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1995-12起,我们对8例多发褥疮应用皮康霜外搽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均为入院时已有褥疮,男6例,女2例,年龄56~63y。晚期肿瘤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褥疮发生的部位:骶尾部8处,背部5处,踝跟部4处,大粗隆部1处,共18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大肌转移加改良菱形皮瓣转移修复股骨粗隆部褥疮的效果。方法 10例股骨粗隆部褥疮先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7~14d后应用臀大肌转移加改良菱形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10例股骨粗隆部褥疮经负压封闭引流7~14d后,感染控制,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二期移植组织瓣9例全部成活,1例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配合臀大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股骨粗隆部褥疮,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我院家庭病房自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应用“百多邦”软膏治疗Ⅱ°~Ⅲ°褥疮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住家庭病床前均有褥疮,男6例,女3例;年龄48~86岁。患病情况:脑中风3例,脑肿瘤1例,脑萎缩至老年性痴呆1例,肝癌晚期2例,糖尿病1例,双下肢瘫痪1例。褥疮发生部位:骶尾部7处,背部褥疮1处,大粗隆部2处,踝跟部2处,共12处褥疮。褥疮面积:5cm~2以上者3例,4cm~2者3例,3cm~2者4例,2cm~2以下者2例。病人全身状况:4  相似文献   

4.
自 1994年以来 ,我科用自己配制的生肌玉红膏治疗褥疮 6 8例。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4岁。褥疮最大面积10cm× 8cm ,最小面积 2cm× 1.5cm。截瘫病人 32例 ,股骨颈骨折病人 18例 ,脑外伤昏迷病人 10例 ,脑血管病人 5例 ,石膏压疮 3例。病程最长的 2 8个月 ,最短为 15d。发生在骶尾部 41例 ,骶尾部合并足跟部 17例 ,股骨粗隆部 7例 ,踝部3例。褥疮最深达到骨质 ,最浅为皮下组织。愈合时间最长6 5d ,最短时间 4d。将紫草 10 g、血竭 15 g研成碎沫连同柏子仁 10g一起放入 5 0 0ml香油内 ,用文火熬开后再熬 15min ,加入冰片…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来,我院用臀大肌岛状皮瓣治疗尾骶部深度褥疮6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中男5例,女1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20岁,脊柱骨折致截瘫者5例,粗隆间骨折者1例。褥疮面积最大者为20cm×15cm,最小者为7cm×5cm。褥疮形成时间最短者20天,最久者近2月,均深及骨质,创面为黑色,有坏死,腐烂物,渗液多,在恶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臀部转移筋膜皮瓣治疗老年高龄骶尾褥疮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老年高龄骶尾褥疮患者行臀部转移筋膜皮瓣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术中观察、术后随访.结果 采用臀部转移筋膜皮瓣修复老年高龄骶尾褥疮,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伤口愈合好结论治疗骶尾褥疮转移筋膜皮瓣的应用疗效可靠,减少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具有简单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皮维碘加庆大霉素治疗褥疮李金枝,卞志远(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453644)笔者应用皮维碘、庆大霉素治疗褥疮,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褥疮分布部位为尾骶部7例,足踝部4例,肩胛部4例,腰椎两侧5例,足跟部1例,髓部1例...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底起,我们先后收治了尾骶部巨大组织缺损的患者4例(溃疡2例,严重冻 伤1例和褥疮1例),均采用臀上和臀下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例,女3例,年龄分别为73、55、44和64岁。子宫癌或膀胱癌术后,放疗致尾骶部溃疡各1例(照射剂量分别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褥疮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98岁,最小72岁.Ⅱ.褥疮15例,Ⅲ°褥疮5例.20例均为院外带入的.尾骶部因便器使用不当而致擦破皮肤5例,男2例,女3例,年龄为70~90岁.治疗效果:最短7d,最长20d.  相似文献   

