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白尚杰  崔春莲  金香花 《中医杂志》2014,(17):1487-14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鼻内镜组、阿莫西林组、一清胶囊组,每组30例。鼻内镜组使用鼻内镜微波治疗;阿莫西林组在鼻内镜微波治疗后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每天3次,连服3~5天;一清胶囊组在阿莫西林组治疗基础上再服用一清胶囊,每次1g,每日3次,连服2周。对患者治疗前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进行检测。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治愈次数。结果一清胶囊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鼻内镜组的63.3%(P0.05),与阿莫西林组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清胶囊组一次治愈率显著高于鼻内镜组与阿莫西林组(P0.05)。治疗前后鼻内镜组uPA、PT、FIB,阿莫西林组uPA、PT、APTT、FIB,一清胶囊组uPA、uPAR、PT、APTT、TT及FI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清胶囊组uPA、uPAR、APTT、TT、FIB与鼻内镜组及阿莫西林组,PT与鼻内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调整32例对照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整36例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PT、TT、APTT、FIB、D-Dimer水平并计算IN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APTT与及INR数值升高(P<0.05),FIB降低(P<0.01)、D-Dimer降低(P<0.05)。结论:调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相似文献   

4.
彭凯  张学兰  王莉  李慧芬 《中成药》2013,35(1):140-143
目的研究比较荷叶3种不同炮制品提取物对正常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生荷叶、炒荷叶炭及煅荷叶炭醇水双提物对正常大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荷叶醇水双提物可明显缩短PT(P<0.05),但对APTT、TT和FIB水平无明显影响;炒荷叶炭和煅荷叶炭醇水双提物均可明显缩短APTT(P<0.001)、PT(P<0.01),增加FIB水平(P<0.05),但对TT无明显影响;与生荷叶组比较,炒荷叶炭和煅荷叶炭醇水双提物均能明显缩短APTT(P<0.001),增加FIB水平(P<0.05)。结论荷叶生、炭品均具有止血作用,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但不同制炭方法对荷叶炭的止血作用无明显影响;生荷叶通过影响大鼠外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止血药效;而荷叶炭止血则通过影响大鼠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共同作用所致,尤以对内源性凝血系统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经抗凝治疗前后凝血、纤溶及蛋白C系统的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AICVD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肝素及血栓通干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化蛋白C(APC)。结果:肝素组临床愈显率69.2%,血栓通组愈显率67.7 %,两经且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素组治疗后PT及APTT均延长,FIB水平下降,t-PA活性增加,PAI活性下降,APC无显著变化。血栓通组治疗后FIB水平下降,t-PA活性增加,PAI活性下降,APC活性增加,而PT及APTT无显著变化。结论:肝素及血栓通过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均有良好的抗凝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与尼莫地平组,以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优球蛋白降解时间(ELT),ELISA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表达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后CT显著性延长(P0.01),TT、PT、APTT值显著延长(P0.05),ELT值显著性缩短(P0.01),t-PA活性显著上升(P0.05),PAI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针刺治疗组的CT明显长于尼莫地平组(P0.05),ELT值显著小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改善局灶性缺血大鼠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与抗栓溶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秋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7-11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肝病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组TT、PT、APTT、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的TT、PT、APTT、FIB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的检测可用于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辅助监测肝病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瘀血舌象与凝血五项指标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肿瘤患者瘀血舌象与PT、INR、APTT、FIB、TT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方法:用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219例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非瘀血舌象组比较,瘀血舌象组PT、APTT、INR均有一定程度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T含量显著性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FIB含量显著性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纤溶系统变化可以作为肿瘤患者瘀血舌象的一种微观联系。  相似文献   

9.
高庆元 《新中医》2015,47(2):110-1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创伤弧茵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IC发生率5%,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BPC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PC、MPV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T、TT、APTT明显减少,FIB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T、APlT、FI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高凝状态,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络沐足散中药熏洗联合保髋手术对股骨头坏死(ONFH)血瘀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42例ONF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活络沐足散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凝血功能。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为76.19%,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疼痛评分下降;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水平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T、APTT、FIB水平下降,试验组患者的PT、APTT、FIB水平均低于照组(均为P<0.05)。TT在两组间的比较上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溶栓、抑制纤溶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冷沉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动态变化并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7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PT、APTT、TT、FI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1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 mg/d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制剂口服。治疗3,6和12个月后,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ALT、AST、TBil及P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APTT、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PT、APTT、FIB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可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野芭蕉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PHCP)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112例PH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西药,治疗组用西药加中药野芭蕉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斑块、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P-选择素(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并与30例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30例,对照组有6例IMT<0.9mm(χ2=23.579,P<0.01),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和IMT的均数降幅均较治疗组低(P<0.01);治疗组IL-1β、TNF-α、sVCAM-1、Ps、tPA、PAI和vWF(%)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1β、TNF-α、sVCAM-1、Ps和vWF(%)均数虽有好转(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野芭蕉对HPCP患者有降低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溶栓功能等作用,从而对降低高血压、逆转斑块并对降低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魏博  杜烨  沈晶晶 《新中医》2020,52(2):64-67
目的:观察分析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临床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B、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IB、PT、TT、APTT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MA、MBI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压的动态监测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将229例原发性高血压(FH)患者分为杓型组55例、非杓型组56例、深杓型组58例、反杓型组60例,均检测Hcy、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对不同分组EH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杓型组血浆Hcy、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P均<0.01),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杓型组及反杓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的PT、APTT、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H患者存在高凝状态,Hcy亦明显增高,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传统的血液指标PT、APTT、TT不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状态的敏感指标,为高血压患者需合理用药而有效地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抽查同期住院分娩的54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分析两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APTT、FIB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LT、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GDM血栓前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假手术对照组,Ⅱ组为缺血再灌注组,Ⅲ组为葛根素低剂量治疗组,Ⅳ组为葛根素高剂量治疗组。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缺血前和缺血4h比较,Ⅱ组在再灌注后tPA活性明显降低、APTT缩短,再灌注4h,PAI活性明显升高,TT缩短;Ⅲ组在再灌注后2h和4h时tPA活性明显降低,Ⅲ组和Ⅳ组各时间点之间PAI、APTT、PT及Ⅳ组各时间点之间tPA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与tPA活性正相关,MDA含量与tPA活性负相关。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使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抑制,葛根素对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抗氧自由基,保护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P均<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GBE治疗组(GBE组),每组各30例;并选择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GBE组每日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滴,连用14d。分别检测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浆凝血4项、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GBE组和常规组T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vWF、FBG、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后,GBE组TM升高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而vWF和D-D降低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GBE组FBG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GBE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ECOP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失调和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状态,GBE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辅助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进行辅助治疗,然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天凝血指标(PT、APTT、FIB、TT)及纤溶指标(D-D、u-PA活性、t-PA抗原、PAI)、炎性介质(hc-CRP、IL-6、IL-17、TNF-α、IL-33、TREM-1)及疼痛介质(β-EP、NO、CGRP、SP、PGE_2)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2天时,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及明显高于对照组,然而D-D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纤溶指标FIB、t-PA抗原、PA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然而u-PA活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炎性介质(hc-CRP、IL-6、IL-17、TNF-α、IL-33、TREM-1)及血清中疼痛介质(β-EP、NO、CGRP、SP、PGE_2)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炎症且减少疼痛及并发症,对患者病情有显著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用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