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加强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结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护理部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 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结论 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CT室护理质量管理,使各项工作更安全、便捷、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果: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安全意识培训、护士素质的培养、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CT检查的过程中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护理,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果: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应用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其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规范化管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且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服务意识等得到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服务,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服务意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4-3365
目的: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法制观念增强,认真履行护士职责和技术操作规程。结论: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民营医院护理安全隐患的诸多因素及制定管理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护理管理者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提高了风险意识,防止了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安全措施的施行,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管理对策。方法:对本市2所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隐患以及相关因素的认识程度。结果:42.5%的护理人员认为压疮是其主要安全隐患,60.7%的护理人员认为责任心不强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流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行之有效的护理安全教育方式,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可较有效地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方法: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健全护理风险的监控系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及护士素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优质服务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的质量改进、良好的团队协助及有效的沟通交流。结果:通过积极采取管理对策,有效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荠错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对心外ICU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76例心外ICU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心外ICU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医源性损伤、ICU谵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留住ICU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心外ICU术后患者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节约医疗护理资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危机管理的实际运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采用座谈与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呼吸科安全管理中的“危机源”进行梳理,制定改进方案与应对策略,并运用于临床。结果:通过6个月的临床实践,呼吸科的安全质量明显提高,跌倒、坠床、非难免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针对“护理危机源”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将有效地化解、减少危机事件,并把其危害降到最低,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并为医院赢得信誉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JCI标准对血液净化护理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实施"以患者舒适"为目标的优质护理等,持续提高血液净化室的护理质量。结果:JCI标准的实施对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效控制了护理不良事件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结论:JCI标准指导下的血液净化室护理管理有利于维护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合理配置与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方法:调整护理人力编配,注重护理人力资源的整合,合理地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实行护士分层次使用,重视护士能力的发挥与培养,激发护士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技术水平做好护理工作。结果:有效地充分发挥不同学历、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加强了临床护理的力量,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县级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层级管理,APN排班模式,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质控前移,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水平、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在精神科各个病区开展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加大人力资源配置,改变原有的护理工作模式,公示并落实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加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开展特色服务,突出精神科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结果:提高了精神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增加了直接护理时间;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对全面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玉侠 《全科护理》2012,10(15):1395-1396
[目的]探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鼓励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并警示其他护理人员从中吸取教训,防范类似事件发生。[结果]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在保障病人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人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笔者支医时的乡镇医院2011年收治的2567例住院病人作为安全管理对象,采用病人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病人安全管理运用于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实践中,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病房护理人员层级管理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构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将病房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和管理,并通过质量控制考核体系,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层级管理应用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前均有提高(P〈0.05),护理差错减少、护理人员继续提高学历的主观需求明显上升(P〈0.01)。结论:层级管理增强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生涯规划,病房护理管理规范化、专职化,对保障医院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应在不断完善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贾平  马青华  廖天芬 《全科护理》2012,(33):3132-3134
摘要:[目的]建立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经过专家讨论法,将工作态度、优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管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继续教育纳入考核中,对我院各科室护理单元进行考核;考核半年后,将首次考核和半年后考核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91个护理单元半年后首次考核各项成绩、总成绩的平均值均高于半年后首次考核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