10.
祝伟建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27-2027
臀骶部褥疮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处理也较困难,褥疮可造成表皮、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与关节的破坏,特别是较大的或者深达骨质且合并感染的褥疮,治疗上更是难度大,本科应用局部皮瓣和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臀骶部褥疮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褥疮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宏  高伟  肖永来  宠新建 《江西医药》2001,36(5):354-354
长期卧床的病人,尤其是截瘫患者,易发褥疮.常见于骶尾、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等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生活不便.我们自1993年12月~2001年1月间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骶尾部褥疮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其治疗方法也报道很多。我院1999年对15例褥疮病人使用“贝复济”(bFGF)喷雾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病人中院外带入褥疮13例,院内发生2例;男6例,女9例;年龄45~78岁。患病情况:糖尿病1例,脑梗死后遗偏瘫6例,肺癌、肝癌晚期各2例,胸腰椎骨折引起截瘫1例;脑肿瘤1例,肺心病下肢瘫痪2例。褥疮部位:骶尾部12处,大腿粗隆部4处,肩肿部2处,头枕部1处,踝跟部2处,共21处褥疮。褥疮发生时间:最长20个月,最短2周。褥疮面积:最大6cm×7cm,最小2cm×2cm。褥疮分度:Ⅰ度3例,Ⅱ度7例,Ⅲ度5例。1.2 治疗 先用0.85%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将创面上的渗出物,脓液及坏死组织洗净,然后将贝复济喷雾剂[即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每瓶15ml含36000 AU bFGF,本品喷出1次的液体含300 Au的bFGF  相似文献   

13.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传统治疗为卧床患肢持续牵引,但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髓内固定系统(PFNA)是近年来为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而设计的髓内固定系统。我科自2009年8月~2012年2月用PFNA内固定治疗26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亦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脑出血、脑血栓及其他病情危重长期卧床患者更易发生。自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褥疮创面的方法,治愈了从基层医院转入或久病卧床在家再次发病入院的患者。1 临床资料27例病人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0~78岁。糖尿病、肝硬化病人8例10处(尾骶8处,髋部2处);脑出血、脑血栓病人19例27处(尾骶18处,髋部5处,内外踝2处,耳廓1处,足跟1处),其中昏迷16例;Ⅲ期7处:其中髋部3处,踝关节2处,足跟1处,耳廓1处;Ⅳ期30处;尾骶2…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患者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38例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60~98岁,褥疮发生部位:骶尾部22例,背脊部6例,髂脊部8例,骶尾部和足跟部同发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2例(DHS固定15例、DCS固定7例)。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22例均达临床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发生内翻及下肢短缩。结论: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院对52例Ⅱ度~Ⅲ度的褥疮患者(入院前已有褥疮)分为2组,甲组用自制三黄合剂治疗,乙组用传统的庆大霉素湿敷治疗,甲组的疗效优于乙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甲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0~70 y。卧床时间:1~18 mo,其中脑血管意外14例(昏迷者5例),病毒性脑炎1例,截瘫患者11例。褥疮部位:骶尾部21例,足跟部2例,髂部3例。褥疮深度;Ⅱ度21例,Ⅲ度5例。 乙组 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8~72y,其中脑血管意外10例(昏迷者5例),脊髓病变2例,截瘫患者10例,脑外伤昏迷4例。褥疮部位:骶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5.2~1999.5应用国产Ender针治疗股骨粗隆部及股骨干骨折42例,通过50~20个月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股骨粗隆部骨折11例,均为Ⅰ、Ⅱ型骨折、年龄25~77岁平均63岁,股骨干骨折31例,其中上1/3骨折9例,中1/3骨折15例,下1/2骨折7例,横折19例,短斜及螺旋形骨折  相似文献   

19.
我科2004年收治1例臀骶部巨大褥疮患者,采用新设计的点状植入植皮法治疗褥疮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38例Ⅱ期褥疮的患者。其中利用利百素凝胶与磺胺嘧啶银粉外敷,同时给予红外线烤灯治疗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1~82岁,平均74岁。骶尾部14例,髋部11例,肩胛部3例。创面直径<3cm12例,3~4cm16例。创面已露皮下组织,色鲜红,分泌物少,疼痛较轻,无感染,均为Ⅱ期褥疮。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周围皮肤及创面消毒。清除分泌物,暴露创面,然后用棉签蘸灭菌生理盐水搅拌磺胺嘧啶银粉成糊状,由里向外涂在褥疮上,厚度适宜,3~4次/d,褥疮外周红肿处用利百素(复方七叶皂甙钠凝胶)外涂,同时用红外线烤灯照射15~20min/d。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