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结节型桥本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结节型桥本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95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桥本病;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30.5%),合并甲状腺腺瘤34例(35.8%),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4.2%),合并甲状腺癌16例(16.8%),单纯桥本病12例(12.6%).结论 结节型桥本病常需手术治疗.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有助于提高桥本病的诊断,术后持续规范的替代治疗可有效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桥本氏病126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桥本病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26例桥本病发病情况,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 126例均经手术治疗,与病理检查对照,术前误诊率明显下降,手术方法选择正确率达到65.9%。并发甲状腺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并发甲亢6例。结论 桥本病是常见病;正确掌握其临床特征,常规测血清抗体,有选择地作FNAC检查,可降低术前误诊率;重视并发恶性肿瘤及甲亢;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桥本病的治疗方法、术式、术后治疗.方法 收集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26例桥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及病理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依病理检查结果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单纯桥本病24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甲状腺素片替代疗法终身维持.甲状腺功能低下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手术治疗;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利于选择适当的术式;对轻型病例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行手术治疗,34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本组患者中68.9%(31/45)发病年龄为35~4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临床诊断正确率为71.1%(32/45).误诊率达28.9%(13/45).结果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5~7 d,术后恢复好,痊愈出院.穿刺治疗患者穿刺后腹痛及腹胀症状均立即明显改善,再结合抗生素治疗,3~7d痊愈出院.结论 女性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误诊率较高.治疗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首选,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价值,避免了炎性反应扩散及脓毒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2001-2010年手术治疗的17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结果。结果 17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男3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岁,发病率为12.9%,无1例死亡。结论对桥本病合并孤立的甲状腺肿块有恶性可能、甲状腺重度肿大产生压迫症状、合并疼痛,甲状腺素治疗无效的桥本病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为恶性,依照甲状腺癌的处理原则来决定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应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手术探查技巧和经验教训。方法对50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8例患者手术治疗,术后38例诊断为甲状旁腺瘤,6例为甲状旁腺增生,4例为甲状旁腺癌。48例中44例第一次手术探查成功(占88%),2例行2次手术,2例行3次手术。46例术后痊愈,2例并发多处肋骨骨折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有临床征象者均应手术治疗。术前病灶定位明确者手术较容易,定位不明确者应在“热区内”重点探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9例,单纯探查活检12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3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18年,4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于术后5个月至3年肿瘤复发,余105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恶性纵隔肿瘤1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13/17)、58.8%(10/17)和29.4%(5/17).结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首选,姑息切除术后配合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选择,手术要点,副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1992年12月~2005年12月,103例甲亢术后复发行再手术病例。结果本组病例行再手术治疗,不需输血,无1例并发甲状腺危象,无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出现气管痉挛3例,暂时性甲状腺机能低下10例,随访82例,无甲亢再复发,无甲状腺机能减退。结论甲亢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桥本病 (Hashimoto′sdisease ,HD)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8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HD患者 32例。结果 病理证实单纯HD 2 1例 ,HD并结节性甲状腺肿 4例 ,HD并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 ,HD并甲状腺腺瘤 3例 ,HD并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1例。术前确诊率仅 12 5 % (4/ 32 ) ,误诊率达 87 6 % (2 8/32 )。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升高占 73 3% (11/ 15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B)升高占 93 3% (14 /15 )。与同期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清中TGAB及TMAB阳性率相比 ,相差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单纯结节切除活检 1例 ,峡部切除 1例 ,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 13例 ,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峡部切除 6例 ,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 10例 ,右甲状腺腺癌联合根治术 (三保留 ) 1例。结论 HD误诊率高 ,检测血清中TGAB、TMAB和细针穿刺活检 (FNAB)可提高确诊率 ;HD压迫气管或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不能除外恶变者 ,应予手术治疗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0.
