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龄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知识掌握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80岁老年糖尿病病人中选取8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比2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并发症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健康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餐后2 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低于对照组(t=5. 2292、9. 6635、8. 8868,P均0. 01);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并发症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健康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2. 8868、12. 6369,P均0. 01)。结论高龄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提高并发症相关知识掌握度与健康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医院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予个体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入组一年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两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体重及体质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一体化管理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控制,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和社区康复疗效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分析2013年4月—2014年2月上海市第一医院某病区中随机抽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观察组糖尿病患者25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康复式的干预护理手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结合社区康复的干预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该社区负责管理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3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依从性、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的SDS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社区护理措施能够快速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医院和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好转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研究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医院和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患者对健康知识和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研究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结论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进行医院和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的掌握度和遵医依从性,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两组采用份护理方式不同,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均对两组患者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强开、餐口血糖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测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红蛋白浓度的测量中,研究组的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2—9月来该院就诊的78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使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社区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显著,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控制了血糖,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糖检验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检测中的临床特证。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正常的临床药物治疗与活动训练,对照组依据患者意愿进行血糖检验,观察组患者每周血糖检验1次,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可以依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改善和调整,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总计31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157例)与心理组(1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心理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价(SAS、SDS)、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干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老年患者负性心理评分均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其中心理组老年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组老年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为99.36%,对照组为9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降低血糖水平保持稳定,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该社区服务站2012年2月—2013年1月纳入慢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病例进行抽样,将1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糖尿病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疗效。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常规管理与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治疗依从性为56.00%,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有着小幅度下降,观察组50例患者治疗依从性为74.00%,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联合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社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将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接受诊治的76例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8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含量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的含量均比治疗前低,治疗后,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含量,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到该社区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予以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生期发生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围生期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最大程度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临床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加强对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取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11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家庭护理,护理组患者由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7.68±2.14)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8.92±1.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为(5.52±1.6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的专业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减轻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受试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对比观察组有糖尿病并发症和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9. 35±2. 51)%],空腹血糖[(10. 17±4. 3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空腹血糖的水平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 8,P0. 05)。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2. 19±2. 21)%],空腹血糖[(11. 13±5. 06)mmol/L]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均P0. 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定期监测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各30例,对比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代谢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情况,进而改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空腹血糖与其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2例为观察组,在该院于2018年1—12月进行检测治疗,同期取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和氧化酶的方式,统计学分析处理检测结果,并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与其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经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正相关性(r=0.587,P0.05)。经对比分析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5±3.3)%,空腹血糖为(9.7±3.8)mmol/L;对照组中糖化血红蛋白为(4.5±0.8)%,空腹血糖为(4.7±0.8)mmol/L。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价,能够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可保证治疗方案的更合理性,避免单纯凭借空腹血糖监测结果片面性。相较于单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进行联合检测糖尿病方面更可靠,可在临床上争取时间为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方案,引产对患者血糖控制、治疗效果,以及对疾病的诊断中,联合检测评价具有关键的意义,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门诊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对照组的要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的患者,采取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维持患者的血糖在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心内科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中进行治疗的心内科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78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和血压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指标(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人数都是35例.对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表现出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不同,再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经过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上的比较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除去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手段,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糖尿病护理家园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