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刘学兵  刘钢  赵绰然 《天津医药》2003,31(10):676-676
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应用 ,对鼻腔鼻窦病变的治疗趋向微创化 ,以最小的损伤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上颌窦病变 ,传统处理采用上颌窦根治术 ,笔者采用多径路鼻窦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上颌窦病变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1998年10月—2002年4月施行电动切割器鼻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5例。发生上颌窦炎性病变 (息肉、囊肿、真菌团块等 )992例 ,男634例 ,女358例 ,年龄10~74岁 ,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及鼻窥镜检查。依据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 ,按照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标准 (1997…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1994-12以来,我科采用鼻内窥镜行鼻窦开放术,术后随访6mo以上者98例(172侧),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最小11y,最大69y。病程最短者0.5a,最长者35a。表现为鼻阻者98例,流脓涕89例,伴头昏头痛72例,嗅觉减退5例。根据病史,术前专科检查,鼻窦CT、鼻窦X线摄片,诊断为反复发作性鼻窦炎15例,中鼻道息肉伴鼻窦炎37例,全鼻腔息肉伴鼻窦炎21例;有前期手术史25例。在98例中,行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者36例,鼻息肉摘除加筛窦、额窦开放术者18例,鼻息肉摘除加全鼻窦开放术者5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加上颌窦根治术者1例。2 护理  相似文献   

3.
俞祖华 《江苏医药》1999,25(11):895-89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时是否保留中鼻甲、特别是病变中鼻甲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现将我院1997年~1998年间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有完整记录的28例4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2、3期)伴中鼻甲病变病例进行分析,术中均保留经手术处理的病变中鼻甲,观察术后中鼻甲的形态及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讨论保留中鼻甲的意义及保留中鼻甲的手术要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8例42例中,男16例24侧,女12例18侧。年龄18~42岁。患者术前均行鼻内窥镜检查和具窦CT检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最佳手术方式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4~2011年收住我院的25例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别采用柯-陆手术、鼻侧切开术及鼻内窥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25例中,有4例术前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并行上颌窦柯-陆手术、1例误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物行鼻侧切开术,2例术前误诊为真菌性鼻窦炎,20例行鼻内镜手术(Fess).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20例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鼻息肉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影像学可见窦壁骨质破坏,但具有其特点.术前进行必要的病理活检有助于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且鼻内窥镜手术应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下对上颌窦行双对孔手术在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杭州桐庐内窥镜尖端有限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及监视系统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行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并于下鼻道开窗,形成双对孔,使上颌窦得以充分引流。结果 术后随防访1~3年,全部病例均治愈,无复发;术前症状如鼻塞、流脓涕、血涕、鼻腔异味感及头痛症状消失;经鼻内镜检查,全部病例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及窦腔内黏膜正常,腔内无真菌团块及异常分泌物。结论 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双对孔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佝,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对125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在鼻内窥镜下除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术后无复发116例,治愈率92%。主要并发症为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粘连。筛窦腔粘连封闭。中鼻甲与鼻中隔或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强调术后定期随访换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病变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是经唇龈沟内切口上颌窦根治术。该术式对病人的损伤较大,而且对上颌自然开口附近的病变不能彻底清除。我科采用鼻内镜下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治疗上颌窦病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4~68岁。上颌窦息肉10例(其中双侧上颌窦息肉5例),上颌窦囊肿18例,真菌病2例(其中双侧上颌窦霉菌病1例),内翻性乳头状病1例。术前均行鼻窦水平位及冠状位 CT 检查。全部病例未见骨质破坏。我们对所有病例先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中遇到不能完全清除的病变,则将中、下鼻道两个窗口融合成1个窗口,形成融合开窗术共1例(2侧)。1.2 仪器:采用德国 Storz 鼻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及电视显示、录像系统。1.3 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如术中病人疼痛明显时加用强化麻醉,鼻腔黏膜及下鼻道黏膜表面麻醉3次。切除钩突,咬除筛泡。开放前组筛漏斗处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达上下径约8mm,前后径约10mm,窦周的息肉组织用切割器切  相似文献   

8.
俞海安  何文健 《江苏医药》1998,24(11):836-836
我科自1994年5月引进鼻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至1997年底共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360余例,其中行筛窦切除术20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18~72岁,平均34.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2年。200例患者术前均作副界窦CT检查证实有筛窦炎,筛窦息肉。128例伴有同侧上颌窦炎,33例伴有蝶窦炎,10例伴有额窦炎。全部病例均有双侧或同侧鼻息肉,42例曾作过l~3次界息肉摘除手术。二、手术方法先用2%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以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钩突基部麻醉,如鼻窦内充满息肉可加…  相似文献   

9.
张卫国  蒲风岚 《河北医药》2001,23(7):529-530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2 0世纪 90年代逐渐在基层医院推广 ,它将传统的手术变为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 ,但随着手术适应证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并发症逐渐增多 ,我科从1999年 2月至今开展这类手术 85例 ,其中出现并发症1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5例中 ,男 4 8例 ,女 37例 ,年龄 14~6 8岁。其中鼻窦炎 5 8例 ,鼻息肉 2 2例 ,内翻乳头状瘤3例 ,鼻窦囊肿 2例 ,其中单纯钩突切除术 8例 ,钩突切除 +前中筛窦切除 4 6例 ,钩突切除 +全筛窦切除 +中鼻甲成形术 2 8例 ,单纯蝶突开放术 3例。全部…  相似文献   

