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今甲状腺外科手术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健康查体的普遍开展,尤其是颈部高频B超检查的广泛进行,更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仅靠触诊,4%~10%的普通人群可被检出甲状腺结节;而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达18%~67%,尤以老年人及女性更常见。50岁以下人群甲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在临床上很常见,对全球碘充足地区的正常人,用手触诊检出率约为5%,超声检出率则高出10倍,达50%左右.TN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5%.TN的临床重要性在于如何及时正确地辩认出哪些是恶性的,及时采取手术和综合治疗;而对良性TN,则勿采取不必要的手术等过度治疗[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情况及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0 025例人群,了解乌市健康体检人群HUA以及危险人群CKD的患病情况.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0 025例中,HUA的患病率为14.85%%,其中HUA组CKD的患病率为11.6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HUA组蛋白尿的发病率为6.66%,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HUA组eGFR下降的患病率为5.21%,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而两组血尿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高尿酸血症(OR=1.36,95%CI=1.13~1.65)、性别(OR=1.44,95%CI=1.25~1.67)、收缩压≥140 mmHg(OR=1.78,95%CI=1.49~2.73)、高血糖(OR=1.36,95%CI=1.67~2.58)是CKD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健康体检人群中HUA的患病率为14.85%,加强高危群筛查,积极控制血尿酸、血糖、血压可减少CK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87例体检的某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事业单位职工的甲状腺彩超结果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7-20日我院对187例某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彩超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甲状腺彩超为107例,所占比例为57.2%;不同年龄组间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年组异常率最高,为67.3%;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甲状腺彩超的异常率不同,P>0.05;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占53.3%,左右叶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7.1%和24.3%,多部位发生率最高,为45.8%,峡部发生率最低,为2.8%;甲状腺结节内有钙化的占少数,为11.2%;甲状腺结节内回声以混合型回声为主,占74.8%;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1cm的占多数,为81.3%。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较高,但多数为良性结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推荐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筛查甲状腺疾病,可提高早期检出率,积极预防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哈萨克族人群腰围(WC)、体重指教(BMI)与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鸟鲁木齐南山牧区甘沟乡>18岁哈萨克族1 233人进行身高、体重、WC和血压等测量.结果 哈萨克族人群平均收缩压(143.92±20.07)mmHg,舒张压(96.23±9.78)mmHg;高血压检出率为52.39%;随着WC、BMI的增加,血压水平、高血压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WC、BMI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超重或肥胖及腹型肥胖者,应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市干部职工体检结果,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常见疾病,为制定健康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583例干部职工健康体检资料,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对15种疾病和体征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率最高的前10位疾病和体征依次为:沙眼、骨质减少、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前列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幽门螺杆菌阳性、肥胖、肝囊肿和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31.12%、14.34%、10.98%、9.94%、8.23%、7.63%、5.73%、3.21%、2.99%和2.13%)。人均患病种类为2.79个。按年龄分组后显示沙眼与年龄呈负相关;骨质减少、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主要疾病随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存在分布差异。除甲状腺结节和骨质疏松在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外,其它列入分析的13中疾病均为男性检出率较高(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干部职工医疗保健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压水平及其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对5 480名体检人员系统查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以及不同血压水平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结果 男性收缩压为(130.5士20.5)mmHg,舒张压为(80.2士27.8)mmHg;女性分别为(120.3士18.5)mmHg、(76.5士27.1)mmHg,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均P<0.01);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占12.24%,高血压占35.68%,女性分别为7.47%、21.2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者临床心电图异常如左室肥厚、左室高电压、ST-T改变、各类早搏、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梗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均P<0.01).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血压值水平不同,随着血压升高,临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医务人员应根据个体差异建立分类护理档案实行分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分群健康.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倍,且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多3倍左右.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在中年女性中较多见,良性占绝大多数.因此,甲状腺结节常常是甲状腺疾患的首发症状,在人群中患病率约为4%~7%[1].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用虎耳草制剂治疗的42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40-70岁妇女甲状腺病变的患病情况和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情况.