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1例患者,其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行腹壁病灶切除术,术后均完全治愈,手术切除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l00%。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服用丹那唑药物36个月,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论:剖宫产引起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而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剖宫产率,并规范剖宫产手术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897-289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例采用药物治疗,24例采用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24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且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药物治疗组有6例得到完全治愈,治愈率为37.5%,未愈的10例患者最终采用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斌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6-160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葛翠华 《吉林医学》2013,(33):6998-699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结果:2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进行给予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术后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剖宫产手术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的医源性因素,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冯宁 《当代医学》2014,(4):86-86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接受治疗的2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采取病灶切除治疗,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患者术后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后对其跟踪随访1年,均无患者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采取病灶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汪海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58-5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术前均作出正确诊断,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全部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剖宫产术中直接种植有关;手术治疗效果好,只要病灶切除彻底,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病理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尽量行假绝经治疗或假孕疗法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组(33例)与药物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33例手术治疗患者治愈32例;12例药物治疗患者治愈7例,手术治愈率(96.97%)明显高于药物治愈率(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必须使手术切口整齐,注意保护腹部切口,及时清洗伤口,以预防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病理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尽量行假绝经治疗或假孕疗法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可做出诊断。本组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前术后均未用药物辅助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及筋膜8例,位于腹直肌2例,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均手术治疗,2例行聚丙烯网片修补。结论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9年间收治的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是首选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相吻合。术后随诊无1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发生于剖宫产术后,术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注意术中切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赵紫艳  王兆杰 《吉林医学》2011,32(23):4869-486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行腹壁切口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回访均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剖宫产率,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延宏  李诗光 《当代医学》2013,(32):107-107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2例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在剖宫产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部分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未有复发病例。结论医源性种植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并且结合B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剖宫产术中应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严密预防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均行病灶手术切除。结果:10例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有感染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唯一有效办法,对剖宫产术中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有助于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8.
巢夏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52-455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1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术后辅助运用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切口肿块出现及经期切口疼痛,随访6个月~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疾病,可通过降低剖宫产率及规范剖宫产手术操作预防其发生。手术治疗是惟一彻底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术后使用孕三烯酮等药物治疗可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 对我院1986年~2005年问收治的1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及辅助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吻合。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3.54%,发病潜伏期1.0~6.5年。均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2~3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正确诊断。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29例剖宫产腹壁切口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腹壁内异症患者26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内异症3例。均有典型周期性腹痛、肿块;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重在预防;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只要病灶彻底清除,术后不需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