10.
钟志生  蒋德澄 《江苏医药》1996,22(9):658-658
近两年内,我院采用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治疗慢性鼻窦炎6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此手术的理论基础、手术要点等问题。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1例98侧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6~65岁;病程1~30年。二、疾病种类单纯慢性上颌窦炎7例10侧,鼻息肉伴筛窦炎、上颌窦炎或颠窦炎30例49侧,全组鼻窦炎6例11侧,泡性中鼻甲伴上颌窦炎5例8侧,筛泡肥大伴上颌窦炎12例19侧,上颌窦息肉1例1侧。三、手术类型7例10例行单纯中鼻道开窗术,5例8例行泡性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中鼻甲外侧面切除后中鼻道开窗术,48例79侧行鼻息肉、肥大的筛泡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及窦腔冲洗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6例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2例行鼻内窥镜和Callwell-Luc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14例行鼻内窥镜手术,全部术后窦腔抗真菌药物冲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5个月~6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抗真菌药物冲洗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鼻内窥镜鼻窦开放术98例。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经6个月以上随访,引流通畅88例,鼻阻,流脓涕,头痛消失62例,无变化5例,鼻窦炎复发5例,鼻息肉复发2例,鼻腔粘连2例。并对鼻内窥镜手术的目的,鼻窦炎解部的特点,中鼻甲息肉样变处理,上颌窦不可逆病变,预防鼻腔粘连及鼻窦CT扫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病变本文主要是指上颌窦炎症、上颌窦囊肿或息肉,不包括上颌窦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上颌窦根治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术3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3种不同进路(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张、下鼻道开窗、经尖牙窝进路)行内窥镜下治疗上颌窦病变,探讨最佳治疗方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以来门诊鼻科病人经X线或CT确诊为上颌窦病变(上颌窦炎症、上颌窦囊肿或息肉)85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或息肉17例,上颌窦囊肿或息肉伴上颌窦炎5例。本组男性51例,女性34例。1·2手术方法:1·2·1麻醉:鼻腔用1%的卡因30 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行病变侧钩突切除,筛泡、筛窦内有病变者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清理上颌窦内真菌团及不可逆转的病变黏膜。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18例随访2~3年,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较之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不损害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治愈率高,是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术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FESS)已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开展,但对术后处理各有报道,多注重手术本身,忽视术后处理,而达不到手术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我科1995~1999年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54例(97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FESS术后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97侧)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16~61岁。双侧43例,单侧11例。单纯性副鼻窦炎25侧(筛窦、上颌窦炎9例,上颌窦炎6侧,额窦、筛窦、上颌窦炎2侧,筛窦炎4侧,全组副鼻窦炎4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72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采用上颌窦根治.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及鼻内窥镜手术3种不同方式治疗19例。结果19例随诊6个月-2年。行上颌窦根治4例:冠复发,行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5例,均无复发;行鼻内窥镜手术10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关键是彻底消除病变,通畅引流。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手术方式不影响治愈率。(2)必须重视术后处理,术腔局部引流不畅可能是复发的原因。(3)鼻内窥镜手术在清除蝶窦及筛窦病变。保留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7.
右侧上颌窦逆生牙伴上颌窦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梅君 《云南医药》2006,27(4):418-418
病例 男,18岁,因“反复头痛,伴脓涕多,鼻阻1年余”于2005年7月28日,以“慢性上颌窦炎”收住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双侧下鼻甲稍肥大,右侧鼻腔中鼻道见粘脓性分泌物。行副鼻窦CT扫描示:“右侧上颌窦外侧壁骨瘤伴右侧慢性上颌窦炎”。请口腔科会诊,检查患者牙齿,患者牙齿无缺失,考虑为上颌窦腔骨瘤。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05年8月1日拟定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右侧骨瘤凿除术”,术中行右侧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时见大量坏死及脓性物,吸净分泌物,  相似文献   

18.
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帮梅  孟凡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94-2795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96例采用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与鼻内窥镜手术联合治疗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鼻窦引流通畅.经6~24个月随访,总有效率97.8%,治愈率92.5%,经精心治疗和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充分鼻腔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鼻冲洗是患者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上颌窦囊肿由于部位较为隐蔽,使用常规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很难达到彻底清除效果.临床上常采用下鼻道开窗或经中鼻道联合及经上颌窦前壁切除上颌窦囊肿,手术损伤较大.我们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应用电凝吸引器治疗囊肿,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确诊为上颌窦囊肿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33侧),男17例(19侧),女13例(14侧),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34岁.均有头痛、面部闷胀、牙痛及鼻腔间断流黄水等临床症状.单纯性囊肿13例,鼻中隔偏曲伴囊肿5例,鼻息肉鼻窦炎伴囊肿12例.  相似文献   

20.
45例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检查。而后行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治愈36例(80%),好转5例(11.1%),无效4例(8.9%),总有效率为91.1%,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有1例,均在内窥镜下予以分离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但要尽可能的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