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3月通过对上海市欧阳路街道辖区内293例40-70岁无甲状腺疾病症状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对甲状腺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调查对象中甲状腺病变(解剖结构异常和/或功能异常)191人,患病率65.19%.②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26.99%,甲状腺解剖结构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73.01%,解剖结构异常是甲状腺病变的主要病变类型③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为9.22%,5年内甲状腺受检率2.39%.结论:甲状腺病变在社区中老年妇女人群中有较高患病率,但是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查率较低,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作为甲状腺疾病筛查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成都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的变化及不同T-score截断值对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影响。方法用美国GE 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 advance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成都地区15273例健康人群骨密度,其中男7117例,女8156例,年龄20~96岁。测量部位包括腰椎(L1-L4)、左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区、股骨干(Shaft)、全髋(Total)。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对比以T-score≤-2.5SD及T-score≤-2.0SD为骨质疏松诊断截断值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男性腰椎、股骨各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在20~29岁,女性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随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2.男、女随增龄骨质疏松检出率增加,女性50岁组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同年龄组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3.以T-score≤-2.0SD为截断值,骨质疏松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score≤-2.5SD。腰椎+股骨联合检测提高骨质疏松检出率。结论 1.本组健康人群腰椎、股骨骨密度为成都地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2.随年龄增长伴随骨密度丢失,以女性更为明显。3.腰椎+股骨联合检测提高骨质疏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析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50岁以上人群骨量状态分布特征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疾病区域个性化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筛选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就诊的9122例50岁以上人员,采用DXA测量腰椎、全髋及股骨颈BMD T值,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量状态分布差异,分析以不同部位T值为参考对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3所医院纳入人群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为30.7%,男性为12.9%(澳门最高,为44.0%),女性为34.6%(香港最高,为40.2%);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各年龄段患病率高于男性;3所医院相同年龄段不同骨量状态人群构成具有各自特征,不同年龄段间存在差异;骨质疏松检出率以3个部位最低T值为参考时最高。结论 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50岁以上就诊人员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各地区间不同骨量状态人群构成差异明显。在进行骨质疏松筛查时应综合多个部位T值信息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上海市静安区为试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慢性肾脏病(CKD)高危人群中的CKD患病率,为CKD的社区筛查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参加社区筛查的CKD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对25199例研究对象进行间隔时间大于3个月的两次实验室检查。根据CKD诊断标准对高危人群患病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有CKD人群进行疾病分期、分层。将筛查人群分别按照性别、年龄、病史分组,比较各组CKD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该筛查人群中既往已知的CKD患者有788例,而经区级医院确诊的CKD患者有3713例,检出率为14.73%,筛查前未知的CKD患者是已知患者的4.71倍。女性高危人群CKD检出率高于男性(16.00%比13.00%,χ2=44.213,P<0.001);老年(≥65岁)组CK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组(14.94%比13.76%,χ2=4.001,P=0.046)。患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炎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组的CKD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人群(均P<0.05)。结论CKD高危人群中通过筛查检出的CKD患者人数是既往已知患者人数的4.71倍,因此在社区高危人群中开展CKD筛查十分必要。女性、高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炎家族史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重庆城区居民的骨密度情况,了解该区域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分析比较双能X线与定量超声桡骨骨密度检查方法的优劣,为骨质疏松的早防早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备的9158名(男性4577名,女性4581名)健康汉族成年体检者数据,随机采用双能X线测量法或定量超声检测法进行检测,根据T值判定骨质疏松并计算其检出率。结果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男性为9.5%,女性为21.6%。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不断上升,骨量正常人群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9.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1%和27.3%;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23.3%,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3%和33.7%。两种骨密度检测方法比较,桡骨定量超声法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双能X线测量法(P0.001)。结论重庆城区居民的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属于骨质疏松高发地区,该区域人群骨健康状况堪忧;因地制宜选择便捷高效经济的骨量异常检测方法,并针对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特点进行系统规范的骨量减少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宫颈疾病诊疗情况,为制定区域宫颈疾病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2010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20122例宫颈疾病普查情况.