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系属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系是中医眼科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但目系的脏腑归属一直没有成形学说。本文通过探讨目系的解剖结构、目系的五行属性、目系疾病特点及其与经络的关系,发现目系具有五行中“木”的属性,提出目系属木,在藏象学说中属于肝系,以期明确目系在藏象学说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系是中医眼科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内经》中已有记载,但在往后日臻完善的各种眼科辨证理论体系中,未见系统论及目系;目系的脏腑归属也一直没有形成学说。通过探讨目系的解剖结构,目系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目系与肝的生理联系、病理影响以及目系疾病的临床征象,来论证目系与肝的关系,提出目系属肝的理论,以期完善目前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3.
王国栋 《河南中医》1997,17(5):261-262
从太阳“主表”,太阳病病理机制,太阳病临床见证,太阳病证之用药情况诸方面来看,太阳与肺系的的关系密切。太阳不仅饰物和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同时还应包括肺系。太阳与系肺系的关系,为一属种关系,太阳为属,肺系为种,具体地说就是太阳包括肺系肺系是太阳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此,方符合外感病初期的证治规律,与临床实践更为贴切,吻合。  相似文献   

4.
中焦膜系属于三焦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中间位置,起着宣上导下、维持平衡的枢纽作用。脾胃疾病的发生与中焦膜系的状态密切相关,当邪气怫郁、内外因叠加,会导致膜系功能紊乱,出现中焦膜系的拘挛、纵缓、破损、瘀阻、津气不利,进而导致中焦脾胃通降失常、润燥纳运失司等病理状态。因此,对中焦膜系的疏通、补养、固护,能纠正膜系状态,使中焦脾胃健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胆系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B超诊断肝硬化并发胆系结石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13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超的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合并胆系结石组,另一组为不合并胆系结石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等方面差异性。结果:113例患者肝硬化中胆系结石患者有38例,其发生率为33.63%;患者中男性肝硬化并发胆系结石的发生率为26.92%,女性肝硬化并发胆系结石的发生率为48.57%;门静脉内径≥13mm患者胆系结石发生率与门静脉内径〈13mm患者胆系结石发生率相比偏高;肝硬化合并胆系结石患者血清白蛋白与不合并胆系结石患者血清白蛋白相比明显偏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胆系结石的发生率较高,B超检查为诊治肝硬化合并胆系结石患者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技术》2006,8(6):I0001-I0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原中药系)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一批中药高等教育院系之一。1985年成立了中药研究所,现实行院所合一的管理体制。学院目前设有中药生药系、中药化学系、中药药理系、中药制药系、临床中药系、生物制药系、基础教学部、实践教学部等8个系(部),并建立了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蛋白对肾间质细胞(大鼠系膜细胞系)合成HSP27的调节作用,以及姜黄素对此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犬鼠系膜细胞,用不同浓度白蛋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及蛋白质的影响,以及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及蛋白质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白蛋白能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HSP27mRNA及蛋白质表达,随着白蛋白浓度的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和蛋白也不断增强(P〈0.05),姜黄素可以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蛋白可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而姜黄素可以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何进栋 《光明中医》1996,11(4):44-46
胆系疾病治验何进栋福建省连江县苔卫生院(350517)主题词:胆系疾病,中医药疗法胆系感染认为系感受湿热邪毒所引起的,属湿温范畴。其病位在胆,其病理基础是“热、毒、瘀、闭”,其病机是热毒炽盛弥漫,侵害全身脏腑组织。胆系结石病属中医“肝胀”,“胆胀”等...  相似文献   

9.
卢宏福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48+50-48,50
胃系疾病病理表现以受纳、升降功能异常为主,其病证主要有胃痛,噎膈,呕吐,反胃,痞满,嘈杂等。现代医学诊断胃系病症,以胃镜检查为依据,幽门螺杆菌在胃系病证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消化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杨红英  曹克刚 《中医药学刊》2004,22(6):1126-1127
探讨脑系与五脏系统的相互关系,为脑系疾病的脏腑论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开拓脑系疾病治疗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思路与方法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alonephritisMsPGN)是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中等程度增多,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正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类型。1961年Jnennings首次提出系膜增生的问题。四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MsPGN病因多样,临床涉及范围广,是肾小球疾患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肾疏宁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验证中药肾疏宁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综合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尾静脉注射,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定期注射弗氏佐剂,复制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观察肾疏宁对其生化、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结果:肾疏宁能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球损伤,促进肾脏组织损伤的修复。结论:肾疏宁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付琳 《光明中医》2023,(3):549-551
脏腑表里理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通过医案举例,介绍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强调该理论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得出应用此理论在辨证论治肺系、肠系相关疾病时,脏腑同治较脏病治脏、腑病治腑收效更佳。总之,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临床疾病治疗肺系、肠系疾病扩宽了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乔宦琏(121500)关键词:胆系感染,大柴胡汤急性胆系感染是常见的急腹症。3年来我用大柴胡汤为主配合抗炎治疗7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5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4例,女41例...  相似文献   

15.
IgM肾病又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组织学特征为早期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之后系膜基质增多,致使系膜增宽,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系膜硬化和肾小球硬化。电镜观察部分病例系膜区有呈结节状分布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检查IgM和C3沉积,部分病例仅见C3或未见沉积物。本型肾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变轻者预后较好,但可复发;病变重者可伴有节段性硬化。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或衰竭。2004年1月-2007年2月本院收治经肾活检证实的IgM肾病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解热宣肺汤治疗小儿肺系风热证154例饶柱才儿科临床以肺系疾患居多,而肺系疾患中属风热型则更为常见。笔者集20余年的临床经验,自拟解热宜肺汤治疗小儿肺系风热证15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154例中,门诊病人84例,住院病人70例;...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医肺系病专业第6次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中医肺系病专业第6次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傅志红(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肺系病,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综述全国中医肺系病专业第6次学术交流会于1995年11月5日~9日在安徽屯溪召开。到会代表60人,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ox-LDL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干预后,检查系膜细胞内总胆固醇(TC)含量,用原位杂交法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ox-LDL与系膜细胞共同孵育后细胞内TC含量、TGF-β1mRNA表达与细胞对照比较,均明显增高;茶多酚干预后系膜细胞中TC含量下降,TGF-β1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茶多酚可抑制系膜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TGF-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浅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胆系疾病曾德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近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病的基础。中医辨证多按气滞、湿(实)热、脓毒3型论治。但由于胆系疾病的病理改变较为复杂,临床上如何更全面地掌握胆系疾病的发病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辨证及西医辨病之长,...  相似文献   

20.
朱晓雷 《江西中医药》2006,37(10):56-58
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途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系膜细胞(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扩张,是肾小球硬化的主要特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