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头碱调节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 2(CCL2)/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 2(CCR2)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 2021年 12月至 2022年 10月。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 CCK-8)法检测 2.5、5.0、10.0、20.0、30.0 μmol/L乌头碱处理后的人膀胱癌 5637细胞存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乌头碱作用浓度。将 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乌头碱低剂量( 10 μmol/L)组、乌头碱高剂量( 20 μmol/L)组、乌头碱高剂量(20 μmol/L)+空载组、乌头碱高剂量( 20 μmol/L) +CCL2过表达组,分组处理后,采用 CCK-8法、 5-乙炔基 -2''-脱氧尿苷( Edu)染色法及 Hoechst 33258染色分别检测各组 5637细胞存活率、增殖率、凋亡率;采用 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 5637细胞侵袭数、迁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 563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CL2相关 X蛋白( Bax)和 B淋巴细胞瘤 -2(Bcl-2)表达比值( Bax/Bcl-2);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 5637细胞 CCL2/CCR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神经钙黏素( N-cadherin)、锌指 E盒结合同源盒 1(ZEB1)、紧密连接蛋白 1(ZO-1)、上皮钙黏素( E-cadherin)]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头碱低剂量组、乌头碱高剂量组、乌头碱高剂量 +空载组细胞 CCL2(0.69±0.09、0.20±0.03、0.19±0.04比 1.21±0.13)CCR2(0.78±0.12、0.26±0.06、0.27±0.07比 1.33±0.20)、 Ncadherin(0.65±0.06、0.12±0.02、0.11±0.03比 1.24±0.12)与 ZEB1蛋白存活率、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均降低( P<0.05), Bax/Bcl-2、细胞 ZO-1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均升高( P<0.05);乌头碱高剂量组、乌头碱高剂量 +空载组细胞 CCL2、CCR2、N-cad? herin与 ZEB1蛋白表达、存活率、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相比乌头碱低剂量组进一步降低( P<0.05)Bax/Bcl-2、细胞 ZO-1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 P<0.05)。与乌头碱高剂量组相比,乌头碱高剂量 +CCL2过表达组CCL2、CCR2、N-cadherin与 ZEB1蛋白表达、存活率、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升高( P<0.05)Bax/Bcl-2、细胞 ZO-1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 P<0.05)。结论乌头碱可通过 CCL2/CCR2信号通路而抑制膀胱癌细胞存增殖及侵袭和迁移,促使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缪利平  孙伟  杨杨  赵蓉  蔡菁  沈亚卉  吴延虎  张石江  孔祥清 《江苏医药》2012,38(14):1631-1633,1737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瓣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和细胞定位。方法采用GeneChip Human Gene1.0ST基因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MS病变二尖瓣瓣膜(A组,16例)和正常瓣膜(B组,3例)中CCL19和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CCL19和CCR7均高表达;其中,CCL19主要分布在炎症细胞区域,CCR7主要在瓣膜间质细胞表达。而B组中CCL19和CCR7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RMS患者二尖瓣瓣膜组织中CCL19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症细胞,CCR7表达于瓣膜间质细胞,两者相互作用参与瓣膜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武亚男  赵江明 《安徽医药》2019,40(5):535-537
目的 探究血清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的浓度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ACI患者79例为试验组,并按急性卒中治疗Org 10 172试验(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心源性栓塞(CCE)型、小动脉闭塞(SAO)型3个亚组,其中LAA亚组29例、CCE亚组17例、SAO亚组33例;同期选择安徽省立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者79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入院时MIF、CCL23浓度等指标,并运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Barthel指数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ACI患者进行评估,分析MIF、CCL2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MIF浓度为(1 317.36 ±275.46)pg/mL,CCL23浓度为(153.03±39.73)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CCL23浓度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Barthel评分呈负相关(P<0.05)。CCE亚组与LAA亚组的MIF、CCL23浓度均高于SAO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MIF对ACI的诊断价值高于CCL23。结论 趋化因子MIF、CCL23对ACI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两者可作为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早期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开发新型ACI治疗方法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在胃癌肿瘤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5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CL18趋化因子的浓度,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肿瘤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和3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CL18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在临床Ⅰ+Ⅱ期患者较Ⅲ+Ⅳ期患者显著升高(P<0.05)。在未转移的胃癌组织和已有转移的淋巴结中,CCL18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晚期胃癌和未转移的淋巴结(P<0.05)。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血清中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105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其中37例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CTD-ILD组),68例未合并ILD(CTD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CTD-ILD患者进行肺部高分辨CT(HRCT)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YKL-40和CCL18水平,并分析与肺部HR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TD-ILD组血清YKL-40、CCL18和CEA水平明显高于CTD组,与对照组比较,CTD-ILD组和CTD组血清YKL-40及CTD-ILD组血清CCL18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D患者血清YKL-40和CCL18水平升高是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YKL-40和CCL18诊断CTD-I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8和0.621,两者...  相似文献   

8.
