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水平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卒中康复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脑卒中残疾水平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11月。由2名研究员交叉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应用PROBST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 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模型偏倚风险高。最常用的4个预测因子分别是年龄(n=68,95.8%)、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66,93.0%)、卒中前mRS得分(n=42,59.2%)和糖尿病(n=37,52.1%)。 结论 对年龄较大、神经功能较差、存在卒中前残疾及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完善脑卒中患者残疾水平预测模型,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开发长期残疾水平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康复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急诊留观患者病情变化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急诊留观室收治的568例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00例作为建模组,168例作为验证组.建模组将是否发生病情变化作为因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根据β系数建立风险预测评分系统.验证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评分的预测效能,对预测结局与实际临床结局采用一致性检验.结果 纳入预测模型的因子有年龄(OR=2.192)、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OR =3.081)、低蛋白血症(OR=26.712)、高乳酸血症(OR=13.929)、呼吸兴奋剂(OR=14.415)和抗心律失常药物(OR=4.488),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P=0.220.预测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灵敏度0.972,特异度0.919,识别患者病情变化的最佳截断值为9分,预测结局与实际临床结局的Kappa值为0.935.结论 构建的病情变化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为急诊留观室筛查潜在危重患者提供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评价甘露醇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收治的脑外伤患者AKI的发生情况,AKI诊断采用RIFLE分期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建立脑外伤患者AKI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该模型对预测脑外伤患者并发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进一步分析甘露醇对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影响。 结果 共入选符合标准的脑外伤患者171例,其中AKI组53例,非AKI组118例。患者平均年龄(45.92±16.5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急诊手术、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Glasgow昏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SOFA呼吸评分、SOFA凝血评分、SOFA心血管评分、机械通气天数、红细胞悬液累计输注总量、血浆累计输注总量、呋塞米累计总剂量、托拉塞米累计总剂量、甘露醇累计总剂量是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OR=1.516,95%CI 1.222~1.881,P < 0.01)、托拉塞米累计总剂量(OR=0.016,95%CI 1.002~1.031,P = 0.016)、甘露醇累计总剂量(OR=2.687,95%CI 1.062~6.800,P = 0.037)是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由SOFA评分、托拉塞米累计总剂量和甘露醇累计总剂量3个变量组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脑外伤患者发生AKI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P < 0.01),提示该模型对预测脑外伤患者AKI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结果显示甘露醇总剂量是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KI是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并发症。SOFA评分、托拉塞米累计总剂量、甘露醇总剂量是脑外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553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121例(72%),女432例(28%);中位年龄77(75,78)岁,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高龄冠心病患者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并检验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35例,发生率2.25%(35/15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0R=2.61,95%CI 1.31~5.32)陈旧性心肌梗死(0R=3.62,95%CI:1.61~7.63)、收缩压(0R=1.03,95%CI:1.01~1.04)、椎动脉狭窄程度(0R=1.01,95%CI:1.00~1.02)是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呈现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测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区分度较优。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χ^(2)=6.209,P=0.624)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收缩压和椎动脉狭窄程度是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09月—2021年0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2例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等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n=45)和非脑卒中组(n=19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资料进行处理,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RDW对MH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为MH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发现,当RDW-CV截断值为13.65%时,曲线下面积为0.773,预测MH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敏感度为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术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二科行CEA的3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EA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术前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的预测价值。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6.7%(22/326),术后30 d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1.8%(38/3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2.373)、对侧颈动脉狭窄(OR=4.669)、术前mRS评分≥3分(OR=2.550)和术前血清Hcy≥20μmmol/L(OR=1.335)均为CEA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Hcy水平预测CEA后30 d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 [95%CI为(0.769,0.899),P=0.003];mRS评分预测CEA后30 d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 [95%CI为(0.552,0.842),P=0.009]。结论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和有效的术式,且吸烟史、对侧颈动脉狭窄、术前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Hcy水平增高均是CEA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3种评分系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效能,了解预测心脏骤停的敏感时间。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为病例组,以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预测效能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评价。结果在心脏骤停前8h MEWS、NEWS、ViEWS ROC曲线面积分别是0.73、0.74、0.76,Youden指数分别是0.37、0.36、0.39。ViEWS最佳临界值为5分。结论 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略优于另外2种评分系统,心脏骤停前8h能较早地预测心脏骤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经超声证实的颈动脉斑块致狭窄(狭窄率≥50%)患者,根据近6个月内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将其分为症状组(n=53)及无症状组(n=62)。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患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颈动脉狭窄率、斑块表面形态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表面形态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Y=-4.914+2.272X1+2.354X2(X1为斑块表面形态,X2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构建及应用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辖区内收治的脑卒中病例162例,以内科同期收治的非脑卒中慢性病住院患者184例为对照,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 st i c回归模型为基本依据,通过Logi st i c回归建立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然后采用ROC曲线法对概率预测模型进行评价。本研究倾向评分法将6个因素指标融为一个综合指标-倾向评分。结果:有意义的变量数仅有6个,从变量数来看适合Logi st i c回归模型和倾向评分法,发现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CHOL、TG、HDL-C、LDL-C等,预测准确率能达到90.2%。结论:Logi st i c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脑卒中发病概率,而倾向评分表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危险程度、对脑卒中进行危险评分分层,所构建的Excel脑卒中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FU是否愈合将其分为愈合组(n=57)和未愈合组(n=14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知-信-行(KAP)模式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液中微小RNA(miRNA)-15b-5p的相对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向后法筛选出相关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增强Bootstrap验证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列线图、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向后法筛选变量,从8个总变量中确定了3个预测因子,即年龄、miRNA-15b-5p相对含量、K评分,其构建的预测模型呈现出中等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结论 年龄、K评分及miRNA-15b-5p相对含量均为DFU患者溃疡未愈合相关的预测因子,基于这些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