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节律的心电特征。方法 6例新生儿,通过心电散点图逆向技术对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中振幅较高的散点逆向出片段心电图,诊断为交界性逸搏或/和交界性自主节律,分析散点图整体特征及心电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6例患儿,年龄(11±2)天,心率(135±8)次/分,出现交界性心搏时的窦性心律性质为窦性心动过缓者2例,窦房传导阻滞者4例,窦性停搏者4例。24ht-RR散点图均为梳齿状,1ht-RR散点图呈λ形,Lorenz-RR散点图在45度线远端或者两侧呈稀疏散点分布。交界性心搏的RR间期变化。结论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逸搏时t-RR散点图呈梳齿状或λ形,可反映心脏兴奋点的生理和病理节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心电大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从而快速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常用心电散点图有2类:(1)时间RR(t-RR)散点图:以R波发生的时间点为横坐标,以该R波与其前一个R波的RR间期长度为纵坐标在二维坐标系中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即{(tn+1,Rn Rn+1),n≥1}的集合;反映的是心动周期(节律)随时间发生的情形。(2)Lorenz-RR散点图:是以相邻的RR间期分别为横、纵坐标“迭代”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即{(Rn Rn+1,Rn+1Rn+2),n≥1};反映的是前后两种心动周期(节律)相互联系或影响的情形,是心脏节律秩序和混沌的表现,能体现心脏节律的非线性特征。安置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脏节律有3种:(1)起搏器主导的心律(率),RR间期为起搏间期;(2)患者自身心脏主导的节律,可以是窦性节律,也可是异位节律,RR间期为自身心搏间期;(3)起搏节律和自身心搏节律的交互节律,此时由于起搏间期的计时方式(起搏脉冲之间的时距)与散点图RR间期的计算方式(R顶点之间的时距)不同,会在...  相似文献   

4.
正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无创检查之一,24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传统的分析方法耗时,耗力,诊断效率有待提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晰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从而快速准确解读心电大数据信息。近年来,我国心电散点图的理论与临床应用有了很大进展,与此相匹配的软件分析技术也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8月19~22日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心电大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从而快速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8月19~22日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心电大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从而快速准确解读心电大数据。  相似文献   

7.
常用心电散点图有2类:(1)时间RR(t-RR)散点图:以R波发生的时间点为横坐标,以该R波与其前一个R波的RR间期长度为纵坐标在二维坐标系中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即{(tn+1,RnRn+1),n≥1}的集合;反映的是心动周期(节律)随时间发生的情形。(2)Lorenz-RR散点图:是以相邻的RR间期分别为横、纵坐标“迭代”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即{(RnRn+1,Rn+1Rn+2),n≥1};反映的是前后两种心动周期(节律)相互联系或影响的情形,是心脏节律秩序和混沌的表现,能体现心脏节律的非线性特征。安置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脏节律有3种:(1)起搏器主导的心律(率),RR间期为起搏间期;(2)患者自身心脏主导的节律,可以是窦性节律,也可是异位节律,RR间期为自身心搏间期;(3)起搏节律和自身心搏节律的交互节律,此时由于起搏间期的计时方式(起搏脉冲之间的时距)与散点图RR间期的计算方式(R顶点之间的时距)不同,会在心律(率)转...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19~22日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心电大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从而快速动态心电图是心  相似文献   

