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前1d到术后3d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d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肾穿刺活检术术前患者总体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3.3%、66.7%;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60±6.95),(46.80±7.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0.53±8.63),(53.53±1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2,0.28;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00例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前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术中疼痛程度,生理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51±6.32),(42.83±7.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39±8.74),(57.31±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3576,16.3576;P均〈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时的心率、血压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内镜复查的接受率分别为98.96%,96.56%,高于对照组的78.64%,6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6.3582,18.6246;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缓解和消除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在SCL-90调查中显示冠心病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2.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蒋颖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55-2856
[目的]调查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即将实习的510名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失专及本科学历护生SAS评分44;46分±5.41分,中专护生8AS评分46.79分±7.80分,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大专及本科护生SDS评分0.44±0;09,中专护生SDS评分0.50±0.09,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结论]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较大专及本科护生严重。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分析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57.24±6.18)分,SDS评分(63.29±7.12)分。其中无焦虑或抑郁23.75%,单纯焦虑28.75%,单纯抑郁33.75%,焦虑合并抑郁13.75%。无焦虑抑郁患者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有焦虑抑郁患者(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多角度采取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2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疗效评分实验组(11.02±4.25)与对照组(14.18±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指数实验组(8.65±1.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的负性情绪,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复发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医院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评分情况以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8.61),(37.88±8.56)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3.66±10.25),(84.12±8.81)mmHg;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1.99±7.83),(42.92±9.75)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6.79±14.69),(89.99±8.7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53,2.0185,3.8088,2.4606;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410,2.3081,3.4094,2.9423;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护理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行姑息治疗的癌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收集474例癌症患者的问卷并做统计分析。结果474例癌症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9.62±9.75),(36.50±8.10)分,均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33.70±6.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6,8.99;P〈0.01),抑郁比焦虑更为明显;抑郁和焦虑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与患者的生活功能呈负相关(P〈0.01),与躯体症状呈正相关(P〈0.01)。结论姑息治疗的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其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可通过心理干预方法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L-90评分的躯体化、强迫、抑郁和焦虑等指标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需实施相关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潘承云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79-228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分别在人院、出院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和评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在患者出院时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13±8.26)分,低于对照组(46.07±9.01)分,差异有显著意义(t=2.98,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8.97±8.23)分,低于对照组(45.60±8.72)分,差异有显著意义(t=3.41,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缓解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率,降低其发病程度,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丽 《当代护士》2010,(1):72-74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为更好地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3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试验组予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测量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血压。结果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p〈0.01),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和药物治疗的接受程度,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0.01)。干预组SAS得分为(26.78-4-6.45)分,对照组为(38.35±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干预组SDS得分为(16.56±7.98)分,对照组为(23.0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1)。结论通过认知、心理、行为等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不良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个体化音乐干预,时间为21d,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应对方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预期性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0,P=1.000);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83,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40.34±4.49),(42.80±11.14),(27.57±5.99),(14.67±6.38)分,对照组分别为(46.86±4.73),(49.93±10.31),(23.53±6.76),(18.20±6.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5,2.951,2.096,2.403;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以改善ANV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减轻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康惠尔敷料治疗糖尿病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康惠尔敷料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心理健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循证护理组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康惠尔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吕萍 《医学临床研究》2014,(7):1439-144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本医院妇科确诊为宫颈癌并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PS)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46.48±7.08 vs 46.58±7.09)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后一周,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0.03±3.66)和(42.90±4.07),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2.68±3.72)和(44.98±4.75),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2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高于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2±10.77)比(29.78±10.07)分,t=11.127,P〈0.01],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面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8±3.88)比(19.48±3.81)分,t=2.046,P〈0.05];回避、屈服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应对方式不良。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改变应对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层流病房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与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53例人住层流病房进行移植的患者于人住时、预处理后和出层流病房时分别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对进行心理护理。结果53例患者入层流病房时SDS及SAS评分分别为(0.406±0.063)和(33.570±6.741)分,预处理后分别为(0.512±0.125)和(42.700±9.7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出层流病房时SDS及SAS评分分别为(0.439±0.094)和(34.47±6.764)分,明显低于预处理后(P〈0.01)。结论实施个体化的有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移植患者在层流病房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是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有效沟通及医患互动是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接受正规的ACS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入院3天内及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院后3d内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SAS评分(44.58±8.08)分,较对照组评分(54.82±12.06)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SDS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3±6.75)分比(50.25±11.16)分;t=-3.94,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SAS、SDS对老年ACS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定,从而对负性情绪实施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