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 PICC导管,全部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保持静脉通道开放,解决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因喂养不耐受需长期静脉营养支持,而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以及外周静脉输液浓度受限的难题,在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中已得到广泛使用。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65例极低体重儿施行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术,并与同期运用外周静脉穿刺治疗的59例极低体重儿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比较导管组(63例)与非导管组(38例)在院内感染、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导管组院内感染率(17%)与非导管组感染率(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体重增长(11.7±2.0 g/kg?d)明显高于非导管组(10.6±2.3 g/kg?d);导管组的住院天数(40±11 d)明显短于非导管组(45±14 d);导管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导管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静脉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中,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显著优于非导管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而且院内感染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中应用的价值。方法胎龄(31.0±2.17)周、出生体质量为(1430±200)g早产儿41例经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及时X线检查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结果经右上肢静脉穿刺30例,左上肢静脉穿刺11例,右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率最高(43.9%)。导管顶端到达位置上腔静脉20例,锁骨下静脉12例,右心房2例,颈静脉4例,腋静脉3例。导管置入长度(12.45±2.34)cm,经右侧上肢置入长度(11.87±1.96)cm,经左侧上肢置入长度(14.05±2.63)cm。导管留置时间(17.95±7.92)d,左右侧上肢留置时间无显著差异。穿刺时日龄(7.39±3.79)d,体质量(1320±180)g,拔管时体质量(1720±320)g。24例计划性拔管,其他原因拔管4例导管感染,2例脱管,2例导管折断,3例静脉炎,6例堵管。治愈37例,4例自动出院。结论应用PICC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提高置管水平,加强导管护理,是减少PICC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不同静脉通路建立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救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入住本院的VLBWI 89例,分为联合导管组(联合UUC和PICC)28例、PICC组31例和外周静脉(PIN)组3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重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部分生化、感染指标.结果 联合导管组患儿脐静脉插管一次操作均能成功,成功率高于PICC组(77%),导管留置时间更长;与PIV组比较,联合导管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次数(13.2±3.3)次、呼吸暂停发生次数(61.1±7.5)次明显减少(P<0.0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12.0±3.0)d和低血糖持续时间(1.5±1.3)h明显缩短(P<0.05);而感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UVC和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减少刺激,且不增加感染等优点,值得VLBWI救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cl 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或刺激性药物的静脉输液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在生后几周内无法从胃肠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存在,常常需要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反复的静脉穿刺有可能引起缺氧、体温不恒定或感染,我科自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为106例VLBWIs实施PICC术,现将应用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应用于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经验。方法:选择贵要、肘正中、头静脉、腋静脉置管,持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SaO2)。结果:20/22例(90.9%)患儿成功置管。17/20例(85%)顺利过度到完全胃肠道喂养,平均留置时间为(13.2±6.4) d。其中出现发绀3例、条索状静脉炎3例、塞管1例、导管末段细菌培养阳性3例。发绀患儿在穿刺次数、操作时间上有极显著性差异;条索状静脉炎与胎龄有关。结论: PICC使VLBW患儿顺利完成营养过度;穿刺技术,无菌操作及导管管理是成功施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在预防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6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地塞米松组92例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0.08 mg·mL-1稀释液50 mL浸泡PICC导管,生理盐水组94例使用生理盐水50 mL浸泡PICC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 min。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组静脉炎发生率14.1%(13/92),平均出现时间为(4.4±1.0)d,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3.0%(31/94)和(2.8±0.8)d,地塞米松组静脉炎严重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能降低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能延缓静脉炎出现时间,未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的VLBWI 86例,分为PICC 46例和外周静脉穿刺(PIV)组4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感染指标.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为1.4±0.2,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为61.2±8.7,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为(12.8±2.8)d,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9±1.4)h,与PIV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感染指标阳性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是有效地应用于VLBWI的长期通畅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4.