刘长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01-203
目的克隆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CCL21基因。方法设计合成克隆人CCL21基因的引物,从人淋巴结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人CCL21基因,克隆到pEASY-T1 simple载体中,PCR、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人CCL21基因。结论序列分析显示克隆出的目的基因与GenBank中序列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不同剂量托法替布对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 chemokine ligand 20,CCL2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4月诊治的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  相似文献   

10.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瓣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和细胞定位.方法 采用GeneChip Human Gene 1.0 ST基因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MS病变二尖瓣瓣膜(A组,16例)和正常瓣膜(B组,3例)中CCL19和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CCL19和CCR7均高表达;其中,CCL19主要分布在炎症细胞区域,CCR7主要在瓣膜间质细胞表达.而B组中CCL19和CCR7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RMS患者:尖瓣瓣膜组织中CCL19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症细胞,CCR7表达于瓣膜间质细胞,两者相互作用参与瓣膜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趋化因子CCL18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5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CCL18水平,同时与10例正常人血清CCL18水平作对照。结果中度、重度组治疗前血清CC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CL18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其在哮喘发病及病情判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茜  李峙澄  曾洋  龙碧  江兵 《中国医药》2024,(4):505-50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呼吸衰竭组)、同期诊治的单纯COPD患者60例为单纯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比较不同健康状况受试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CX3CL1、PAI-1水平差异。分析影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以及血清CX3CL1、PAI-1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呼吸衰竭组、单纯COPD组CX3CL1、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66±29)、(219±35)ng/L比(156±23)ng/L,(15.2±2.3)、(12.3±2.2)μg/L比(8.2±1.8)μg/L],且呼吸衰竭组高于单纯COPD组(均P<0.05)。呼吸衰竭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X3CL1、PAI-1水平随疾病严重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基因重组链激酶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activator combined-1,PAC-1)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因重组链激酶+生理盐水治疗,作为空白对照,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血液流变学、PAC-1和CXCL16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81.25%(χ2=5.030,P=0.02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全血还原黏度(whole...  相似文献   

14.
