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再论四逆散     
四逆散是疏肝理脾的代表方。对于由肝郁气滞、肝脾失调引起的胁肋胀痛(尤其是胁痛),食少纳呆,情绪抑郁或烦燥易怒,大便通泄等,用本方为主加减治之,其效甚捷。对于因热传里的四肢不温(热厥)以及精神因素引起的四末发冷(肝厥),本方亦能通过理肝而收到较好疗效。此外,四逆散与一般理气剂不同之处是:它既能疏泄肝气郁滞,使气机通畅,又可维护肝体。临床以本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衍化,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肝胆、胃、十二指肠及妇科等方面的疾病。兹归纳如下。1治疗肝病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比的患者,表现以胁…  相似文献   

2.
[组成]黄芪18~30克 黄精12~15克 黄莲3~6克 桂枝12克 白芍12克 神曲30克生姜3片 大枣6枚 [功能]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加减运用]临床上,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弱及脾胃虚寒者居多,此种类型者在北京地区约占70%以上。又中焦脾胃喜温喜暖为其特性,故本方可谓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方和常用方。 若脾胃虚寒较重,胃脘寒凉怕冷,加高良姜;若以脘胀痞满为主证,脉见弦象,证属肝气犯脾、肝脾不调、肝强脾虚者,则配以柴胡疏肝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自拟方治疗高黄疸肝炎12例,以基本方为主,辨证加减用药。结果除1例慢性重症肝炎并发肝昏速死亡外,其余均获临床治愈。文中强调治疗重症肝炎时,宜早期使用本方。  相似文献   

