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2年,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优良率94.0%。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肯定,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简便易行,牢固可靠,便于关节和四肢充分活动,并且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4.
牛文斌 《医疗装备》2016,(5):162-163
目的分析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法。比较两组骨折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试验组VAS疼痛得分(3.3±1.4)高于对照组(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3,P<0.05)。(2)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33.7±7.2)d]短于对照组[(45.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5)。(3)试验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试验组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行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腕关节功能,但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改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操作要点。方法利用小切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4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98例,开放性骨折148例。结果随访时间8~16个月,1例骨不连行二次手术,2例延迟愈合,243例临床愈合,临床疗效满意。平均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6.3个月。结论利用小切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对开放性骨折和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84例,对患者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观察患者的总治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患者的治疗效果中,优45例,良32例,差7例,总治疗率为91.6%。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中,有针道感染1例,关节障碍4例,骨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用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治疗的优势.方法对四肢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石膏、小夹板联合使用固定与单纯石膏固定或单纯小夹板固定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疗效优良率达95.4%,单纯石膏固定疗效优良率为86.6%,单纯小夹板固定疗效优良率为85.9%.联合使用组与单独使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可保守治疗的四肢骨折,尤其是不稳定的四肢骨折,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石膏固定或单纯小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加压钢板内固定组42例,外固定支架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感染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进行统计。结果外固定组治疗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内固定组且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对组织损伤小,骨折感染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91.1%,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观察组患者骨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促进了骨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8):1201-1204
目的评价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打结方法固定小夹板,定期复查随访,记录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5 w,平均13.5 w。腕关节功能按照Jakim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评价标准,第6周治疗组的Jakim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两组间的Jakim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外固定所需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套结固定小夹板的外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易松动,患者痛苦小,在早期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较好。  相似文献   

12.
姜东菊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279-3280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愈合率高达98.6%,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为48.7%。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需加强术中的操作与护理,方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60例列为观察组,将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60例列为对照组,对比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二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X2=3.518)。结论:针对四肢骨折,建议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一来可大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二来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有效率,于预后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对这74例患者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记录治疗期间的患者的数据,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痊愈的患者有51例,痊愈率为68.9%;显效的有17例,显效率为23.0%;有效的有6例,有效率为8.1%;无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对于应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使患者能尽早的得到恢复,并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的3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缓解时长、骨折愈合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研究针对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期间10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研究。结果:锁定组患者的总愈合率高达98.00%及愈合时间(5.63±1.24),均优于固定组总愈合率80.00%及愈合时间(7.97±1.3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锁定组患者内固定松动率2.00%,感染率2.00%,骨不连0.00%;固定组固定松动率18.00%,感染率40.00%,骨不连12.00%。锁定组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03-100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应用于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急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单边外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断钉数量、愈合时间以及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急诊治疗中,给予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四肢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手术指标完全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vs22.5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对治疗四肢骨折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8,(1):111-112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24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优良率为8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两组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研究组的行为管理、心理活动、状态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于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清创、复位、外固定支架和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临床治愈时间、牢固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中,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愈时间和牢固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骨折患者实施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临床治愈时间和牢固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明显,加快了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