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 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表现,以利于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资料。结果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为囊实性。9例位于小脑,1例位于鞍上。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肿瘤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肿瘤边界清楚,瘤周均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术前与其它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RI成像对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前MRI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总结MRI信号特征。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的有7例,大脑的有4例。11例病例中,完全囊性有2例,囊实性的有6例,完全实性的有3例。出现壁结节的有4例,有6例出现第四脑室受压和幕上脑室积水。肿瘤的实性部分一般T1WI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信号,而DWI图像上实性部分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磁共振检查可作为首选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场MRI机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低场核磁发现的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6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4例,鞍内及鞍上者2例,所有病例5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稍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不均高信号,病灶境界清晰,瘤周少有水肿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囊壁强化或不强化.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资料。结果10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4例,幕上者4例,鞍内及鞍上者1例,弥漫性分布者1例(位于双侧颞叶、桥前池、四脑室、脊髓前方)。所有病例9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1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病灶境界,瘤周无水肿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囊壁强化或不强化。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17例中,小儿11例,成人6例。其中幕下11例(64.7%)。肿瘤12例为囊实性,4例为囊性,1例为实性。肿瘤边缘光整,伴有轻度水肿者6例,梗阻性脑积水12例,瘤内出血3例。肿瘤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儿,成人患者发病相对较少,肿瘤多为囊实性,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29例PA患者年龄5-57岁,平均20.6岁,其中20岁以下2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幕上18例,其中鞍区8例,幕下11例,其中小脑9例。16例呈偏实性肿块,均伴囊变、坏死,16例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13例呈囊实性肿块,壁结节均明显强化,囊壁明显强化5例、囊壁轻度强化4例、囊壁无强化4例。MRI上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或坏死长T1、T2信号。颅内病灶中12例伴瘤周轻度水肿、5例伴瘤内出血。结论 PA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最后确诊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诊断和病理变化。方法:选取疑似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10例,对其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MR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和MR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1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检查结果为8例患者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诊断符合率高达80%。MR检查结果显示,8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小脑半球患者4例,小脑蚓部患者4例;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性,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3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实性,1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伴有微小囊变,增强后,病灶囊性部分没有强化,实性部分以及囊壁出现显著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轻度或者未出现水肿情况。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应用MR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MR诊断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MRI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32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和增强扫描.结果 3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小脑半球14例,右小脑半球11例,双小脑半球2例,上蚓部3例,下蚓部2例.MRI表现为囊壁结节型25例(78.1%),囊旁结节型3例(9.4%),实质型4例(12.5%).肿瘤的活性部分于FLAIR和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T1WI肿瘤囊性部分呈均匀低信号、肿瘤壁结节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结论 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及特征性MRI表现.MR对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灶分别位于小脑后上方、左侧小脑半球、左侧颞顶枕叶三角区,T2WI像表现为混杂高信号,T1WI像表现为混杂低信号,DWI(扩散加权成像)呈混杂低信号,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为稍低混杂信号,增强后病灶壁结节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其中4例位于小脑半球,术前误诊为髓母细胞瘤或血管母细胞瘤,1例位于左侧颞顶枕叶三角区,术前误诊为脑膜瘤或室管膜瘤.结论 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少见,MRI有特征性表现,MRI扫描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种类小脑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点,探讨发生于小脑的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规律,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小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价病变的囊变程度、部位、大小、边界、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梗阻性脑积水的情况.探讨不同种类小脑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规律.结果 发生于小脑的囊性病变23例,其中髓母细胞瘤12例(52%),血管母细胞瘤8例(3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例(13%).髓母细胞瘤有囊变者8例,但范围均较小,血管母细胞瘤8例均表现为大囊小结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例囊变范围均较大,结节较血管母细胞瘤结节大;3种肿瘤边界清晰、周围无或仅I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肿瘤体积较大时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增强扫描髓母细胞瘤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中至重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节重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囊壁无强化,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壁可见强化.结论 MRI图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位置、囊变程度及占位效应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多见,囊变多见,但囊变范围较小,占位效应较轻;血管母细胞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小脑半球多见,囊变多见,囊变范围较大;血管母细胞瘤有典型的大囊小结节MRI表现,囊壁强化少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有典型的大囊大结节表现,囊壁强化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特点及病理表现,提高对本病的MR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位于左侧小脑半球4例,右侧小脑半球4例,小脑蚓部3例,额叶4例,顶叶2例。