傅斌  朱建国 《药物与人》2014,(12):177-177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与病理分析.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2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头频率8-12MHz.二维超声常规测量甲状腺直径,记录肿块个数、形状、回声强度、回声分布、声晕、后方回声等;超声探测肿块内部的血流情况.结果:其中31例为桥本病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为桥本病合并甲状腺腺瘤,10例为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结论:超声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上具有很高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因发现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通过术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发现2例单侧颈部复发,占患者总数的12.5%,均未见骨、肝、肺等组织器官及远端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较为少见、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也较高.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13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达67.5%(27/40).40例均手术治疗,10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3例,捷径手术3例.术后近期死亡1例,余均出院.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容易误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控制,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呼吸功能改善.随访3~ 12个月,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例(29.0%,9/31),中度残疾6例(19.4%,6/31),重度残疾3例(9.7%,3/31),植物生存1例(3.2%,1/31),死亡12例(38.7%,12/3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并合理使用呼吸机,及时处理颅脑损伤及合并伤,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是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手术要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96例甲亢手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例治疗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甲状腺危象发生.术后并发喉上神经损伤1例(0.5%)、喉返神经损伤3例(1.5%)、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0.5%),6个月后复发1例(0.5%).结论 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是甲亢手术成功的前提,熟练的手术操作、把握手术要点是甲亢手术成功的关键,不断地总结经验、注意个体差异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路虹  王雁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4):53-54
目的滋养细胞疾病是妇科常见病,但对于40岁以上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治在临床上是经常容易被忽视、被误诊的疾病.该文探讨40岁以上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82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滋养细胞疾病392例,其中40岁以上患者86例.侵蚀性葡萄胎46例(Ⅰ期29例、Ⅱ期5例、Ⅲ期12例).绒癌17例(Ⅰ期9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2例).结果86例滋养细胞疾病病人中,误诊23例,误诊率为26.7%.75例行子宫全切术手术治疗.其中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者48例,全子宫加单附件切除者12例,单纯子宫切除者15例(附件切除均行卵巢动静脉高结扎).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者66例,恶变率为76.7%.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化疗.结论40岁以上滋养细胞疾病临床诊断误诊率高,恶变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徐殿仁 《中国保健》2007,15(4):85-86
目的总结严重肝外伤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3年来收治的12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肝外伤患者均为闭合伤,按Moore分级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4例.11例经手术治愈,治愈率91.7%(11/12),并发膈下积液2例、切口感染2例,合并胆瘘1例,死亡1例,死亡率8.3%(1/12).结论严重肝外伤多为闭合伤,早期诊断的确立,尽早的手术探查止血,术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降低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67例桥本病人(病理证实)行甲状腺手术的原因.结果显示桥本病临床表现颇为复杂,术前分别诊断为甲状腺肿瘤(46例)、桥本病合并肿瘤(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和原发性甲亢(2例).本组均有甲状腺包块,有压迫症状7例,有包块疼痛3例,高代谢症状3例,甲状腺扫描冷结节28例,抗微粒体抗体(MCA)>150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50&例,但未予重视.建议在桥本病与甲状腺肿瘤难以鉴别时,应测定血中MCA和TGA及甲状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94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4例甲状腺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94例,占同期甲状腺疾病的4·1%,术前误诊49例,误诊率为52·1%。根据病理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再次手术40例,占42·6%。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注重病史及体格检查,并综合多种检查措施可提高诊断率。术前穿刺活检及快速冰冻切片可减少误诊率。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及颈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粘连性肠梗阻占47.37%(36/76);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占22.37%(17/76);嵌顿疝性肠梗阻占15.79%(12/76).67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8.2%(67/76),7例好转出院,好转率为9.2%(7/76),1例因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而出院,1例术后中毒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病死率为1.3%.结论 粘连和恶性肿瘤性肠梗阻是位居前两位的肠梗阻类型,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加强病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4例再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全部接受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原因:甲状腺局部出现包块11例、V区出现包块2例、颈部包块1例.再次手术发现肿瘤残存率85.7%(12/14).结论 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术中要综合应用诊断技术.如果手术方式不规范或术后复发,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