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93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中及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9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6个月~8年,并发症为囊袋感染1例,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症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1例,电极移位1例。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加强随访,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姜会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4):503-504,506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策略.方法 总结分析13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起搏器并发症情况及其原因,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1.5%,其中电极脱位7例(46.7%),囊袋血肿5例(33.3%),囊袋感染1例(6.7%),起搏器综合征1例(6.7%),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1例(6.7%).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及有效健康教育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最多见,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健康教育,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还有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在本院选取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70例,对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做出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此组患者中有2例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2例为起搏器综合征,3例为囊袋感染,2例为起搏器感知障碍,3例为电极脱位,4例为搏器囊袋积血。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某院2009年561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中及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6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电极导管定位指标及参数均较满意,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常见...  相似文献   

5.
柏战  杨颖  李际瞻 《安徽医药》2007,11(8):736-737
目的观察95例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并发症。方法对95例不同模式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能有效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充分认识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时预防和处理,可减少其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283例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术后基础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结果 283例病人共发生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30例次.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预防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节律异常疾病的有效措施为进行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大量临床事实证实采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纠正患者的异常心脏节律,但是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共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例,发生率3.77%,其中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位1例,肌肉跳动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董志  宋耀峰  王永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414-1415
1985年世界第一例植入型起搏器问世.近年起搏器技术的进展迅速.但是在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均可能有一些相关并发症发生[1-2],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起搏器并发症,是所有介入医师应该认真分析研究的.本研究对196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0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有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并发症包括囊袋血肿、囊袋感染、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结论对于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必须注重做好植入前、植入后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观察的方法,并要做好并发症的严密监测预防,且一旦出现并发症,要积极接受处理,以最大程度保证心脏起搏器植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4例患者做好手术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结果6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熟悉起搏器的有关注意事项,如期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护士应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4例患者做好手术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结果6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熟悉起搏器的有关注意事项,如期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护士应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疗效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我科5例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结果 5例囊袋血肿均消退且无感染发生。结论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可以有效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4.
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4例植入不同模式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给予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术前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满意率高。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提高术者的植入技巧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瑞平  刘晓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27-2827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问题,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56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型臂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膈肌痉挛2例,心律失常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快捷的护理措施,既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使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朱卫江  刘金岩  迪拉娜  蒋玉凤 《中国药师》2010,13(12):1790-179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调查心脏起搏器术后预防应用抗菌药情况,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12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5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预防用药率100%,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9d,其中用药时间≤2d者26例(20.8%),3~7d者70例(56%),〉7d者29例(23.2%);发生术后感染11例,其他并发症2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感染并发症的了解,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五附院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分析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术前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满意率高。结论永久性起搏器能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重视术后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常入睡困难,影响其术后康复。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住院患者56例,进行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术中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部分患者对于病情不了解和手术过程的恐惧可能合并不同的心理障碍,积极地向患者介绍起搏器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障碍和恐惧心理,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20.
周缨  谷惠敏  陈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5-259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植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41例高龄(≥80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心室单腔起搏器VVI29例、VⅥR2例、房室双腔起搏器DDD9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I例;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无心脏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电极脱位I例、囊袋血肿1例,经治疗后治愈,无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随访中死亡6例,死于术后2月至6年。结论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并不增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