9.
心律的整体观:认识和解读RR间期散点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一般情况下,24 h的心搏有10万多次,把这10万多次心搏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心律的整体观。24h RR间期散点图将10万多次心律描述在一个可视的二维坐标系中,坐标系中每一个散点由3个R波,2个RR间期决定(前1个RR间期为横坐标,后1个RR间期为纵坐标),每1个点通过后1个RR间期(或后2个R波)与其下一个点发生联系。通过设置理想状态下的7种节律,可在坐标系中发现这7类心脏节律的散点图分布特征(或说轨迹),临床中复杂心律均可用这7类散点的特征加以分析。RR间期前后相等的点位于坐标系45°线上。前短、后长的散点位于45°线的左上三角区,心率趋向于减慢;而RR间期前长、后短的散点位于45°线右下三角区,心率趋向于增快。散点越接近原点,心率越快;越远离远点,心率越慢。RR间期呈匀加速增、减,则散点分布于45°线两侧,且与之平行;而RR间期变加速增、减,则散点亦分布在45°线两侧,并逐渐远离或接近45°线。根据散点图形可以把握心脏整体主导节律,亦可根据散点图分析对应的心电图;RR间期散点图可用于评价心率波动、自主神经调节、心率变异;亦可用于诊断心律失常,评估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0.
Lorenz-RR间期散点图(简称Lorenz散点图)是以相邻RR间期分别为横(R_nR_(n+1))、纵(R_(n+1)R_(n+2))坐标在二维坐标系迭代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反映的是2个RR间期之间的动态变化的联系,因此,不同的节律或同一节律的变化在坐标系中会反映出不同的图形特征。理论推测与观察发现,心率快的散点沿接近原点的45°线上分布,心率慢的散点则远离原点的45°线上分布。不同心律失常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的散点集,使散点图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散点图或分图的大小可表示2种节律的变异性大小。散点图的图形或分布特征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律失常,并且表现出心肌的动态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1.
时间RR间期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RR-lorenz图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标记散点发生的时间,从图中无法了解心脏节律发生的时间,但节律的发生是与时间相关的,因而需引入时间的概念。笔者以时间为横坐标,以RR间期(R波与其前一个RR波的时间间隔)为纵坐标,在二维坐标系中描绘RR间期随时间发生的散点,便构成时间-RR间期散点图(简称t-RR散点图)。由于时间较长,一般将24 h或一段时间压缩在一个可视的视野中,便成为可供分析的t-RR散点图。t-RR散点图中的图形呈条带状。窦性心律时,条带上下边缘呈毛刺状,宽窄不一,有昼夜变化规律。早搏呈分层现象,有几种RR间期就表现为几层条带。房室传导阻滞时,初步观察发现:条带状昼夜变化规律消失;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条幅变窄;Ⅱ度Ⅱ型出现两层条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上缘整齐。心房颤动时,分层现象消失,表现为增宽的条幅状图,下缘清晰整齐;起搏散点图可表现为一直线(固定频率起搏),或表现为一宽幅条带,其上缘整齐(起搏的下限频率)。当散点图特征不典型或存在散发的个别点时,诊断或推测心脏节律困难,可采用散点逆向技术,选取散点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操作,回归显示该点所对应的有其R(QRS)波的一段心电图,通过分析心电图,达到诊断心律的目的。24 h或一段时间的t-RR间期散点图提供了心律变化的整体视野,对于典型的心脏节律,一眼就能诊断,并能评价机体状况,以及节律发生的时间。对于疑惑的散点,可针对性使用散点逆向技术,从而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因此,t-RR间期散点图是认识心脏节律的一种新方法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12.
<正>常情况下,窦性心率呈"平滑"的状态加速或减速,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曲线呈连续性,Lorenz-RR散点图呈棒球拍状。笔者遇到一组散点图具有一定特征的病例(5例),采用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结合Lorenz-RR散点图和心电图作相应分析,发现这组病人为窦性心率跳跃式减速,表现为:1连续反复跳跃式减速后再加速现象;2间断频发跳跃式减速后再加速现象;3单纯反复跳跃式减速现象。t-RR散点图曲线上有散在点的分布,Lorenz-RR散点图呈沿45°线分布的"斜丫字形",或者"丫字形"的上一丫支与"母体"分离。4例在105 s反复跳跃式减速(n分别为15,12,10,7)时的短RR间期分别为(1 068±47)、(1 024±27)、(1 080±41)、(1 104±4)ms;长RR间期分别为(1414±89)、(1 327±66)、(1 326±38)、(1 416±6)ms;分别跳跃延长346、303、246、312 ms。观察发现跳跃式延长的程度越大,整体Lorenz-RR散点图变化越大;跳跃点前后的RR间期变化的程度越小(标准差值越小),其Lorenz-RR散点图的一丫支图形越易与"母体"图形分离。结论:窦性心率跳跃式减速可使t-RR散点图"曲线"上呈现点状分布,使Lorenz-RR棒球拍图形"碎裂"或"断裂",这是窦性心律变时性反应不良的特有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19~24日湖北·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海量心电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这些都是单从传统的心电波形图无法观察到的信息,也是快速准确解读海量心电数据的关键。目前心散点图有Lorenz-RR散点图、时间-RR间期散点图、差值散点图,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心搏进  相似文献   

