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住院患者每日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总感染发病率为 4 .1 6 %。感染发病率以外科最高 ,内科、妇科、儿科依次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 (41 .46 % ) ,术后切口感染 (2 8.0 5 % ) ,泌尿道感染 (1 2 .80 % ) ,胃肠道感染 (1 0 .37% ) ,其他为皮肤感染等(7.32 % )。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中 ,≥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手术持续时间较长 (≥ 2h)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 ;性别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无影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52 .2 7% ) ,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结论 医院感染为多因素所致 ,主要与医院的手术操作 ,疾病种类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葛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60-561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医院感染监测效果,提高监控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12月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年共出院患者14350例,发生医院感染269例,感染率为1.9%,比2000年下降0.4个百分点;漏报27例,漏报率为10%,比2000年下降5.1个百分点,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结论全面综合性监测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质量,降低感染率、漏报率。  相似文献   

3.
1271例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 12 71例 >6 0岁住院脑梗死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9.5 9% ,以 >76岁为最高 (30 .5 2 % ,P <0 .0 5 ) ;发生的高峰期为患病后的 11~ 2 0d(P <0 .0 5 ) ;肺部感染为高 (48.5 9% ,P <0 .0 1)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 7.30 % ,P <0 .0 1) ;有意识障碍和有侵袭性操作者感染发生率高 (36 .2 1% ,30 .91% ,P <0 .0 5 )。结论 :老年脑梗死病人 ,尤其意识障碍者 ,在治疗中注意调整其免疫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医院病区苍术烟熏法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空气中微生物的多少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医院空气含菌量直接影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是医院内感染控制中重要的监测指标 [1 ]。本文作者采用苍术烟熏法空气消毒 ,对某医院病区进行了空气消毒效果的临床实验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区选择及分组选择治疗室 ( 1 5cm2 )、住院病房 ( 30 cm2 )为苍术烟熏消毒病区 ;选择换药室 ( 1 2 cm2 )为紫外线消毒病区 ;苍术消毒为观察组 ,紫外线消毒为对照组。1 .2 消毒方法实验前根据房间容积 ,按每立方米用苍术 (干品 ) 1—2 g计算好各房间所用苍术量 ,用 95%酒精浸泡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其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 1 993年至 2 0 0 0年前瞻监测的 1 2 6 6 6 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 1 0 4 7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为 0 .83% ,占所有感染的 1 7.90 %。男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 (分别为 1 .0 2 %和 0 .6 0 % ,P <0 .0 5 )。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呈“V”型 ,<3岁和≥ 6 0岁人群的感染率显著升高。内科和儿科感染率分别为 1 .34%和 1 .33%。 1 993年至 2 0 0 0年 8a间的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OR =1 .0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OR =2 .34)、化疗 (OR =2 .4 8)、患肿瘤 (OR =1 .31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OR =2 .32 )、住ICU病房 (OR =2 .84 )、住院期间发生昏迷 (OR =3.2 6 )、气管切开 (OR=1 0 .4 4 )、接受透析治疗 (OR =5 .2 5 )和骨 /腰穿刺 (OR =2 .0 5 )等。结论 :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住ICU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针对高感染危险人群开展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是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测统计软件,对1998至2001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全部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89%,高出全院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部位构成比居前三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40.27%)、泌尿道感染(23.82%)及上呼吸道感染(20.42%).发生医院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泌尿道插管、原有糖尿病、皮质类固醇及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意识障碍等.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比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度易感人群.防治关键是护理到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1年中 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 1 91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2 67例次 ,医院感染例次率 1 3 .92 %。医院感染率居前 3位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 (3 9.70 % )、胃肠道 (2 9.96% )和泌尿道 (1 5 .73 % )。医院感染构成比居前 3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真菌 (3 7.98%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0 5 % )和大肠埃希菌 (1 0 .1 3 % )。提示 :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了解住院病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寻找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②方法 对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 342 3例住院病儿进行回顾性调查。③结果 有 138例病儿发生医院内感染 ,发生率为 4 .0 3% .