4.
威草汤治疗尿酸性肾病2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 27例中男性25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短为1月,最长为3年;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12型、肝肾阴虚型8例、无症状型7例。2 治疗方法 用威草汤(威灵仙、草决明、生山楂、生首乌、金钱草,益母草各15g,炙黄芪30g,白术、茯苓、枸杞子、杜仲各20g,萆12g,生大黄9g),连服4周,同时加用西药能量合剂静脉点滴。经4周治疗如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改用金钱草、益母草各15g,每日1剂泡服。3 治疗结果 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的临床疾病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5.
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封闭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高卫华 《河北医学》2008,14(9):1019-1020
目的:探讨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96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加减龙胆泻肝汤每天1剂,同时应用1单位转移因子 2%利多卡因5m l,对皮损患处进行封闭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阿昔洛韦,肌注V itB12。结果:治疗一周后,皮损消退率治疗组为76.78%(43/56),对照组为45%(18/40)。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痛泻要方是临床常用的以抑肝扶脾为主要功效的方剂,临床上在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上用此方加减治疗肝脾不调型郁证,疗效显著。现对痛泻要方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半夏厚朴汤可广泛适用于七情郁结之证,为肺、肝、脾同治之方,不能局限于治疗梅核气,该方偏辛温散,最适于气郁痰凝之证。故可在半夏厚朴汤基础上加减药物治疗多种疾病,临床运用非常广泛,因塞、噎膈、呕吐、眩晕、健忘、糖尿病、肠炎等也可以本方适当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疏肝实脾之法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用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5%。结论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汪昂所撰《医方集解》,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炎和肝经湿热下注的证候。龙胆泻肝汤来源于元代李呆的《兰室秘藏》,方由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地、木通、当归共7味药组成。临床上凡属肝胆实火和肝经湿热,可用本方加减应用。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内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本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用自拟方“颈椎增生汤”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兹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共95例,其中男41例,女54例;年龄从36~72岁,平均54.5岁,病程2个月至8a不等,平均4a左右。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1]。2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方颈椎增生汤治疗,药用:白芍30g,葛根30g,山萸肉15g,桑寄生12g,独活12g,威灵仙15g,木瓜10g,姜黄15克,乳香12g,没药12g,当归10g,炙甘草10g,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饭后服用。以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3 结果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5例中痊愈60…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是《伤寒论》中冶肝气郁结,阳气被郁,不能布达四肢所致厥逆证的方剂。具有疏肝和胃,通畅条达之功效,临床上被广泛地运用于肝脾失调所致胃脘痛,呃逆,泄泻、呕吐,肠痈,痹证,胸胁痛及妇人月经不调,乳胀等多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加减辨证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调和肝脾法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三则验案为例,结合平素跟师随诊和整理老师医案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探索连教授临床常用调和肝脾之法的内在机理,分析总结连教授运用调和肝脾之剂的特色与方法。[结果]三则验案显示,连教授临床应用调和肝脾法,对于木不疏土、肝脾气机不舒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四逆散加减,疏肝理脾、透热解郁,对于肝木犯土、木郁土虚的面部痤疮患者,选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对于木横乘土、脾虚肝旺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选痛泻要方加减,抑肝扶脾、调畅气机,均获得良好效验。[结论]连教授调和肝脾法的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自 198 9年~ 1999年 ,作者应用逍遥散为主方 ,临床辨证加减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2 0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本组 2 0 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经X线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 12 4例 ,女 76例。年龄 <30岁者 2 1例 ,30~ 40岁者 6 8例 ,41~ 5 0岁者 6 2例 ,>5 0岁者 49例。病程最长者 18年 ,最短者 3个月。2 方法2 1 方剂组成 :方剂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去薄荷、生姜为主方。药物组成 :柴胡 10 g、白芍 15 g、当归12g、茯苓 15 g、白术 10 g、甘草 6g。水煎服。2 2 中医辨证 :肝…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丸和其衍生方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钱乙制定六味地黄丸用作专治肝肾阴亏之证,又可随证加减成为诸衍生方,扩大施治范围,如辨证使用得当,效验确凿。故历代医家对本方多作译义颂评,认为本方是补虚益损之祖方。现代中医叶橘泉、沈仲圭氏等在临床上加减应用,可治疗神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感染等疾病约20余种。作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认为用本方辨证施治,疗效很好,既验证前人的经验,又充实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内容。现就笔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所治代表病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龙胆泻肝汤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三焦湿热的方剂。凡属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病候而津液未伤者,均可用本方治疗,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者采用分型论治治疗习惯性坠胎小产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1 分型论治1 1 肝肾虚型 :有小产史 ,现又妊娠。腰酸腹坠 ,阴道流血 ,头昏耳鸣 ,胎动不安 ,小便频数 ,甚至失禁 ,屡次坠胎 ,心烦失眠 ,舌红少苔 ,脉细数或细弱。治宜滋养肝肾安胎。方用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 30g、桑参生 2 0 g、川断 2 0 g、阿胶 10g (烊化 )、黄芩 10 g、山药 10 g、白芍 12 g、生地10 g、女贞子 10g、旱莲草 10 g、甘草 10 g ,水煎服 ,1剂 /d。1 2 脾肾阳虚型 :妊娠初期 ,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 ,头昏耳鸣 ,神疲乏力 ,胎动不安 ,胎动下血 ,色…  相似文献   

17.
镇肝熄风汤加减方的组方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肝熄风汤系治疗内中风征常用医方(1—3)。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多因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的病机;临征常伴有头痛、眩晕、急燥易怒、心烦不寐等,对镇肝熄风汤进行了加减,去龟板、麦芽、茵陈、甘草,加勾芚、夏枯草、首乌、夜交芚以加强本方的平肝降压、镇静熄风之力。我们用加减方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率达65.9%。药理实验也证明加减方有显著的降压,镇静和抗戊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穿琥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内服随证化裁龙胆泻肝汤,每日1剂,并肌注穿琥宁注射液80mg,日2次。结果:28例均全部治愈。结论: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穿琥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脾柔肝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IBS-D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用补脾柔肝方煎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对照组56例口服蒙脱石散剂3g,谷维素40 mg,均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稀便、消除便前腹痛、腹胀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脾柔肝方煎剂对IBS-D具有显著疗效,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丹栀逍遥散,即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子,出自《内科摘要》。有疏肝健脾,和血调经功效。主治肝郁脾虚,化火生热而致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小腹作痛等症。临床上,属和解剂中调和肝脾之方,本方为疏肝健脾和血常用方剂,无论妇科、内科,甚至外科皆可用之。笔者常用该方加减治疗内科疑难病症,疗效颇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