史冠男  袁媛  彭琼  戴夫 《安徽医药》2017,21(1):113-115
目的 研究CCL21能否参与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方法 取不同浓度(0、50、100、150μg·L-1)的CCL21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该细胞侵袭能力.镜下观察该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150μg·L-1浓度的CCL21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后,较其它浓度侵袭能力强,同时使胃癌SGC-7901细胞的胞体逐渐变为长梭状,部分可见伪足生成.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P<0.05),N-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CCL21可能参与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CL7与IL-6、TGF-β1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探讨CCL7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18、24和6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取研究对象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IL-6、TGF-β1、CCL7血清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发现CHB患者血清CCL7与IL-6、TGF-β1水平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35、0.322、0.288, P <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TGF-β1、CC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CCL7血清水平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呈进行性增高,可作为评估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趋化因子CCL21与其受体CCR7在肿瘤细胞选择性和特异性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药物治疗的新靶点。就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抗肿瘤作用机制、在恶性肿瘤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炎症程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及其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为BPH组织学炎症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BPH患者术中前列腺组织标本,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否合并组织学炎症(HP)分为单纯组和炎症组。其中单纯组20例;炎症组分为合并轻度、中度、重度组织学炎症程度的BPH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IL-17蛋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CL2、CXCL10mRNA。结果180例TURP切除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有60例(75%)患者前列腺组织中存在组织学炎症;2单纯组样本中IL-17表达很低;3IL-17蛋白其随炎症分级升高而升高(P<0.05);4合并重度组织学炎症的BPH组织中C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炎症组,上升为3倍,CXCL10则上升10倍(P<0.05)。结论 IL-17及趋化因子CCL2、CXCL10在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高,可能在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学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AD患者作为AD组,另选择67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轻度认知障碍组,10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维生素E)治疗,AD组及轻度认知障碍组患者均采用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CCL11水平、不同程度AD患者血清CCL11水平,分析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CCL1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 d,对照组血清CCL11分别为(16.29±3.04)、(16.74±3.19)pg/ml,轻度认知障碍组分别为(40.49±6.29)、(17.58±3.47)pg/ml,AD组分别为(71.54±19.74)、(32.87±4.57)pg/ml。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 d,AD组患者血清CCL11水平均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 d,轻度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血清CCL1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AD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血清CCL1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CR5)为靶点,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中的虚拟筛选技术、体外抗病毒活性实验、细胞毒性测试以及分子动力学实验筛选出低毒性、高抗艾滋病病毒(HIV)活性的中药化合物抑制剂,并探究其内在结合机制。方法: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Ledock、AutoDock Vina对接软件对于CCR5结构灵敏性,选择适合CCR5抑制剂筛选的对接软件,运用多级筛选的策略对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的中药化合物进行筛选。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检测中药化合物的抗HIV活性,细胞毒性实验测试中药化合物对MAGI-CCR5、L02细胞毒性,分子动力学实验验证中药化合物与CCR5的结合作用。结果: ROC曲线确定了分子对接软件(Ledock,AUC=0.899),虚拟筛选得到8种潜在拮抗CCR5的中药天然小分子;抗HIV活性实验及细胞毒性测试获得2个低毒性、高抗HIV活性中药化合物MT[IC50,(21.79±4.12)μmol·L-1;CC50MAGI-CCR5,(170.20±7.75)μmol·L-1;CC50L02,(108.04±11.64)μmol·L-1]及FY[IC50,(6.69±1.40)μmol·L-1;CC50MAGI-CCR5,(97.82±10.57)μmol·L-1;CC50L02,(114.70±10.40)μmol·L-1]。分子动力学实验表明,MT-CCR5、FY-CCR5体系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值均较小,平均分别为2.77 Å、2.18 Å,表明两化合物可与CCR5紧密结合,两者与CCR5结合的主要作用力包括氢键(结合氢键平均个数分别为5.19和4.65个)、范德华力(MTΔE vdw=-232.04±3.45 kJ·mol-1,FYΔE vdw=-193.66±0.56 kJ·mol-1)及非极性相互作用(MTΔE vdw±ΔG nonpolar=-255.73±4.03 kJ·mol-1,FYΔE vdw±ΔG nonpolar=-222.39±0.60 kJ·mol-1)。结论: 中药化合物MT和FY可与CCR5结合从而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可作为先导抗病毒中药化合物进行下一步结构改造。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人体的生理机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小分子蛋白,多由免疫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分泌,具有化学趋化活性。CCL2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又称β亚家族)成员之一,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可以趋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影响其吞噬作用以及产生抗体,从而对抗外来入侵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由于CCL2作用广泛,在体内各个部位均有一定表达,因此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CCL2在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该文就CCL2及其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