婴幼儿感染率高于新生儿及年长儿 (χ2 =4 7.92 ,P <0 .0 1) ;冬、春季感染率高于夏、秋季 (χ2 =10 .2 7,P <0 .0 5 ) ;应用与未用抗生素对病儿医院内感染影响不大 (χ2 =3.4 2 ,P >0 .0 5 )。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 ,占 4 0 .7% .④结论 婴幼儿及冬、春季节是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后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的耐药性变迁 ,对下呼吸道分离的 10 93株细菌进行环丙沙星耐药性监测 ,并分两个阶段加以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增加 ,由 2 2 .87%增加到37.97% (P <0 .0 5 )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显著增加 ,从 17.48%增加至 45 .45 % (P <0 .0 1)。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增加的原因 ,可能与常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NLRT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上海市医院感染监测网 14 3所二、三级医院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NLRTI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年间共有 2 89185 9例住院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 135 2 5 4例 ,发病率为 4 .6 8%。其中NLRTI 4 5 6 89例 ,占医院感染的 33.8%。NLRTI构成比较高的科室为呼吸内科 ( 4 7.7% )和胸外科 ( 4 9.6 % ) ,妇科 ( 8.15 % )和产科 ( 4 .80 % )较低。NLRTI平均发病率为 1.5 8% ,以血液科 ( 5 .0 7% )、神经内科 ( 4 .4 0 % )和神经外科 ( 3.77% )为高 ,妇产科和眼耳鼻喉科则不足 0 .2 0 %。在不同类别医院间 ,NLRTI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以三级综合性医院最高 ( 2 .0 2 % ) ,其余依次为二级综合性医院 ( 1.5 5 % )、三级专科性医院 ( 1.18% )、二级专科医院 ( 0 .6 0 % )。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同类科室比较 ,大部分科室NLRTI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比较不同月份NLRTI发病率 ,结果显示 3~ 7月发病率 ( 1.4 9% )明显低于其他月份 ( 1.6 4 % ) (P <0 .0 0 1)。结论 NLRTI是上海市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三级综合性医院NLRTI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区的康复训练。方法 将我院两个长期代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区的患者按病区分为两组 ,实验组严格执行新的康复训练计划 ,对照组延续既往的模式 ,对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后进行NOSIE评定。结果 两组训练前NOSIE总分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训练后实验组NOSI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 t检验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区的康复训练应根据各家医院的客观条件 ,所在病区的特点 ,病人的现状 ,切合实际 ,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 ,争取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感染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急性发病前感染发生情况及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4月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共调查上海市 16所二、三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184 7例 ;将UAP和AMI患者合并为ACS组 (114 3例 ) ,SAP患者作为对照 (SAP组 ,6 4 4例 )。结果 ACS组急性发病前感染发生率(4 2 .4 3% )显著高于SAP组 (2 7.33% ,P <0 .0 1) ;发病前病因谱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大部分ACS患者的感染均发生在急性发病前 2周内 (78.76 % ) ,而SAP患者的感染时间无特殊分布 ;ACS组CRP增高患者的比例(6 1.0 6 % )高于SAP组 (4 2 .35 % ,P =0 .0 0 1) ,ACS组CRP增高者中 5 8.75 %有发病前感染史 ,而CRP正常者中仅 4 0 .98% (P <0 .0 5 )。结论 ACS患者的急性起病与发病前急性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而CRP作为炎症标志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2819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特点。方法 以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6月间的住院患者为对象 ,监测、统计并分析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情况。结果  5年间共出院 1182 15例 ,发生NLRTI 2 819例次 ,平均发病率为 2 .4 %。按科室计 ,以血液科 ( 8.3% )、神经外科 ( 7.3% )、神经内科( 7.0 % )和呼吸科 ( 4 .3% )较高。NLRTI最常见的前 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3.2 % )、鲍曼不动杆菌 ( 2 2 .1% )、铜绿假单胞菌 ( 17.1% )、克雷伯菌 ( 7.7% )和阴沟肠杆菌 ( 5 .0 % )。分别以 3种不同的阳性判断标准 :≥ 1+、≥ 2 +、≥ 3+对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 ,病原菌构成比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不同科室病原菌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在神经内科、呼吸科和血管外科、心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构成比最高。重症监护病房 (ICU)与普通科室相比较 ,鲍曼不动杆菌、沙雷菌属细菌在ICU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普通科室 (P <0 .0 5 )。NLRTI组平均病死率为 17.7% ,无NLRTI组仅为 1.9% ,死亡的比值比 (OR)为 9.4 ( 95 %CI =8.6~ 10 .2 ) ,以骨科 ( 10 9.9)、泌尿科 ( 74 .7)和胸外科 ( 16 .7)较高。 6 5~ 79岁、≥ 80岁与 <6 5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15.25%),感染例次43例次(19.28%),主要是下呼吸道31例,占72.09%;胃肠道7例,占16.28%;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40.54‰;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科学的送检标本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程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中的作用和干扰素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2 5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经干扰素 (6MIU/次 ,肌注 ,隔日 1次 )治疗 6个月后 ,测定血清HBV标志物变化及外周血CD3 、CD4 、CD8 T细胞。结果 干扰素治疗前和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组 (n =16 )外周血CD4 T细胞与正常人比显著降低 (P <0 .0 1) ,而CD8 显著升高 (P <0 .0 1) ;CD3 在干扰素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治疗有反应组 (n =9)治疗后外周血CD4 、CD8 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 .0 0 1) ,而无反应组未恢复 (P >0 .0 5 )。治疗后 9例有效 ,近期有效率为 36 %。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细胞免疫在HBV感染发病机制和病毒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继华  魏桐  赵尔峰 《医学文选》2003,22(6):832-834