结果:干预组宫颈疾病检出率42.8%,宫颈刮片率87.6%,宫颈细胞刮片阳性率0.628%.干预组宫颈疾病检出率、宫颈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的宫颈疾病检查方法,完善的高危人群随访制度,有效的健康宣教,能切实提高宫颈癌早期检出率,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居民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结节疾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成人人群,且同期行甲状腺B超、尿碘以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者;根据尿碘水平进行评判分组,尿碘100μg/L为碘营养不足组;尿碘100~199μg/L为碘营养适宜组;尿碘200~299μg/L为碘营养超适宜量组;尿碘300μg/L为碘营养过量组。观察尿碘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研究共入组观察1107例,尿碘中位数93.40μg/L,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309例,与碘适量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比较,其他不同的碘营养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碘营养水平对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亦无显著影响;与碘适量组人群相比,碘营养不足和碘过量组FT3和FT4显著增高,而对应TSH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广州市居民成人碘营养偏低,碘营养水平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仑  李树玲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0):588-589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性病变 ,只是一种形态上的描述 ,与病因和病理变化及诊断无关。甲状腺结节比较常见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约为 10 %。近年来 ,用高分辨超声普查 ,发现在女性人群中高达 2 0 %~ 2 5 %,男性为 17%~2 5 %。尸检资料显示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约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肾动脉狭窄患病率的调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11月,以存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或)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选择标准,对这些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同时对比分析ARAS患者与无ARAS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1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中,24.3%存在ARAS。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中,ARAS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0.0%和40.0%。ARAS的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66.0%的ARAS患者没有典型的症状,为造影过程中的"意外诊断"。同无ARAS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71.4%比35.9%,P<0.01)。结论ARAS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3%。ARAS在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应加强在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特别是周围血管病伴颈动脉狭窄的人群中对ARAS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广州市居民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结节疾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 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成人人群,且同期行甲状腺B超、尿碘以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者;根据尿碘水平进行评判分组,尿碘<100 μg/L为碘营养不足组;尿碘100~199 μg/L为碘营养适宜组;尿碘200~299 μg/L为碘营养超适宜量组;尿碘>300 μg/L为碘营养过量组。观察尿碘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共入组观察1107例,尿碘中位数93.40 μg/L,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309例,与碘适量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比较,其他不同的碘营养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碘营养水平对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亦无显著影响;与碘适量组人群相比,碘营养不足和碘过量组FT3和FT4显著增高,而对应TSH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广州市居民成人碘营养偏低,碘营养水平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大学社区高血压流行状况,为制订健康管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某大学社区居民7502人.利用医学体检机会,调查此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情况.结果:20-95岁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为25%,30-95岁之间人群患病率为;47.916,60-90岁人群发病率为:65%,70岁以上人群高速70%以上.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无论任何年龄段均在发病上均存在男女差异.结论:此大学社区居民高血压病发病率较高.加强居民早预防的意识,做好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早期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痛发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周纪宁  穆晓春  卫国  陈芳 《护理学杂志》2020,35(17):90-92+108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针对重点人群、多发病,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 006例,对其体检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鄂州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重大异常指标检出率居前三位的为:高血脂、超重/肥胖和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不同性别居民异常指标或各种疾病(高血脂、超重/肥胖、幽门螺杆菌阳性、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疾病、龋齿、白内障、血糖偏高、乙肝、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患病率均有差异(P0.05,P0.01),其中龋齿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余各疾病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除肝功能异常外,不同年龄组居民异常指标或各疾病患病率均有差异(均P0.01),其中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不同年龄组间也有差异(均P0.01)。结论高血脂、超重/肥胖、Hp阳性等是鄂州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重大异常指标,潜在多发病应加强健康宣教,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制定不同的宣教重点,加大体检筛查力度,保障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