单囊结节型10例(58.9%),壁结节T_1WI呈低信号,T_2WI及T_2-FLAIR均呈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囊液T_1WI呈低信号,T_2WI及T_2-FLAIR呈高信号,增强囊壁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多囊结节型4例(23.5%),囊壁及分隔增厚,增强明显强化;囊性成分及结节信号与单囊结节型类似。囊实性型3例(17.6%),实性部分T_1WI呈低信号,T_2WI及T_2-FLAIR高信号为主,增强明显强化。DWI瘤结节及实性瘤体均呈等或低信号。较大结节或实性瘤体信号不均,内见多发小囊变区,呈"囊中有瘤,瘤中有囊"的特征性表现。本组病例种中5例(29.4%)合并出血,4例(23.6%)合并瘤周轻度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加深认识,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征象,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7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病理结果,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27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病灶最大直径2.3cm-6.8cm,平均(3.51±1.73)cm,病变部位为幕上16例、幕下11例;MRI平扫囊实性肿块边界较清晰,实性部分或实性壁结节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实性部分或实性结节均明显强化;偏实性肿块边界清晰,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病变边界不清,异常信号或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扫描弥漫可见轻度斑片状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影像学征象明显,以囊实性肿块、偏偏实性肿块为主,其MRI征象可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谭莉莉  邱士军 《广东医学》2007,28(9):1474-1475
目的 探讨MRI对颅内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研究肿瘤的部位、形态和信号特征.结果 单纯囊肿型2例,囊肿结节型10例,囊实混合型5例.结论 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年轻人,最常见于幕下小脑及深部脑白质,边界较清晰,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并易囊变,灶周水肿少见,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因此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望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韩礼良 《当代医学》2013,(23):46-47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2011年1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资料结,合文献总结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结果 10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CT平扫4例,10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单发9例,其中幕上大脑半球2例,1例破坏颅骨;幕下7例,其中5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下蚓部四脑室出口。2例呈实质型,4例呈囊实性,3例呈囊结节型。多发1例共3个病灶,2个位于小脑半球,1个位于延髓背侧。其中大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呈囊结节型,另2个病灶呈结节样实质型。CT平扫4例病灶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实行部分呈稍低密度,1例发现骨质破坏,病灶内均未发现钙化和出血;10例MR平扫发现囊性部分呈长T1WI、长T2WI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稍长T1WI、稍长T2WI信号;MR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扫描8例发现流空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是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及发现病灶内流空血管影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赵兴家  宋玉卿 《西部医学》2009,21(11):1975-1975,1977
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CT、MRI表现,研究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和信号特征。结果肿瘤位于幕上9例,幕下30例,依据CT、MRI表现,可分为单纯囊肿型、囊性伴壁结节型和肿块型。结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病变好发于小脑,其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术前与其它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2例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中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3例)的临床资料、MRI及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本组22例病例中,2.5岁1例,20岁以上7侈9,其中36岁、38岁、46岁各1例。部位:病灶多发1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7例,鞍区5例,脊髓4例。MRI:7例不典型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实性,MRI表现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微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多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弥漫性3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混杂性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22例病例中WHOⅠ级的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痛3例,MRI表现为实性病灶,1例边界不清,1例多发,2例出现瘤周水肿,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病理: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多数瘤细胞形态似少突细胞,呈蜂窝状排列;3例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粘液样背景下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多为大小不等,多数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成人、可多发、可发生于鞍区及延髓,MRI可呈实性表现,WHOⅡ级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在影像与临床更是有恶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3例,右侧小脑半球5例,小脑蚓部6例,多发病灶1例,位于双侧小脑半球。影像上呈大囊小结节型10例,实质型4例,单纯囊性型1例。实质型肿瘤和壁结节与脑实质比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WI为均质性高信号。增强后实质性肿块和壁结节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其定位、定性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术后病理、术前MR资料。结果 17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发生于幕上5例,幕下12例。囊结节型共11例,实质型4例,囊肿型2例。MR平扫肿瘤境界清楚,无明显瘤周水肿,除1例瘤内出血外其余肿瘤的囊液部分均显示为长T_1、长T_2信号;实性部分或瘤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囊壁光滑、强化或不明显强化。显微镜下瘤组织内致密、疏松区双相交替,瘤细胞呈细长梭形,致密区见数量不等Rosenthal纤维,疏松区有微囊样结构、嗜酸性小体形成;肿瘤免疫组化GFAP阳性。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影像表现和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把握其病理特点有助于术前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磁共振成像(MR)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5例小脑PA,对其MR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5例PA,其中小脑蚓部8例,小脑半球7例;4例PA为囊性,6例为囊实性,4例为实性,1例为实性伴微小囊变,增强后病灶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瘤周轻度水肿或无水肿。结论:PA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可有一个初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