14.
心电散点图呈现的房室结功能不应期及对宽QRS波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电散点图亦称RR间期散点图,其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个散点所对应的横、纵坐标是相邻两个RR间期值.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散点图呈现了动态房室结功能不应期(AVNFRP)的电生理特征,可用于判断房室分离和宽QRS波的鉴别诊断:房颤时最短的RR间期可以作为AVNFRP的估算值,房颤扇形散点分布的图形边缘是动态AVNFRP界...  相似文献   

15.
RR-Lorenz散点图或称Poincare图是以混沌理论主要创始人E.N.Lorenz和Jules.Henri.Poincare的姓氏命名的,是混沌理论在心律(RR间期)描绘上的具体应用。然而,RR-Lorenz散点图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其没有标记散点发生的时间,从图中无法了解心脏节律发生的时间。心脏节律的发生是与时间相关的,需将时间概念引入RR-Lorenz散点图。一.时间RR散点图的定义1.RR-Lorenz散点图将24h10万多次RR间期描绘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中,横轴为RR间期、纵轴亦为RR间期,横轴第1个RR间期与纵轴第2个RR间期构成第1个散点;横轴第2个RR间期与纵轴第3个RR间期构成第2个散点;  相似文献   

16.
在时间-RR间期散点图中,不同的节律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层的平直的线段对应为RR-Lorenz散点图"曲尺"(横折竖)形图形,说明长RR间期(慢节律)相对恒定,且为同一起源的节律,通过逆向分析相对应的片段诊断心电图,发现该节律为交界性逸搏节律。交界性逸搏间期相对恒定,且交界性逸搏与之前的R波(非交界性逸搏)的间期亦为相对恒定的逸搏间期,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散点图的特征形态,并为其他节律合并交界性逸搏节律提供了节律和图形特征,逸搏的确定为推断房室传导阻滞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Lorenz-RR散点图描述的是相邻两个RR间期变化的相互关系。当存在房室传导阻滞时,RR间期会变长,使得散点图呈多分布的图形,除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外,一般均有文氏阻滞现象,这使得各分图的短径(或横径)变宽,使散点图趋向于团块状。如合并交界性节律,则整体散点图分布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心电散点图学是关于解读心电大数据的方法和方法学的学问。普通心电描记技术是将心脏搏动的电活动"翻译"为心电图波形,以便观察和研究心电的发生、变化和障碍,由此而形成的学问,便是"心电图学"。"心电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为心脏,基础是心搏,使用的人工语言是"波形";"心电散点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心电波形(心室搏动的R波),基础是大数据的RR间期,使用的语言是"点",利用的工具是"解析几何"。因此,在某程度上可以说,心电散点图学是研究"心电信息"的科学。她首先立足于"整体"(大数据),在整体上把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心电散点图学是关于解读心电大数据的方法和方法学的学问。普通心电描记技术是将心脏搏动的电活动"翻译"为心电图波形,以便观察和研究心电的发生、变化和障碍,由此而形成的学问,便是"心电图学"。"心电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为心脏,基础是心搏,使用的人工语言是"波形";"心电散点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心电波形(心室搏动的R波),基础是大数据的RR间期,使用的语言是"点",利用的工具是"解析几何"。因此,在某程度上可以说,心电散点图学是研究"心电信息"的科学。她首先立足于"整体"(大数据),在整体上把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心电大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用"点"在二维坐标系中描述心律RR间期的大数据,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