目的 了解广西 30个卫 项目县儿童肺炎死亡变化趋势及特点。方法 对 1 995~ 2 0 0 1年广西 30个卫 项目县 66个监测乡 1 8.84万 5岁以下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监测。结果 肺炎仍是广西农村 0~ 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占同龄儿童总死亡的 2 5.1 2 %。1 995年 0~ 4岁儿童肺炎死亡率为 2 4 0 4 / 1 0万 ,是全国农村肺炎死亡率的 1 .5倍 ,城市的 9倍。 7年来 ,0~ 4岁儿童肺炎死亡率降低 73.7% (χ2 =2 95.2 2 ,P <0 .0 0 1 ) ,但仍是广东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的 2 .6倍。肺炎死亡占 0~ 4岁儿童总死亡比减少 6.4% (χ2 =1 2 .953,P <0 .0 0 1 ) ;婴儿肺炎死亡占 0~ 4岁儿童肺炎死亡的 87.3% ,构成比 7年增加了 2 7.3% (χ2 =45.2 37,P <0 .0 0 1 ) ,其中新生儿肺炎死亡构成比增加 1 6.7% (χ2 =2 0 .1 2 8,P <0 .0 0 1 )。结论 增加贫困农村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投入 ,加强农村新生儿保健和提高农村婴儿肺炎医疗技术水平 ,是今后降低农村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饮水氟钙含量及其比值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方法 本文检测了济宁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生活饮用水中F-、Ca2 含量 ,并对当地 1183名 11~ 15岁的中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无论病区还是非病区 ,居民饮水中F-与Ca2 的含量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 (P <0 .0 1) ;病区和非病区居民饮水中F-、Ca2 含量 ( x±s)分别为 2 .96± 1.30mg/L、113.71± 5 7.42mg/L ,0 .92± 0 .44mg/L、2 49.79± 131.2 1mg/L(P均 <0 .0 1) ;病区和非病区中学生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 75 .5 %和 9.7% (P<0 .0 1)。结论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为高F-、低Ca2 、高F-/Ca2 型饮水 ,非病区为低F-、高Ca2 、低F-/Ca2 型饮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某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和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检出情况,评价目标性监测对综合ICU医院感染防控的价值。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法收集2015—2019年某院综合ICU收治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器械相关感染、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某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97%,调整后感染发病率为3.53%,连续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1,P0.05),组间变量年份和感染率的线性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6,P0.05)。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9.08‰,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1.3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2.07‰。连续5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χ~2=5.836,P0.05)、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χ~2=4.827,P0.05)、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χ~2=2.42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3位医院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399例(68.79%)、泌尿道64例(11.03%)、血液40例(6.90%)。前3位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67株(26.72%)、肺炎克雷伯菌102株(16.32%)、铜绿假单胞菌86株(13.76%)。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可有效评价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感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干预,以降低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控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分析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某院新生儿病区的新生儿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探究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监测1860例新生儿,145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8%;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1.0%;其次是皮肤感染,27.6%;造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是早产儿体重不足、住院时间长、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等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测,探究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对增强新生儿感染抵抗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手术时机与腹腔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施行手术的SAP 12 8例 ,对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 :SAP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的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76 .71%和 2 1.82 %(P <0 .0 0 5 ) ;合并真菌感染率分别为 34.2 5 %和 0 .0 0 % (P <0 .0 0 5 ) ;再次手术率分别为 45 .2 1%和 5 .45 % (P <0 .0 0 5 )。结论 :SAP延期手术较早期手术的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治疗应以延期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