周围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运用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经皮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极低体重儿 (VLBW )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皮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40例极低体重儿 ,并与同期运用外周静脉穿刺术 (PIV)治疗的 3 7例极低体重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ICC组与PIV组比较 :穿刺次数、住院时间减少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静脉运用时间、血培养阳性率及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 3 0d两组体重比较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ICC组 40例拔管的原因 ,其中不再需要 2 1例、感染 5例、机械并发症 6例、死亡 4例及其它 4例。结论 PICC可以方便的提供极低体重儿静脉营养 ,顺利过渡到胃肠道喂养 ;PICC减少了极低体重儿静脉穿刺的次数 ,从而减少人为的过度刺激 ,降低氧和能量的消耗 ;PICC可以使极低体重儿体重增长迅速 ,减少住院时间 ,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3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对本科2011年3-7月6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危重症患儿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应用情况,并对不同置管途径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股静脉置管术构成比最高,颈内静脉置管多用于透析治疗,构成比其次;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应用较少。股静脉置管途径中,左右两侧股静脉置管一针成功率、成功置管时间和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1岁组和<1岁组置管一针成功率和成功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0.0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中心静脉置管途径中,休克组和无休克组置管一针成功率、成功置管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患儿救治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因顾虑并发症的发生,本着救治需求和医疗安全角度,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常规应用受到限制,股静脉置管操作简便,风险较低,重大并发症发生少,具有首选应用价值。休克患儿中心静脉置管相对较难,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儿童重症监护室危重患儿抢救治疗时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对儿童重症监护室2013年4月至9月共6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危重症患儿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不同置管途径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股静脉置管构成比最高,占总穿刺例数的60.9%;颈内静脉置管构成比其次,占总穿刺例数的34.7%;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较少,仅占总穿刺例数的4.3%.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其中经颈内静脉置管占总发生率的33.3%,股静脉置管占总发生率66.7%,两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05).三种不同置管方式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及危重患儿抢救中可安全、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07年2月113例放置PICC和102例置PIV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PICC组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6%,PIV组为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22.5±13.4)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4.7±9.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期间PICC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16.6±12.5)g/d,PIV组体重增长为(14.4±22.1)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显著减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静脉穿刺的次数,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胸腔积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早产儿;例1为26~(+5)周分娩,出生体质量800 g,于放置PICC后8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并胸腔闭式引流6天后胸腔积液治愈;例2为29~(+3)周分娩,出生体质量1240 g,于放置PICC后3天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部X线片提示为双侧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双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后治愈。根据胸水常规和生化指标,结合病史,例1符合乳糜胸诊断,例2考虑为液体外渗。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较少见,但病因不一且进展迅速;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源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或中心静脉伴随血源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进行特征分析并评估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需要PICC置管的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导管数据,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拔除日期和PICC抗生素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CC患儿发生CRBSI或CLABSI的危险因素。结果NICU患儿中共446例需要PICC置管,平均胎龄为(30.8±4.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80±810)g;中位年龄为9 d;PICC留置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8 d。CLABSI和CRBSI的发生率分别为每1000导管日5.6和1.46。PICC致CLA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n=19)和肺炎克雷伯菌(n=11),CRBSI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n=6)。PICC致CLABSI的风险随着PICC置管持续时间和抗生素的持续使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头颈部位置管的感染概率低于上下肢置管(P<0.05),且上述情况在出生体重<1500 g的患儿中更加显著。PICC致CRBSI的风险随着胎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CRBSI和CLABSI仍然是NICU医院感染中的重要问题。识别导致CRBSI和CLABSI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治疗及管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新生儿经上肢静脉和经下肢静脉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Web of Knowledge、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有关新生儿经上肢静脉行PICC与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效果比较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其中8项为随机对照研究,10项为队列研究,包含研究对象4 890例。经下肢静脉行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RR=0.83,95% CI:0.75~0.92,P < 0.05)、感染发生率(RR=0.77,95% CI:0.60~0.99,P < 0.05)、导管异位发生率(RR=0.28,95% CI:0.18~0.42,P < 0.05)、液体渗漏发生率(RR=0.52,95% CI:0.40~0.70,P < 0.05)、非计划性拔管率(RR=0.82,95% CI:0.69~0.98,P < 0.05)均低于经上肢静脉PICC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上肢静脉PICC组(RR=1.17,95% CI:1.05~1.30,P < 0.05),留置时间短于上肢静脉组(MD= -0.93,95% CI:-1.26~0.60,P < 0.05)。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优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